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超市购物防“猫腻”(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5:57 大众网-农村大众

  不逢年不过节的,今儿也给大家介绍一下超市购物。起因是有位农村老家的亲戚说,他那儿每周都有人固定到城里超市购物,一买一大些,价格比小摊上还便宜,且质量有保证。尤其夏天,到超市购买的食品较为卫生,吃着放心。的确,超市和传统意义上百货店有很大的不同,消费者进了超市以后,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所要的商品,不像以前在百货店里面还要通过柜台,还要问售货员,那就变得比较麻烦。除了这些,更重要的就是价格比较便宜。由于开架式售货大大地降低了商场运营成本,售货员没有必要看着好几节柜台,省了人工费。由于开架式售货使服务的客户增多,销售额增大,超市可以从供应商处得到一定的返利支持,这就使得进价进一步降低,这种情况下,反过来又使超市的售价降低。还有一点,由于实行开放式的售货,超市没有必要像商场一样要装修得很豪华,这又降低了一块成本。这种商业模式,由于大大缩减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的确给人们带来极大诱惑。据调查,现在,到城里超市购物已成了许多农家人的习惯。但也有人疑惑,到超市购物真的一百个放心吗?问得有道理。超市固然有许多优点,但毕竟是商家,利润起决定作用。去超市购物,照样得多留个心眼,否则,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眼花缭乱,一切都新鲜,不知不觉就陷入商家的“圈套”。

  笔者有位朋友就是超市经营者,经她的“坦白”提醒,以及笔者亲身体验、观察,再加上搜集的资料,特为您提供超市购物的防“猫腻”经验。

  猫腻一:标签捉“迷藏”

  某女士在超市购买了一瓶沐浴露,货架上标明是26.5元,但是付款时却变成32元。以为是看错了,又跑到货架上看,发现确实是26.5元,她马上找来了超市的负责人要求解释,但是负责人轻描淡写地告诉她,这是前几天搞促销时的价格,现在促销活动已经结束,忘记更换标签了,价格只能是32元。无独有偶,该女士在超市一次性买了400多元的食品和日用品,回家后拿起小票仔细核对时发现明明买了3瓶橙汁却收了5瓶的钱。类似经历,经常逛超市的人很容易碰到。明明价签上是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最终交费时却变得很贵。如果一次购物少,这种问题还能及时发现,如果大量购物,则不容易发现。

  提醒:结账时要仔细核对购物小票和商品是否相符。由于同类商品混放,混放的同类商品中,顾客一般挑选优质的,结账时不注意就会上当。别以为电脑就不会出错,购物时要记住促销单价,结账时要查对小票,如有差异,应该马上核对。

  猫腻二:特价商品有价无市

  一些超市打出特价商品广告,如鸡蛋半价、色拉油半价等,但消费者在排队购买时,不是只能限量购买一公斤,就是所谓“特价商品”已经售完,有的甚至找不到所谓“特价商品”。有人在超市广告上看到限量出售一百多元的名牌数码相机,于是一大早就来到超市门口,第一个跑到数码相机的柜台,结果被告知没货。还有些特价商品不标明降价原因,比如一些滞销的小号商品如内衣、袜子,商家不标明降价原因,有的还故意标错尺码,顾客买回后又无法退换(内衣不能打开包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提醒:不要盲目购买所谓“特价商品”。不要一看到“特价”就头脑发热,要权衡市场情况,理性消费。

  猫腻三:到期商品捆绑售

  经常有食品厂家直接到大卖场门前摆台子促销,活动搞得很煽情,让人觉得不买就像吃大亏了似的。这时,就需要购物者保持冷静,认真想一下,此特价商品是我所需要的吗?商品的保质期到哪天?实践证明,如果贪一时的便宜,把许多特价食品买回家,保质期一过,非但得不到便宜,还要搭上一份懊悔之心。像经营的食品将要到期,一些厂家或商家便利用包装打起了歪主意。他们在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或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要不干脆向后推延。或是随便找个就近的节日搞优惠酬宾大甩卖,都是惯用的方法。对于这类食品,买点当时吃还可以,再便宜也不能一下买太多。有些超市常常进行所谓的让利销售,促销价也的确低于其它超市,但其商品质量却可能有潜在问题。比如食品不标日期,无法识别是否过期。所销售的调料、饮料等生产日期标注不明,常有过期的混杂其中。或者就是把快要过期的酸奶和饼干捆绑在一起销售,美其名曰促销。结果回家一看,酸奶第二天就要变质了。找到超市,但是超市的解释说还有一天才变质,他们提前一天销售还是合情合理的。消费者自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提醒:商家这种做法,其实是把风险“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超市销售食品是以新鲜、即时为特色,消费者购买的时候要特别留意捆绑在一起的商品的保质期,不仅要看最上面的商品的保质期,还要留意捆绑在下面的商品有没有过期。此外还要注意,赠送或捆绑的商品也要严格执行商品销售“三包”的有关规定。消费者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向商家提出维修、退换等要求。

  猫腻四:商场赠品也收费

  一些超市经常举办一些抽奖促销活动,但在结账时,消费者却发现奖品也要收费。对此,各超市的解释非常相似:这只是成本费而已,但是往往消费者发现所谓的奖品大部分都是假冒伪劣产品。笔者曾在一家超市购买了100多元的商品,参加了该超市举办的抽奖活动,结果抽中了一幅画,超市称价值1500元,有保存价值,并告诉笔者要想把这幅画拿走,只要再交给超市150元的裱画费就可以了。于是乎兴高采烈地交了钱,回家后发现这幅画只不过是印刷品,市场价不过几十元而已。

  提醒:所谓的抽奖往往只不过是商家编织的一个“美丽的谎言”而已,消费者往往最后因为贪图价格便宜急于购买,而落入商家的圈套,为此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奖品时留个心眼。一些超市搞“买二送一”或“买三送一”等促销活动,但在结账时,这些赠品也要收费。

  猫腻五:生鲜食品不“保险”

  大部分商场超市都有散装食品出售,许多冷藏食品如汤圆、鱼丸等,对温度要求较严,有些超市的温度远远高于规定,生鲜冷冻食品冷藏温度不达标。导致食品变味或保质期缩短。某人在一家超市买了4条冷冻的罗非鱼,回家解冻后发现鱼的内脏已腐烂,并有臭味。有人则是在超市购买了散装的手工面条,食用时发现面条发馊。在一些超市,散装开心果、瓜子等在半径1米的大圆盘上任君选购,其直接结果——大家伙人人都上前抓一把看看。这种销售方式直接导致裸装食品二次污染。

  提醒:购买散装生鲜食品的时候,消费者应在购买现场对商品作个判断,购买时要做到心中有数。

  猫腻六:包装也卖钱

  如今,各种商品的包装越来越华丽、漂亮。一些商家便借机在商品包装上玩“猫儿腻”,不仅过度包装问题严重存在,而且在商品的内在数量和质量上也一并打了折扣。比如选购保健品时,一个硕大、华丽的包装盒,打开几层包装,里面仅有几小瓶产品,且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实属“华而不实”。

  再如,一箱毛重5公斤的柑橘,一般箱子就有半公斤重,于是在结账时,通常箱子也随柑橘一起卖了好价钱。

  据调查,在一些超市,包装商品缺斤短两的现象已司空见惯,而这些商品大多是超市自行包装的,标识上所谓的净重,其实是商品加上包装的重量。这类商品尤其以人们日用的生鲜果蔬及小食品居多。

  提醒:尽量的不要去买那些外包装看上去很漂亮,但无法打开看到实际商品的所谓“高档”礼品。包装精美的产品往往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辨别商品质量,不要被漂亮的外表迷惑。若是超市自己包装的产品,则要亲眼看着超市打包,否则建议不要购买。

  (晓燕遐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