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党登陆寻民族正义之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9:46 南方都市报

  新党登陆寻民族正义之气

  张德江会见新党大陆访问团一行,新党主席郁慕明指此行是为寻找抗战精神

  新党民族之旅

  本报讯(记者陈建利)昨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珠岛宾馆会见了以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的“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一行。双方真诚地进行了交流。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国、亲两大政党来访是寻根,而这次新党是要寻“气”——中华民族的正义之气。

  寻找抗战的精神

  广州是该团访问大陆的第一站。

  张德江对新党大陆访问团一行来粤访问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60年前,中华民族空前团结,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并光复台湾。60年后,我们缅怀战时风云,是为了不忘两岸同胞在抗战中生死与共、并肩作战的光辉历史和同胞情谊。新党此次来访,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充分表达了台湾同胞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态度,表达了希望两岸同胞共同为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振兴中华民族的努力和愿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新党主席郁慕明高兴地表示,通过张德江的介绍,他更加相信访问大陆的第一站选择了广东是正确的。

  他还说,台湾泛蓝的三个政党今年相继访问大陆,是要互补地改善两岸关系,国、亲两大政党来访是寻根,而这次新党是要寻“气”——中华民族的正义之气。特别是广东有许多历史情结,广州既是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也是正义之气的发扬地。从时间上讲,这次访问也“来得正是时候”。因为2005年是孙中山先生创立同盟会10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台湾被割让给日本110周年,从日本占领之下光复60周年。新党追随的是孙中山先生的理念,而这次“民族之旅”就是要寻找抗战的精神,让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一致对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的和平与统一。

  同舟共进 追求和平

  张德江还向该团成员介绍了粤台经贸合作情况,并表示广东将积极推进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据了解,粤台近年来经贸合作稳步发展,据统计,截止到今年3月,广东累计有台资企业18710家,合同利用台资373.3亿元,实际利用台资260亿元。在粤投资的台资企业,大多数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回报,也促进了广东的经济建设。张德江特别提出,希望加强和台湾农业方面的合作。

  会见后,双方互赠了纪念礼物。而广东省委将一座金光闪闪的龙舟赠送给新党。张德江说,这是表达“同舟共进,战胜困难,奋勇前进”的寓意。而新党回赠“麒麟瓷盘”,则代表“对抗邪恶,追求和平”。

  据了解,新党是在昨天上午抵达广州白云机场。郁慕明在机场进行了简短的讲话。今晚,新党代表团将入住广州东方宾馆。

  按照预定安排,新党代表团将在今日上午拜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随后飞往南京,到其大陆之行的第二站参观访问。

  新闻资料·新党

  新党是台湾地区有一定影响的政党。1993年8月,不满李登辉推行”台独”路线和党内独裁作风的国民党”新国民党连线”成员,从国民党出走,组建成立了新党。他们提出的政治主张包括”反台独、反金权、实行政治改革和党内民主”。

  新党现任主席为郁慕明。新党在台湾最高民意机构”立法院”中拥有4个席位。

  据新华社

  花絮

  郁慕明不带家人不题字

  本报综合报道 新党的“民族之旅”访问团昨日已抵达广州。临行前,新党婉拒了支持者到台北桃园机场送机壮声势,郁慕明说,新党“民族之旅”不需要和国、亲比较,所以他没带家人同行,也没有回乡祭祖行程,更不会在拜祭南京中山陵时题字。

  据台湾媒体报道,新党大陆访问团成员共30人,由党主席郁慕明率领。8天的行程,访问团将祭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南京中山陵与参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9日赴大连与台商座谈,10日抵达北京,在北京3天期间,参访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而12日上午,郁慕明将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13日上午离京返台。而新党为了此次“民族之旅”,携带了重达近400公斤的礼物。

  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广州白云机场对媒体表示:“新党将此行命名为‘民族之旅’,表明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的基础上,追求未来中国的强盛和中国人的扬眉吐气。”

  图:

  张德江同志和郁慕明互赠礼物并亲切握手。 本报记者赵琰 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