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郑家栋事件”到底和儒学有无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1:27 东方早报

  郑家栋两年携六“妻”出国,六“妻”皆一去不归,成了学界一大丑闻。笔者本来对此事没有什么话说。第一,笔者对此事的基本看法本来和写了《郑家栋事件与儒学无关》的徐有渔先生近似:人归人,学归学,如何可以混为一谈?第二,笔者自己批评近年来的儒学运动,是人家的论敌。辩论要以理服人。趁着人家阵营里出了点家庭纠纷,借此上纲上线,占些便宜。这种事君子不为焉。

  然而,舆论并不停歇。儒家一派的人士和组织纷纷发表声明、与此事撇清不说,其他看热闹的人仍然没完没了、不愿散去。连郑先生当年出国找房子的事情也被翻出来了。可见,此事已经不是郑家栋个人的私事,而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心理的一个读本,值得好好分析。

  郑家栋事件是否应该和儒学联系起来?一个人的品行和其所从事的事业有什么关系?为简单起见,笔者不妨举三个例子。

  几年前,耶鲁一个本科生学院的院长涉嫌娈童丑闻被逮捕,最后判刑入了监狱。此事在美国引起不小的震憾。但那不过是一种就事论事的震憾,和杰克逊的娈童丑闻性质接近。人一关起来,事情就过去了。大家没有引申到什么知识分子的道德虚伪的问题上。因为那个院长是个有名的教授,他的位置不过是一个职业,和教练、公司经理或一个研究伟哥的科研人员没有太大区别。道德与他的职业基本上是脱开的。你就是想把两者往一起联系,也不会引起人们的任何反应。

  第二个例子,是克林顿的性丑闻。共和党要弹劾,折腾半天没有结果,克林顿的支持率还是居高不下,比现在口口声声上帝的布什得人心多了。要弹劾克林顿的共和党人认为,当总统如此腐化,给老百姓提供了什么榜样?这是对最高权力的侮辱。支持克林顿的人则认为,我们又不是为他的私生活而选他的。公私要分开。他犯了花花事,要他的家庭来处理。别人不必跟着起哄。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克林顿赶出白宫的老布什,拒绝落井下石。记者问他对此事的看法,并提出当总统的是否应是全民的道德领袖的问题,老布什随口说:“我要是作为总统敢自称是道德领袖的话,我妈妈非把我宰了不可。”他推说为了马上选总统的儿子的政治生涯,不愿就此发表评论。但话里话外,对弹劾显然不以为然。

  第三个例子,就是天主教牧师的娈童丑闻。这个丑闻对教会的打击,就不仅仅是要赔受害者钱的问题,而是动摇了教会的道德权威。为什么呢?因为教会就是以拯救人家的灵魂、充当道德领袖为己任。你这么自命,人家就这么对你要求。所以个人道德和该人从事的职业也就纠缠在了一起。

  大家现在对“郑家栋事件”争执不下,主要是对把这个丑闻往哪里摆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如果你认为一个研究儒学的人不过是和一个种地、做生意的人一样,只是职业和分工不同而已,那么郑家栋事件和那个耶鲁院长的事件就应该同等对待。如果郑家栋是个克林顿那样的公共人物、政治领袖,虽然不以道德领袖自命,但公共人物对公共道德有一定责任,人格和职业就不可能完全撇清。如果你口口声声要为社会提供价值和道德理想,出了这种事情,实在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笔者看到儒学人士和组织那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声明,对他们的困境实在非常同情。不过,他们的困境,很大程度是自己造成的。儒家自古就认为自己不仅学问比老百姓高,道德也比老百姓高,所以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之说。这是笔者所不能认同的地方。笔者所认同的,是古希腊城邦体现的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平等。大家一人一票,甚至抽签轮流执政。这套传统在当时并没有解决城邦面临的种种危机,甚至带来了混乱,但经过了几千年,还是发展成一套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政治体制。

  其实,知识界和文化界不要只顾嘲笑儒家,只要我们还自命不凡地自称是“知识分子”,觉得自己比别人道德上优越,我们早晚也会面临当今儒学人士的困境。举个和儒家相反的例子。鲁迅是否和自己的弟媳妇不清不楚?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读书人,此事除了花边新闻的价值外,就没有深究的必要。但是,一旦你认为自己“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觉得中国人的灵魂麻木、乃至肉体的病痛也没有救治的价值,那么你涉嫌这种事情,就不该怪人家追着没完没了。

  郑家栋事件多多少少反映出,中国的读书人大多数还没有摆脱“知识分子”的道德精英主义心态。记得笔者刚刚在国内写稿时,曾经以“卖文为生”自命,结果马上被攻击为“卖人”,甚至还有编辑写长信谴责笔者“作买卖”。笔者当时反问:卖文为生就和卖米为生一样,只要买卖公平、诚信无欺,有什么不道德的呢?如果你到自由市场,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卖给你米,你就想人家在卖人,这岂不会出事?

  中国的读书人,总忘不了自己是“知识分子”,不肯和别人平等。农民卖米不种田,叫不务正业,或用咱们读书人的话说,是舍本逐末。文人写文章却不能卖文,最后可不就得“卖人”、“卖魂”了吗?出了一个郑家栋,也该让我们醒一醒了。

  作者: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薛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