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60年梦回吹角连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12:0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60年梦回吹角连营(图)
抗日战争的经历白锡纯一直难忘。文/图记者王丽薛雯

  六十年前,他被日伪军的流弹击中,九死一生;六十年间,每逢阴雨天,他便备受疼痛煎熬,因为骨间和体内还残存着鬼子的弹片;六十年后,他寄情于诗,抒发着一位曾经征战南北、浴血沙场的抗日战士的爱国热情。

  老人叫白锡纯,曾经的一名普通抗日小八路。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五年间,像千百万抗日战士一样,他转战陕西、河南和山西等地,与日本鬼子、敌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历史走过六十个年头,当年的小八路已到耄耋之年。七月五日,在老人时断时续、时悲时喜的思绪中,我们仿佛和他一起又回到了当年的战斗岁月……

  “我有幸在抗战结束前夕和鬼子兵正面交锋,每次埋雷都能把鬼子炸个人仰马翻。当地群众纷纷赞叹‘打得好,打得好!八路军真是好样的!’”

  时光逆转到1944年。

  当时日本侵略军已经打通了大陆交通线,气焰日甚一日。党中央毛主席决定组成南下支队开赴华南,在敌后建立粤北、湘南五岭根据地。

  白老回忆说,当时南下第一游击支队约4000余人,由王震、王首道率领,于1944年11月从延安出发,1945年三四月间到达湘、鄂一带。1945年5月,党中央又令359旅留下的部队和守卫边区南大门的警一旅一部等共约5000余人组成八路军南下第二、第三游击支队,从陕甘宁边区之马栏和南泥湾出发,经绥德东渡黄河,兼程南下,准备与先期到达的第一游击支队会合。

  在部队未行动前,白锡纯所在的警一旅组织了9名干部在1945年4月初提前赴晋西北地区,在文水、交城、清源一带学习武工队的作战战术。这时的日本鬼子经过中国军民近8年的抵抗后,已成惊弓之鸟。敌战区的群众抗战热情高涨,绝大多数都已经成了我军的义务情报员。

  当时,白锡纯等9人驻扎在山西省清源县,也就是今天山西省清徐县白石沟的半山洼一个村子里,那里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栽满了葡萄。为了防备日伪军偷袭,他们经常转移住址,有时就隐蔽在枝繁叶茂的葡萄架下。

  有一次,白锡纯和战友正在驻地山脚下的果树林活动,遇上了日本鬼子。敌我双方对射一阵后,白锡纯他们在青纱帐的掩护下,和鬼子玩起了“麻雀战”,四处放枪,打得敌人不知所措,他们则快速上山,从树缝中看见鬼子灰溜溜地拖着几个伤员狼狈地跑进城了,而我军在这次战斗中无一人伤亡。

  “多亏了人民群众提供的准确情报,要不然也打不了那么多漂亮的仗。”一次,白锡纯他们又得到“日本鬼子要给清源县白石沟后山峁据点上送粮秣、弹药”的消息。于是赶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提前制定好计划,准备用“地雷战”迎接鬼子。由于日本鬼子怕踩上地雷,常常赶着羊群走在前面探路、试雷。这样一来,那种一踩即爆的地雷就不适用了。白锡纯和战友一合计,“干脆用手拉式地雷”。于是他们一行三人在鬼子必经的山梁小道旁,埋设了10余枚手拉式地雷,等做好周密的伪装后,便在小路东北面的垅坎下隐蔽起来。

  过了一会儿,10来只羊从山梁小路边绕了过来,紧跟在后面的是30多个日本鬼子和运着粮秣的骡马。待放过羊群后,眼瞅着鬼子踏进了雷区,白锡纯他们用手轻轻一拉,地雷瞬间爆炸了,连声巨响,震撼山谷,炸得鬼子人仰马翻。一阵尘烟过后,鬼子死的死、伤的伤,没炸伤的也吓得趴在地上不敢起来了。又停了好大一会,鬼子看没有人出现,仓皇中爬起来乱放一阵枪,然后带着死伤人员慢慢向山峁蠕动。而此时,白锡纯和战友早已爬上了东北面的山梁。敌人远远地看着他们发呆,不敢再向前走一步。山上闻声赶来的群众纷纷赞叹:“打得好,打得好!八路军真是好样的!”

  “阴雨天,身体里残留弹片的疼痛让我想起救命恩人。60年了,她们在哪里?”

  连续一周的阴雨天,给古城带来了酷暑里难得的凉爽。但对于白锡纯老人来说,伴随凉爽而来的还有钻心的疼痛。记者采访时,白老袒露出自己的左肩,六七个因枪伤而凹陷的肉坑赫然在目。老人说,60年来,每逢阴雨天,“那些该死的弹片和碎骨头就在肉里使坏”。

  这疼痛,常常让老人想起一双失散60年的“亲人”。“亲人”是远在山西的一对母女,和白锡纯并无半点血缘关系,当年她们从鬼门关拉回了白锡纯,使得他能够再赴沙场,征战南北。

  1945年8月初,白锡纯随部队准备渡过黄河转赴东北地区。在向导的引导下,连夜向济源县城挺进。那里地处太行山与王屋山交界的山南,位于黄河以北,水网密布。他们进入济源地界时天已经黑了,模模糊糊地可以看见城墙和高大的城门楼。部队就潜伏在城关附近,白锡纯奉命侦察城门洞,以便安装炸药,炸开城门。

  接到命令后,白锡纯和战友孔繁生摸到城关十字路口,留下孔担任警戒,他则只身一人摸进了城门洞。城门高大敦实,外包铁皮,但年久失修,木质已多处破朽,用两条木杠子横插锁着。“应该用三五块TNT就可炸开”。

  侦察完毕,白锡纯准备原路返回时被守在城墙边的日本鬼子发现了。“叭”地一声枪响,白锡纯的左肩锁骨上中了一枪。忍着伤痛,白锡纯挣扎着跑了10多米远后被战友救起。“子弹入口打断了锁骨,出口爆炸后有碗大的伤口,肩胛骨粉碎性骨折”。

  济源的日伪军察觉我军即将攻打县城后,便弃城而逃。但白锡纯由于伤势过重,无法跟随部队向东北前进,被组织安排住在城郊一户群众家里,由一位40来岁的大婶和她的女儿照顾。看到白锡纯伤重化脓、高烧不退,这对好心的母女急得直掉眼泪。她们把藏下的鸡蛋做汤喂他喝,但是由于失血过多,白锡纯体质很弱。加上天气炎热,他的伤口化脓越来越厉害,脓血不断往外渗,“我自己闻着都臭得恶心,但她们母女俩却一点不嫌弃,细心地给我除脓擦血。”白锡纯说,大婶还不断地安慰他:“后生啊,你伤重,要忍着痛,尽量多吃点,你远离父母和部队,这就是你的家。”

  经过多日的精心调理,气若游丝的白锡纯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1994年,离休后的白锡纯对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那对母女依旧无法忘怀。为了寻找她们,这年白锡纯给山西省济源市民政局和市委书记写了几封信,山西方面也答复寻找。但是,让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挽救白锡纯生命的“亲人”还是未能找到。

  60年后捧起一 当年无数战友洒血的黄土,老人心情格外激动,挥笔写就一首词。

  1946年春末夏初,在住院10个月后,还没有完全康复的白锡纯到阳城县太岳军区司令部要求归队。在此后的解放战争中,白锡纯先后担任工兵连长、炮兵连长等职,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战役;解放初期,他又参加了川西剿匪战;1951年到1953年,已是空军参谋的他参加了抗美援朝。一身戎装,半生金戈铁马,1983年,近60岁的白锡纯从乌鲁木齐空军某部副军长职位上离休。

  虽然已经是81岁高龄,但白锡纯老人还算精神矍铄。他说不知道多少次了,自己总是在梦中又变成了生龙活虎的小伙子,扛枪、埋雷、打鬼子。然而,每次梦醒便是一场空。今年5月份,老人终于梦想成真,回到了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旬邑县东北区峡谷中的马

  栏。“变得几乎都不认识了,大致上倒也能找到当年放枪藏身的地方。”虽然记者不曾目睹老人旧地重游的情景,但从其热泪盈眶的叙述,从其故地留影的凝重表情中,完全可以想像,在60年后捧起一当年无数战友洒血的黄土时,老人心中该是如何翻江倒海。

  返回西安后,激动的老人写下了《忆抗战———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组诗。“军民齐动员,送儿催夫上前线。人人争当英雄汉,团结揍日顽。”“开篇运动战,八路首战平型关。歼灭板垣过三千,挫敌凶气焰。”……字字都饱含着一个抗日老战士的热血豪情。

  “司马迁说过‘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必须世代铭记八年抗战带给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苦难。”老人拿出刚刚写好的新作《满江红》:小小日本,裕仁昭野心吞天。真凶残,强占东北,平津也占。炸死张作霖,少帅奉命退西安。蒋介石“攘外先安内”,国遭难。持久战,三阶段,到敌后,把倭歼,揽抗日全局,鬼子必完。西安张杨举兵谏,延安调停抑内战。毛泽东首创全民战。握胜券。

  “人老了闲不住,要自找事情做,这就是‘无为处争有为’啊!”白老说,近20多年来,将曾经的抗日岁月记录在册,将我们民族和国家所走过的艰辛坎坷之路告知一代又一代新人,将爱国自立自强精神广泛传播,成了自己最富动力和激情的生活内容。

  据了解,老人先后在我市西北政法学院、陕师大、外院等多所高校进行义务巡回演讲,听众多达数万人。不少大学生还特意找到白老家里,和他一起追忆抗日战争,共同探讨当今中日关系及世界局势。而从1993年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起,老人辛勤书写了近百万文字,在全国各报、书、刊上共发表65篇回忆性和政论性文章。其中一本《带铁的人》,将其一生经历和我党我军某些历史性事件进行了准确翔实的记录。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