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下工夫研究日本(一己之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09:33 环球时报

  今年,不少出版社都推出一些有关日本的书籍。其中有两本颇为畅销,一本是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写的《菊与刀》,另一本是戴季陶写的《日本论》。前者初版于1946年,后者初版于1928年。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两本书仍能畅销,原因大体有二:一是书写得不错;二是这么多年来,就日本民族性这个话题来说,这两本书是“佼佼者”。

  两本旧书的再版多多少少地反映了这些年来日本研究存在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当代

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认识相当有限,有不少人除了一些名牌产品,对日本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所知甚少。究其原因,要么是没有兴趣,要么是缺少此类书籍。一位搞日本研究的朋友告诉我,长期以来,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大体分为两个层面,学术与民间。学术研究过于关注对现实问题做注解;而民间的了解又多停留在感性上。学术研究因没有长久的“储备”与功力,反过来又制约了对现实问题的认识。而民间的了解因为感性的成分多,往往陷入狭隘、偏激。几十年过去了,《日本论》中所描述的情景似乎并未大变:“‘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

  两本旧书的再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人的民族特性,但因为它们均成书于二战结束前(《菊与刀》是作者根据1944年的研究报告整理而成),难免会有与时代脱节之感。日本学者祖父江孝男在《简明文化人类学》一书中指出,《菊与刀》的作者从未去过日本,尽管她的书在日本引发了深入的讨论,但一个主要欠缺就是,忽略了历史变迁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某些特性固然会像“基因”一样,深深根植于集体无意识之中,但随着历史发展,民族特性也会发生变化。我们仅仅依靠几十年前的研究,来把握今天日本的民族意识和社会思潮,显然是不够的。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又与中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今天我们大家都十分关心日本的反思问题,但这并非全是日本人的事情。二战后,欧洲各国的学者,特别是犹太裔的学者在德国人的反思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助推器”作用。正是在战争的发起国与受害国之间、在多种学科之间的互动中,欧洲人对二战原因的探讨才一步一步走向深入,而德国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自身民族特性的认识。这样的互动迄今仍未停止。

  随着中日交往日益密切,研究日本理应成为涉及诸多学科的一门大学问,也应引起更多的关注。《日本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我们三思:“我劝中国人,从今以后,要切切实实的下一个研究日本的工夫。他们的性格怎么样?他们的思想怎么样?他们风俗习惯怎么样?他们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在哪里?他们生活根据在哪里?……要晓得他的过去如何,方才晓得他的现在是从哪里来的。晓得他现在的真相,方才能够推测他将来的趋向是怎样的。”

  (作者是人民日报国际部高级编辑。)

  《环球时报》 (2005年07月06日 第十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