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适合病人的才是最好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6: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鞠长荣 岳金凤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是一所成立不到一年的三甲医院,前身是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2004年9月,该院移交给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强手如林的医疗市场中,哈医大四院针对自己建院时间短、技术人才相对薄弱等情况,照准定位,树立“适合病人的才是最好的”服务理念,推出诸多便民措施,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赢得患者的认可,实现了扭亏为盈。

  无缝隙门诊

  新医院里新气象。不过该院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它1.2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和气派的外科大楼,而是这里无缝隙的便民门诊。

  63岁的张大爷每次上四院看病都是一个人来,“啥都不用操心,都让她们给包了!”医院的门诊大厅设立了总服务台,并配备了20名身披绶带的巡诊护士,专门负责诊前检查、采血送血、重症及年老体弱病人陪护工作。

  方便还不止这些:门诊每层楼都分别设有挂号室和收款室,这样病人们就不用跑上跑下;挂号员早6时30分提前上岗,避免出现挂号高峰;大厅设自动取款机和自动售货机,满足病人需求;免费提供矿泉水及一次性水杯,为服药和做检查患者提供方便;各楼层分别设置阅报栏、电视机、DVD,设置触摸电脑就医咨询,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医院规定,门诊医生须倾听每位患者倾诉至少5分钟。“时间短了,患者会认为医生不认真,事实也确实如此。”此外,医院还允许男性陪诊妇产科,规定病人看病可以自选专家。

  院长申宝忠认为,医院的兴旺不是靠多开点药、多让病人住几天院能够实现的。了解患者的需要,满足患者的需求,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赢来发展的空间。

  像家一样舒适的病房

  “我都有点儿舍不得走了。”产科病房里,抱着婴儿的年轻妈妈对笔者说。窗帘、床单、墙壁,淡粉的色调营造着产房柔和的环境。而“软件”上的细节更令人舒适和温馨:晚上巡视病房,护士一律使用手电筒,避免开灯、关灯,影响病人的睡眠;产科有专职的健康宣教护士,从产妇入院宣教、产前准备、产后保健到母乳喂养、新生儿洗澡及抚触等,科普的内容广而实用。

  以病人为中心,知道病人们需要什么,这是哈医大四院的服务特色。消化内科的病房里流淌着舒缓的轻音乐,病人在轻松的环境里输液、治疗;心内科病房,每个病人案头都摆放了漂亮的小盆栽,病人把浇灌它们当成了一种乐趣;胸心血管外科的病人每人手里一张爱心互动卡,卡片上印着责任护士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同时在所有的护士站,都可以看到悬挂着的方便袋,里面放置的针线盒、剪刀、信封、信纸随时供病员使用。

  申宝忠对笔者说,“适合病人的就是最好的”不但是人性的,也是睿智的。

  关注特殊人群

  5月中旬,哈医大四院向全市出租车司机推出免费体检日,当天医院里整齐停放的1000多辆出租车感动了很多市民。

  关注出租车司机这样的特殊群体是该院亲民便民服务内容之一。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医院把专家队伍派到老年社区、老年公寓;小朋友看病没人陪,医院深入幼儿园、小学校,开展爱心义诊。医院还设立了全市卫生系统第一家糖尿病俱乐部,患者免费成为会员,每周可以参加俱乐部举办的各种知识讲座,病友之间还可以交流病史和感情。

  申宝忠说,最大程度地把健康权还给困难群体,还给社会,医院即使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付出总有回报。运营仅一年,哈医大四院日门诊量现已增到900人次,床位使用率由原来的20%上升到98%。申宝忠介绍说,便民服务措施实施不到半年,医院平均月收入增至千余万元。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07日 第十五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