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从这里走向世界(申赋渔特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9:38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这一切,我们是逐渐知晓的。许多年前,中华民族曾有着称雄于世的海上文明,它在一个名叫郑和的人七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大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7月11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一支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舰队,缓缓离岸。长江之上,帆樯如林,长江两岸,锣鼓喧天。江风舞动着长长的旌旗,号角划破滚滚波浪。200多艘远洋大船,27000余人的虎贲雄师,耀武扬威,气吞万里,从南京,从璀璨的东方浩浩荡荡,驶向启蒙的西方。这个郑和领导下的舰队,把超大规模的记录,一直保持了500年,一直保持到第一次世

界大战。然而翻看历史,关于郑和只有寥寥数笔。在历史之中,他一直沉默着。不知道是因为他太监的身份,还是因为他的行为一直与中国的“闭关锁国”相悖。船队渐渐地消失在海天的尽头。让我们把目光收回到南京,收回到这个诞生伟大船队的历史古都。郑和,他从这里走向海洋,从海洋,走向世界。英雄的印迹,刻在南京。大明永乐王朝,如日中天的帝国遭遇雄才大略的皇帝朱棣。这位靠兵变起家的皇帝,却实实在在地有着他的远见卓识与治国方略。登上皇帝宝座不久,朱棣就把目光投向了万里之外的蓝色海洋。万邦来朝是朱棣渴望得到的天子之荣耀,宣威怀柔,是朱棣泽被万国的政治抱负。朱棣巨手一挥,他要派出世界上最为富丽堂皇、最为威武气派的庞大舰队。显赫的大明帝国,完全有这个实力。作为都城的南京,在太平盛世理所当然地集中了整个民族的荣耀。无论是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还是繁荣程度,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超级都市。据史书记载,在洪武、建文和永乐三代,南京城的人口一直保持在40万人左右,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悠久的建城史、漫长的建都史,成就了南京独有的精神气质:雍容大度、开明开放。这精神,又最终成就了郑和下西洋,这一“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1405年,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那一天,明成祖朱棣与郑和究竟有着怎样一番慷慨激昂、激动人心的对话。然而就是从这一天起,一颗伟大的航海之星从南京城冉冉升起。

  龙江宝船厂

  朱棣初登大宝,便开始了下西洋的准备。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造航海巨舰。1403年,朱棣对洪武年间所建的南京龙江船厂进行大规模扩建,同时征集各地造船工匠,承担建造宝船任务。扩建后的船厂被称为龙江宝船厂。号子声、斧锯声,搬运的轰隆之声,响彻云霄。仅仅不到两年时间,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就在这里造出了“舟楫之雄壮,才艺之巧妙,盖古所未有”的超大规模船队。船队一次次远航,又一次次如约归来。每一次出航是节日,每一次归来更是盛事。龙江宝船厂尽情地享受着历史给予自己的繁华和热闹。1433年7月的一个傍晚,龙江宝船厂静默无言地迎接着宝船的最后一次归来。劈风斩浪的船队缓缓返回,主帅郑和一去不返,宝船从此永驻港湾。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舰队,无声地停泊着,无声地在它的诞生之地,静静地等待着腐烂。600年岁月无情,当年世界最大的造船厂如今已成荒原田野。今天的人们只能从挖掘出来的残物上,想象当年的盛况。2005年7月5日,站在刚刚建成开园的“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眼前不由得又浮现出600年前的那一天,那一天,艳阳高照——当船只、物品准备停当后,郑和的舰队就要出发了。领头的郑和挺立船头,气度不凡,他身后的士兵,那些精挑细选的来自皇宫的锦衣卫,个个英气迫人。这是精心打造的超模的舰队,这是古老帝国具体而微的缩影,它,代表着帝国的气质、帝国的气派。它,一往无前。

  渤泥国王墓

  郑和一下西洋时,去了一个南洋小国。当时叫渤泥国,现在叫文莱达鲁萨兰国。郑和受命封前国王世子麻那惹加那乃继为渤泥国王,给予了印符诰命以及大量赏赐。就在郑和船队离开后不久,被赐封的渤泥国王,竟携妻子儿女兄弟姐妹及臣子150余人前来中国访问。这是第一个踏上中国土地的外国国王,他受到了明朝皇帝最隆重的款待,在南京,他看到了梦想中的帝国风范。永乐八年十月初一,来到中国还不到两个月的渤泥国王不幸病逝。临终前深感明朝恩惠的他,留下遗嘱,要求“体魄托葬中华”。明成祖以王礼将渤泥国王隆重下葬。岁月的风雨,渐渐湮埋了王墓,直到1958年,在南京安德门外乌龟山一带的草丛中,重又被人发现。

  渤泥国王墓

  的发现,对于文莱来说,也是一件大事。他们收藏着历代几乎所有国王的墓碑,仅仅缺少一块。那块二世苏丹麻那惹加那乃的墓碑,远在中国。文莱请求中国政府能够复制国王墓碑。现在,这块复制的墓碑已经存放在文莱历史文化中心。它的碑文,是汉字。渤泥国王的来访,只是当时万邦来朝盛况中的小小片断。郑和一次次航海西下,古老帝国的璀璨文明,让沿途各国的君臣民众心驰神往。数十个国家不远万里派出使节,来到南京朝贡大明天子,感受天朝威仪。仅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这一年,各国使臣和商人来南京的就达1200多人。600年过去,往昔盛大的排场、帝王的威仪、祖先的荣光在历史风雨的吹打下,日渐斑驳。然而走过的历史还是在路途中留下了痕迹,那些零落的历史碎片慢慢沉淀在南京城的各个角落。而就是这碎片,它又常常让我们在精神上,重享历史的荣耀,重温那海洋般的胸襟气魄,重蹈先驱理想之路。

  下关天妃宫

  郑和没能在南京与渤泥国王相遇。渤泥国王到访南京的时候,郑和正在二下西洋的途中。第一次下西洋回来,他只在南京作了短暂停留。然而就在这短暂的停留中,他去了下关天妃宫。这是皇帝朱棣为了感谢天妃娘娘保佑郑和船队平安归来而特意建造的。随着郑和一次次西下重洋平安归来,皇帝朱棣对天妃的尊崇之情也更加浓厚。朱棣在永乐十三年,郑和四下西洋回国,在南京引起极大轰动。这一次,郑和率领着他的船队远航西亚直至东非沿岸,开辟了横渡印度洋的新航线,所历风涛之险,访问国家之多,为他七下西洋之最。皇帝破天荒地亲自撰写碑文,在天妃宫中立下《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明成祖在碑文中写道:“恒使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他理想把东方帝国发达的文明,传之四方,与他国共享。这是何等恢宏的胸襟气魄?这样的胸襟,又需要怎样发达的文明才能支撑?然而封建社会已是垂暮老人,它注定要从历史舞台的中央,退到边缘。中华文明,期待着重新崛起。

  静海寺

  静海寺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它是一段耻辱历史的化身。然而这个名字,却代表了一个东方帝国曾经不可一世的辉煌。郑和五涉重洋回来,南京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朱棣正忙于迁都北京。然而就在这一片忙乱之中,朱棣依然不忘下令重修下关天妃宫,迎接郑和一行的又一次归来。皇帝朱棣修建天妃宫尚觉表彰不够隆重,天妃宫重修刚刚完工,他又下令为郑和一行修建静海寺。

  静海寺

  ,规模宏阔,气势非凡,仅础石竟大若车轮。每根木柱都有数围之粗。郑和从海外带回的珍宝异兽、奇花异草大都存放和种植在这里,寺院内的由郑和带回种植的西府海棠,历600年之久,至今依然生机盎然。寺名静海,是当时人们对“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的美好向往。此时,因郑和下西洋流风所至,慕名前来大明朝贡的海外国家多达60余国,其中许多使节还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正所谓盛况空前。韩野士庶,人人希望永享太平,世代平安。然而,历史就是这般充满嘲讽。这个见证着中华民族创立了最为辉煌的海上文明的寺院,在1843年又目睹了中国的一次奇耻大辱。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便是在此签订。风雨飘摇中,静海寺又苦苦支撑了将近百年,1937年冬,日寇攻入南京,浩劫之后,金陵最大的寺院仅剩下一个门头,上书“静海禅寺”四字。也许,甘苦相杂的静海寺倒是最值得去追思历史的地方。

  马府街

  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后的明成祖再一次下令郑和启航。这已是郑和第六次远赴西洋了,这一年,他已经50岁。3年之后,郑和下西洋最有力的支持者,永乐大帝朱棣在远征漠北的军中病逝。而此时,郑和正出使旧港。郑和回国,朝中已形势大变,新皇帝下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郑和奉命率下洋官兵守备南京。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结束了。守备南京的郑和,心情一定是忧郁的。他已经习惯了与狂风巨浪的搏击,他已经习惯以海洋为家。31岁到南京,连续6次下西洋,往往是刚刚回来,又忙着准备下一次出洋。他没有家眷,没有像样的官邸。他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海洋之中。54岁的郑和,在南京下船的那一刻,一定很是茫然。他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住所了。郑和开始在南京建造自己的府邸。他把兄长马文铭的儿子过继过来。因为怀念父母,因为情系亲人,他把新建的府宅称作马府。直到现在,人们把郑和府邸所在的那条街道,还叫着马府街。在马府街北,郑和府邸花园的遗址上南京人已把它开辟成一座公园,取名郑和公园。一尊郑和塑像,矗立在修葺一新的郑和公园门厅,目光如炬,凝视远方。

  大报恩寺塔

  海洋,是郑和舞台,陆地,同样是。作为南京守备的郑和,仅仅依靠他短短5年的政绩,也足以让他留名青史。大报恩寺及琉璃宝塔的工程,是永乐皇帝为了纪念自己的生母下令建造的。建造了十几年都没有能够完成。郑和接到命令后,把下西洋节余下来的一百多万两银子投了进去,加紧施工。几年之后,大报恩寺建成了。17至19世纪的一些西方汉学书籍,称大报恩寺塔为“天下第一塔”、“东方建筑艺术最豪华、最完美无缺的杰作”。大报恩寺琉璃宝塔9层8面,由白瓷砖嵌于塔的外壁,每块瓷块中央都有一尊金刚佛像,塔上下有镀金佛像千万尊,每一佛像用10数块琉璃砖拼成。唯有鬼斧神工,方能造出如此神奇。欧洲人把大报恩寺与罗马大斗兽场、土耳其索菲亚大清真寺、英国沙利斯布里石环、意大利比萨斜塔、埃及亚历山大陵墓和中国的万里长城,并列世界中古七大奇观之一。1856年,屹立400余年的大报恩寺塔毁于太平天国内讧,如今仅存残砖碎瓦数片。

  净觉寺

  1425年2月,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5月,登基不到一年的仁宗去世,其子宣宗即位,次年改年号宣德。从1425年到1430年,郑和在南京一呆就是5年。他已经不去想那个海洋之梦了,他以为一切都已经不再可能。60岁的他开始为自己的退休寻求去处。他奏请皇上,要求修建净觉寺。他想以此作为自己余生的安身之处了。

  净觉寺

  ,初建于洪武二十一年,是南京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宣德五年,即1430年遭火灾被毁。皇帝特准了郑和的请求。郑和重修了净觉寺,并请求皇帝允许他的子孙世代守寺。到了宣德年间,因郑和船队久不出洋,西洋诸国来朝进贡者日渐稀少,这让宣德皇帝很是落寞,他不由得怀念起祖父永乐帝时下西洋的盛况。宣德五年,也就是1431年,皇帝派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其首要任务则是告知四海,当今大明皇帝已是宣德。终于,又一次远航启锚了。那是公元1431年1月,沉寂多年的南京龙江湾钟鼓齐鸣,鼓乐喧天。以清和、惠康、长宁、安济、清远为首的郑和舰队,阵容强大,气势如虹。大小200多条船只满载丝绸瓷器,奇珍异宝,直奔长江出海口。然而这一次,郑和一去不返。

  郑和墓

  1433年4月,郑和病逝古里。这一年,他62岁。从1405年到1433年,28年中,郑和七下西洋,郑和庞大的船队,先后访问了东南亚、印度、西亚、阿拉伯地区和东部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涉重洋将近30万公里。每一次,他的船队都是从中国南京满载丝绸瓷器,珠宝玉石扬帆西去,每一次,他都必然经过印度的卡里卡特,当时称之古里的地方。600年风雨过后,可是当人们再次到印度寻找郑和踪迹之时,他们一无所获。然而在这里,却发现了葡萄牙人达·伽马的纪念碑和供后人凭吊的衣冠冢。达·伽马在郑和首次到达古里91年后也来到了这里。郑和带去的是丝绸、瓷器和皇帝的诏书;达·伽马带去的是火枪、大炮和葡萄牙国王在那里设立殖民地总督的委任状。郑和去世91年后,达·伽马也在古里相距二三百公里的海域去世。然而两位航海家身后的待遇却是迥异,在印度,当地政府为达·伽马竖起了纪念碑,当地人对郑和一无所知。文明的光辉被强权所掩盖,然而,丰碑却可以在人心中生根。郑和当年带来的织渔网的技术,当地人仍在使用。凡是郑和经过的地方,至今郑和舰队的故事仍在百姓中口耳相传。非洲肯尼亚一个村落,中国船员在当地的后裔,近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根。600年过去,他们至今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并且为之骄傲。郑和在航海途中病逝古里,这是一个航海家最庄严的离世,然而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客死他乡却是悲凉的。按照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习俗,宣德皇帝为郑和在南京牛首山赐建衣冠冢。一代航海家,他的起点是南京,他的终点又回到了南京。1985年,郑和下西洋580年前夕,南京重修郑和墓。郑和墓前的台阶分4组,共7层28级。7层代表他7下西洋,28级代表28年的风雨历程,而4组则代表他遍访将近40个国家和地区。站在郑和墓前,一幅壮观而静穆的场面重又出现在眼前。572年前,同样是燠热的7月,夕阳的余晖中,郑和船队缓缓驶进龙江湾。巨帆落下,铁锚深深地沉入大地。庞大的舰队,无言地等待着岁月的腐蚀。斯人已逝,巨舰成灰。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那显现着无畏、进取的人的光辉,显现着泱泱大国的气度与风范,那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的船队却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歇。(编辑小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