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降税进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06:4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降税进程(图)
  日前举行的二○○五年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一位印度商人在昆交会上展示她的展品。

  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编者按:自7月1日起,《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7000种商品开始削减关税。来自商务部的消息指出,在对彼此的关税减让表进行最后的技术性核查,并调整相关海关数据系统之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将于7月20日正式启动。本文综合自媒体的。

  双边产品95%开放

  从7月20日起,中国与东盟将开始按照去年11月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时间表,逐步调低7000种产品的关税,目标是在2010年以前将关税减至0至5%。这意味着,一个人口超过17亿、经济总值达24000亿美元、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渐成型。开放的产品约占目前中国和东盟贸易产品总额的95%。

  东盟各国降税时间表

  根据协议,从今年7月1日起,双方将按照商定的时间表全面启动降税进程。中国和东盟中的6个老成员(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将在2010年把绝大多数正常产品的关税降为零,东盟4个新成员(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则可在2015年将绝大多数正常产品的关税降为零。双方可以保留的少数敏感产品的关税水平也被约束和削减。

  今年7月1日后,对泰国而言,农产品中的橙汁、咖啡、茶叶、香料、糖、油脂、蔬菜等以及工业品中的塑料、橡胶制品、纺织品、玻璃制品、钢铁制品、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部件等都是降税的主体。其中,胡萝卜、香菇、肠衣、蘑菇罐头、水果罐头的进口关税将从60%降至20%;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则从40%以上降至20%。

  此外,印度尼西亚汽车零件目前的进口关税税率是15%,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安排,2007年1月1日将削减至8%,2009年1月1日削减至5%,2012年1月1日削减为零。

  最新的进展是,东盟成员中的文莱、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已经完成了对《货物贸易协议》的国内审批程序,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也将于近期完成。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和越南则将在完成国内审批程序后,与中国相互实施降税计划。

  随着商品贸易大门的洞开,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将从去年的1000亿美元在2010年跃升至2500亿美元。

  2012年建成自贸区

  有学者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中国加入WTO后在区域合作上迈出的最重要一步2000

  年,中国首先提出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议。随后,中国与东盟联合专家组于2001年递交了研究报告,提出用10年时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计划进入前期筹备阶段。

  考虑到东盟一些国家对建立与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担心,双方首先启动的是“早期收获”(EarlyHarvest)计划,即在达成自由贸易区协定之前,先期给予东盟国家一些现实的贸易利益,不对等地开放农产品贸易,使东盟国家感到与中国建立紧密经济关系以及开放市场大有裨益,以减少东盟诸国的疑虑。

  泰国是第一个与中国订立“早期收获”计划的东盟国家,马来西亚、菲律宾也随后加入。“早期收获”计划从2003年开始实施,为期4年。“早期收获”计划选择对东盟400种农产品实行零关税,而不要求互惠让步———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没有先例的。

  到2004年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货物贸易谈判完成。货物产品开放分为两步:第一是对较发达国家,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大部分产品零关税;第二是对欠发达的东盟新成员,给予3至5年的过渡期。由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时间为2010年至2012年。

  尽管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资源产品和中间产品占的比例很大,但它们的实际税率已很低———自由贸易区将大大减少管理成本;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将使双方既有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近几年东盟对中国出口增长迅速,年平均增幅在30%以上,自由贸易区会加强这种势头。同时,这会为中国对东盟的出口提供新机遇。目前中国在与东盟的贸易中处于大量逆差,且呈上升趋势。但东盟市场仍是有机会和有潜力的,中国企业可利用零关税和低成本优势加大对东盟市场进入的力度。另外,亦可利用东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区,到东盟投资生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最重要的特点是中国把东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发展与东南亚关系是中国周边战略中最重要一环,同时涵盖政经领域。同时,把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市场,也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作为离中国最近的一个市场,东南亚便于国内生产能力转移及资源开发。此外,东南亚也将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能源供应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09日 第八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