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快感动:用制度打破“集体冷漠”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12:20 金羊网-新快报

  一个体弱多病的老翁,因一个并不紧急的刹车而永远地倒在了公交车上,缘起无人让座;一个被捅伤的女子眼睁睁气绝路边,六辆的士经过却拒载呼啸而过。在羊城的高温中,两个生命消逝在冷漠中。

  (据《南方都市报》)两则新闻读来,却比燥热的高温更让人感到窒息和悲凉。其实,这种“集体冷漠”症,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可以回想一下以往媒体的一些报道:少女拒调戏被砍8刀,20多个围观者无动于衷;大学生被劫喋血街头,百人围观竟无人援手;歹徒在公交车上抢劫行凶,没人有勇气上前制止;有孩子溺水,岸上的人还在为200元的差价讨价还价……对此,公众往往感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人性麻木。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种“集体冷漠”的困局,我们该如何打破这个局面,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呢?诉诸法律,还是重建道德?笔者认为,人之初,其实是性本善的。“集体冷漠”的困局需要我们从制度设计和道德谴责两个方面进行反思。首先,笔者认为,有必要增加见死不救罪和制定见义勇为法,从制度层面治愈“见死不救”这一社会的伤疤。以法律的名义规定,公民在公共利益与他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伤害时,负有救助义务。其次,应该保障好人有好报,而不是让见义勇为者既流血又流泪。公众之所以不肯或者不敢挺身而出,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得考虑“成本”。比如,有时候救人或做好事后,不仅得不到感谢和报酬,而且可能要搭上老本,包括经济损失和生命代价等。所以,政府应该对那些见义勇为者给予必要恰当的补偿,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要有了上述的制度保障,相信每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在别人遭遇困难的时刻都会伸出自己的双手挺身而出,并形成一个互动和良性循环。(石敬涛)(观宇/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