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越王宫档案惊现北京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10:42 南方都市报

  南越王宫档案惊现北京路

  南越王宫署遗址古井出土记事木简,填补岭南考古文献空白

  本报讯《史记》对为汉武帝所灭的南越国历史记载,仅有2000多字;两千多年前南越国时期所形成的文献一直是岭南考古界的空白。然而,这一空白在被挖掘长达十年之久的南

越王宫署遗址中找到了答案!

  记者昨天获悉,考古人员在北京路附近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宫苑西北侧的一口砖井中发现了一百多枚有文字的木简,经过清理考查,这批木简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也就是当时的王宫档案。

  昨天下午,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来到南越国宫署遗址调研。他强调要充分认识保护和利用好南越国遗迹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遗址的考古挖掘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把南越国遗迹打造成广州的又一张名片。

  记事木简现身千年古井

  据了解,这次出土的南越木简,其中完整的木简全长25厘米,宽1.7-2.4厘米,厚0.1-0.2厘米。

  据考古专家介绍,因材质和保存状况不同,各木简上文字清晰度不一,大部分能用肉眼辨认。简文字体多为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帛书文字接近的隶书,亦有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文字相似的篆书。

  岭南著名考古专家麦英豪兴奋地对记者称,对于岭南地区来说,这批木简可与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媲美。南越王宫遗址可堪称“广州殷墟”!

  “陛下”证实南越王称帝

  考古专家称,经初步考查,这批木简应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可以说是“王宫档案”,它们从多个方面反映出南越国宫廷生活中的各种制度。考古专家认为,这批简文的书写者应是直接服务于南越王室的书吏,甚至是南越国的书家高手。

  如宫室管理,多枚木简上有“出入”二字,可能是人或物品的出入王宫的凭证;职官制度,简文中有“陛下”、“公主”、“舍人”、“左北郎”等官职名称,其中一些属首见,为传世文献所不载;而“陛下”证实了史书中关于南越国割据一方、居国称帝的记载;属地理内容的有,“横山”、“蕃禺”、“南海”等简文对研究南越国地理、地名、疆域等意义重大;属法律条文的有,“当笞五十”、“不当笞”等。

  至于简文中的“大鸡官”,有学者认为可能与《汉书》等汉代文献中越人善用鸡卜的社会风俗记载相应。另外如“宫门”、“守苑”等则是与宫室苑囿有关的简文,是证实南越国御苑遗址为南越国宫苑所在地的最直接证据。

  “廿六年”显示南越确切纪年

  让考古专家们尤为兴奋的是“第91号简”,简文中上面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廿六年七月”,由此可推断这批简文形成的确切时间。

  公元前203年,秦将赵陀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即今天的广州,直到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南越享国93年。

  考古专家分析认为,南越国维持的93年中传五主,除开国之君赵佗在位67年外,其它四主在位时间最长的也只有16年,仅赵佗超过26年。

  在南越国立国期间,西汉从刘邦起经历的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共五帝一后,其中只有武帝在位时间超过26年,但武帝登位后开创了用年号纪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年号也不超过6年,故汉武帝的纪年不会有二十六年。因此,简文“廿六年”只能是南越国赵佗的纪年。赵佗二十六年,即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这表明,这批木简只能是南越国的,并应是赵佗前期的遗物。

  考古解密

  木简藏身古井第八层淤泥

  重大的考古发现往往带有偶然性。去年年底,考古人员在进行日常清理发掘时,在南越国御花园和宫殿区的一条砖石走道之间发现了一口古井。

  这口编号为J264的古井,深3.08米,井壁构造奇特。清理发现,井内的淤泥达16层。耐心而细致的考古人员进行了逐层清理。

  第1~5层都是井废弃后的堆积,第6层出土了荔枝等各种果核,第7层清出大量树叶。到了第8层,19枚木简清清楚楚地浮现于淤泥之上。这无疑是石破惊天!考古人员至今回忆仍感到激动不已!他们猜想,汉武帝灭南越,王宫被入侵,这些木简很可能是被时人抛弃,然后被雨水冲到井中。

  平移井圈刨出淤泥

  在为“岭南第一简”横空出世兴奋的同时,考古人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如何把木简从淤泥中取出?

  编号J264的古井井口上部与三个流水渠相通,假如把古井整体清理出地面,再将淤泥中的木简取出,将会破坏这口古井及附近遗迹所在的重要地理坐标;直接派人进井取木简,因井内空间狭窄,也将难免破坏木简。

  考古队为此召开多次专家论证会,最终确定了“保持井体原状,木简整体平移提取”的原则。曾经成功平移过锦纶会馆的广州鲁班公司主动承担重任,他们与考古发掘者一起深入古井底部,将含有木简的最下一节井圈整体横向移至竖井中,再用大型吊车运到地面再进行清理。

  专用药水防木简氧化

  考古人员从古井中刨出一大块厚约30厘米的淤泥块。第二个难题接踵而来:如何把木简从淤泥中完整清理出来?

  为此,广州考古专家请来了国内唯一的专业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宋少华先生和馆内专业技术人员考古专家做“智囊团”,他们对清理木简有相当丰富的操作经验,亲临广州,现场指导木简的清理、清洗、脱色等工序。

  取木简,是用特制的竹镊子,细致地一枚枚挑出来。一离开淤泥,就马上放入滴着专用药水的玻璃片中,从而确保木简上残存的字迹不会氧化而消失。据说这种专用药水是简牍博物馆的独门秘方。

  考古意义

  原始文献佐证信史

  专家介绍,《史记·南越国列传》是目前所见最早记载南越国历史的文献,但全文仅有2408字。而这批从南越国宫署遗迹中出土的百余枚简文,总字数逾千。这些简文形成的时间,早于《史记》成文80余年。

  更重要的是,简是古代历史最直接、最可信的记录,这批木简属于南越王宫档案文书性质的第一手资料,当之无愧的成为研究南越国历史最原始的文献。

  专家还介绍,这批南越木简是在南越遗迹上书写的资料,它直接确认了南越国宫殿与宫苑的所在,再加上有确切纪年,从而彰显了南越遗迹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采写:本报记者 许黎娜 通讯员 王宏山 邱创泓 穗府研 蔡锦明 韩维龙 刘瑞 莫慧旋 陈伟汉

  图:

  此次出土的木简中记载了南越国宫廷事务,其中“廿六年七月”(上图画圈处),显示了确切的时间,填补了岭南考古文献的空白。资料图片

  出土木简的J264古井周边南越国遗迹平、剖面图。 资料图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