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跨出“左脚”,我们别无选择(根生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7:52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我们今天纪念航海家郑和,不仅是重温往昔辉煌,而是要从中汲取力量,并廓清我们今天继承与发展的基点:以更开放姿态走向世界,努力靠自主创新,依仗“技高一筹”,使“走出去”战略带给我们更多收获和喜悦。

  7月11日,是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这几天,围绕郑和下西洋南京各种纪念活动不断,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也已建成并正式开放。

  明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至宣德八年(1433年),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以南京为基地出发点,先后七次下西洋,纵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上,抵达了东南亚、南亚、红海、非洲东海岸,遍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船员之众多、组织之严密、造船和航海技术之先进,均是当时世界之最。

  明代龙江宝船厂址地处南京秦淮河西北部地区,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就在此制造。据史书记载,大型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有9桅12帆,可乘坐1000人。就船型设计制造及滑道下水等技术水平而言,已达到16世纪世界木帆船建造顶峰。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惊叹:当时中国造船业已经“远远走在欧洲前面”。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有先进科技支撑,才能真正“走出去”。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今日中国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所谓“走出去”,是指我国资本、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末,“走出去”还只是一种提倡,那么进入新世纪后,“走出去”已成为企业自觉行动。但“走出去”绝不仅是有勇气就行的,更需要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或说需要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看看那些“走出去”并满载而归者,无不是因具有这种核心竞争力。郑和七下西洋600年了,这个规律没有变。不过,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去”在国际化竞争中生存,还是个烫手山芋。一来是因在国际化进程中,几乎所有行业的国际市场中已充满了跨国公司,我们只是后来者;二来是因我们更多属于技术依赖型,缺乏在国际市场中打拼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后者,正日益显示出“后发劣势”,给我们以阵痛。以长三角地区造船业为例。今年以来,大船厂基本已不敢接订单。表面上看,这是因“原材料成本上升,越做越赔钱”。但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技不如人”。诚如上海一家造船厂负责人所言:与日本、韩国造船业比,人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我们只是在赚些辛苦费。尽管制造规模庞大,企业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数量丰收、效益减产”的境地。

  “天堂或地狱,就在于跨出左脚还是跨出右脚之间。”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建文以此来描述“长三角制造”的前途命运。“左脚”指创新驱动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右脚”指继续对土地及人力等资源驱动型成长的依赖。我们欲真正“走出去”,除了坚定地跨出“左脚”已别无选择。历史和现实已反复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居战略制高点。

  我们今天纪念航海家郑和,不仅是重温往昔辉煌,而是要从中汲取力量,并廓清我们今天继承与发展的基点:以更开放姿态走向世界,努力靠自主创新,依仗“技高一筹”,使“走出去”战略带给我们更多收获和喜悦。

  (编辑 小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