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舆论监督是促进社会走向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16:06 人民网

  民主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舆论监督是酿造民主政治的有力保障,因此,舆论监督则是促进社会走向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何谓“舆论监督”?直接地说,就是媒体监督,就是大众监督,大众借助新闻媒体的监督,就是社会大众利用大众传播媒体这个平台实现自己“话语权”的一部分。网络媒体的出现,凭借这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社会已经并将继续把舆论监督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

  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越来越重视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日前看到“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谈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一文令人兴奋。

  根据经验,大众的心理倾向通常是这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尤其看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群众往往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不知不觉之中,起到某种程度的“导向”作用。舆论监督,亦然。既然领导干部重视了,群众也就会更加自觉。

  卢展工书记在文章中写道,“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我认为,明确地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就是说,社会发展离不开舆论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也离不开舆论监督。因此,卢书记随后强调,“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欢迎舆论监督”。我认为,卢书记强调这一点更显得重要。这是因为,从多方面情况看,直到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机关及领导干部,对于舆论监督并不都是抱“支持”或“欢迎”态度,甚至相反,漠视、排斥或抵制舆论监督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我觉得,如果卢展工同志能够以他“省委书记”的身份,根据您本身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感受,针对地方党政机关在对待舆论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仔细探讨,深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其意义将会更大。譬如,卢书记已经指出的,地方党委和政府应该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应该“对舆论监督作出积极的反应”。然而,人们看到,对于媒体的批评监督,能够及时反馈、予以“回应”的,不是很多。

  毫无疑问的是,除了被监督者方面尚存在问题之外,舆论监督的主体本身(新闻媒体)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卢展工书记在文章中特别地指出这方面的问题,实在也是必要的。

  的确,责任和公正是舆论监督的生命线。没有责任心或责任心不强,要想搞好舆论监督是不可能的,而没有公正态度,只能把事情搞糟。为此,卢书记提出,“要注意监督的质量、监督的水平、监督的立足点、监督的切入点、监督的着眼点”。我认为,这几点要求应该成为每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新闻记者们的行为准则。

  卢书记强调说,舆论监督涉及的面可以很广,但无论开展何种监督,都要客观、公正、准确。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舆论监督失实,人家没有办法去改正,那你能发挥什么威力,又怎么能有威信呢?——我觉得,舆论监督是“双刃剑”的提法,可以理解,但未必科学。我认为,一般说来,强调监督的“客观、公正、准确”是对的,以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格外注意。不过,这种强调也要注意分寸,适可而止,譬如您说,“舆论监督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准确”。这样的要求,是否在一切场合都“一定做到”呢?显然,情况并非如此,即使是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的记者也不敢说他(她)所撰写的每一篇批评报道都“一定做到”准确无误。因为能否做到这一点,主客观制约因素很多。记者不是法官,撰写批评性的报道与法官“办案”在很多条件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况且法官办案也有“出错”或不准确的时候。重要的是,一旦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就是了。

  在这里,我想说,不要说记者很难做到每一篇监督文字都“一定准确”,一般的平民百姓连记者的条件都不具备,他们所撰写的批评文章,更是难以做到事事都那么准确无误。这是很自然的。如果不是这样认识问题和看待问题,人民大众的舆论监督也就很难实现了。这也就正如毛泽东早就指出的那样,“要求所有的人都不带一点片面性,这是困难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发表意见,就难免带上一些片面性。”既然如此,不加区别地一味地强调舆论监督“一定要做到准确”,至少在客观上无异于是取消了大众群体的舆论监督。如果是这样,社会上就很难不出现过去时代曾经出现过的那种“鸦雀无声”、“万马齐喑”的局面,那是很可拍的。

  舆论监督应该坚持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其中,关键是真实。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生命,也是舆论监督的生命。人们可以而且应该铭记这个新闻的本质要切。我们固然不能要求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场合都“一定做到”这一点,但是却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如此而已。

  作者:网友:王克安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