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忘不了救命恩人(难忘的往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6:0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运昌

  1943年1月21日傍晚,时任冀东军分区司令员的我正在河北省兴隆县五指山东麓达峪村处理事务,突然接到紧急报告:敌人探知李运昌踪迹,7000日伪军突袭包围,已堵住所有下山路口。一时间,近300人的军分区机关危在旦夕。

  情急中,人称“麻利嫂”的张翠屏挺身而出,30刚出头的她当时已有身孕,我见此情形非常犹豫,麻利嫂却爽朗地说:“咱山里人身子骨硬棒,司令员就别婆婆妈妈了,跟我走!”

  山瘆夜黑,雪莹草滑。阵阵追杀的枪声里,麻利嫂带部队跨谷爬坡,踏洼钻沟,艰难穿越原始灌木林,来到数十丈高光溜溜的峭壁前,我的心吊到了嗓子眼儿,一头是部队安危,另一头是麻利嫂的身子。思忖间,“麻利嫂”带着接到一起的绑腿,麻利地手抠脚楔,独自爬上了崖顶,把绑腿拴在树上,另一头抛下峭壁。我带指战员就用这条麻利嫂开辟的生命线,翻越了鬼门关,大批日伪军被远远抛在山那边。

  突围途中,麻利嫂忽然一阵肚痛,呻吟一声倒在冰上。我急忙命令战士面向外围成特殊“产房”,给麻利嫂挡风。片刻,麻利嫂身下发出了呱呱的婴儿啼哭声!几名战士忙用大衣和担架裹好婴儿抬着大嫂上路。

  拂晓,部队脱离险境,在堡垒户家,我按民俗提点红糖、白面和鸡蛋慰问麻利嫂。对我表达的谢意和歉疚,麻利嫂大气地“拒绝”,并只求我一件事,“给孩子起个名。”从此“冰儿”名和它的来历深深铭记在我的脑海里。

  战事紧,风声急。未曾想,与救命恩人短促一见,竟成了永别。

  1949年秋,我调北京工作前,委托几位抗日老战士继续帮我寻找救命恩人母子。

  几十年来,我寻恩人之愿望愈加强烈。终于在1988年4月17日,我与“冰儿”朱海清在承德绮望楼见了面。

  爷孙俩一番亲热后,冰儿向我道出了又一番感天动地情。

  部队突围后,为防敌特追杀“给李运昌带路的人”,麻利嫂抱着司令起名的孩子东躲西藏,更不敢对人称自己的孩子叫“冰儿”。

  1982年,“冰儿”妈去世,咽气前才告诉冰儿:爸爸朱殿昆为送鸡毛信,死于鬼子枪下,母亲曾为李运昌带路突围。妈妈还特别叮嘱:“绝不能去找李司令,不能给政府添麻烦,别给爹妈脸上抹黑。”

  麻利嫂驾鹤西去,乡亲们帮助整理老人遗物,一个旧式木匣中,偶然发现了冰儿从不知晓的母亲的两件珍爱:当年突围路线图和约7000斤当年八路军及县区人员在自己家吃饭打下的近百张欠粮条。解放初的三年,政府曾布告持条人兑换小米,而冰儿与母亲,饿着肚皮度日子,为的是不给政府添麻烦,更令人遗憾的是匣子里的两件珍品,祭奠时一把火“给老太太带了去”。

  手握麻利嫂照片,回顾61年前救我们突围的惊险一幕,今年97岁的我深切体会到,党和人民、子弟兵与老百姓的血肉联系,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今天,仍具有无价的真情。

  (郑立军整理)

  李运昌:黄埔军校四期毕业,曾任冀热边特委书记、冀东军分区司令员、热河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交通部司法部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中顾委委员、党的十二、十三、十四大代表,十六大特邀代表。现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07日 第八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