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博士街头乞讨折射用人体制僵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23:55 红网

  周末晚上,南京丹凤街上熙熙攘攘,每个人都在享受属于自己的周末,没有人会在意街边的一个乞讨者。这是一名中年男子,衣着整洁,戴着眼镜,一身书卷气。与其他乞丐一样,他面前放着一只乞讨用的小碗,里面放着几枚硬币。他木然的看着人来人往,可能没有人想到,他曾是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热能博士。他自称之所以乞讨是因为只想过简单生活。(7月5日《金陵晚报》)

  博士做乞丐,大约他想做当代陶渊明,陶渊明尚能种地自救,他却只愿意街头乞讨。接受采访时他称自己在地上摆的两排硬币,代表一些数字,是根据《易经》摆放的。他说,乞讨对他来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没有什么好难为情的,“我不在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也不想为生活所累,我只想过一种最简单的生活。”热能学博士迷上《易经》,他大约自己认为“大隐隐于市”,也就是看破红尘了。

  究其原因,出国不成,导致了他现在的状况。出不成国,想再回到原单位(学校),却已没有回路。之后开了个小公司,因为不谙市场深浅,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很快没落。四处找工作,但一直不顺,碰了不少钉子。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却只做了几个月就因各种原因甩手不干。

  屡受打击后,他渐渐变得“堕落”:没有事时就在家读《易经》,一个人爬紫金山,逛玄武湖,逍遥自在。从不关心柴米油盐,只要有饭给他吃就行,其妻“恨铁不成钢”,带着孩子和他离婚。

  表面上看,出国不成,是导致博士堕落的直接原因。笔者的疑问是:他为什么要出国呢?他为什么出国不成呢?出国不成,为什么回原单位(学校)就没有回路了呢?诚如社会学博士徐翔所说,像他那样的高尖端人才,为什么只有体制内才能发挥才能呢?

  所有这些,都是目前我们社会用人体制僵化致使的。用人体制僵化,“人才”感到目前单位不适合自己发展,或者发展空间不大,出去有更好的路子和前途,于是乎跳槽、出国,导致人才外流,博士想出国也不例外;他出国不成,签证迟迟没有,估计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原单位干预影响的结果;目前我们所有单位都是“跳出”容易,“回头”难。他回不去也是情理之中;诚如徐翔博士所言,他这样的高尖端人才,目前我们的社会还不具备接纳和利用的能力,只有在体制内才能发挥才能。当然,不谙市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固执清高,也是他们的软肋之一。

  在这里,笔者还是愿意相信社会学博士徐翔的结论:博士乞讨,只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个案,是他单纯的心理问题,不具有代表性。但是我们还是要从这件事上,对用人机制僵化问题作出积极而深刻的反省。据其当年导师回忆,他很聪明,理论基础很好,动手能力也很强,这样的学生在当年罕见。导师和学校对他都很器重。而现在呢?如此一个人才,一个社会和学校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博士,竟然甘愿乞讨,“大隐于市”而不能发挥其才能为社会做贡献,这绝对是讽刺。

  近年来,“海归”的增多是个好现象,也说明我们用人体制的僵化问题有了逐渐的放松和温和。但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博士乞讨就是个生动的例子。同时,我们的目光还应该盯向“内部”,解决好因用人体制僵化问题而造成“内部”的人才浪费、流失和埋没问题,意义同样重大。(稿源:红网)(作者:李记)(编辑:耿红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