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咋看“14岁学生因贫嫁给28岁青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16:11 人民网

  暑期刚开始,仁义镇传出一条消息:14岁零8个月的五年级女生惜惜在媒人撮合下“嫁”给了一个28岁的向开九。惜惜出生10个月后,被打光棍的养父从街边捡回,养父是个替人算命的瞎子。向开九的母亲有精神病,父母是个聋子,大哥至今打光棍,二哥做上门女婿,“娶”惜惜是他结束打光棍的“救命稻草”。为何小学未毕业就跟一个28岁的男人“结婚”?惜惜说她六七岁时被一个光棍“欺负”,“‘结婚’让我有安全感,没人再会‘欺负’我。”

  托翁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惜惜尤为不幸,她是孤儿,她是终年吃百家饭的苦孩子,她是一个在豆蔻年华却承受了太多苦难的女童,她是一个年仅14岁却因家贫嫁给28岁青年的小学生……写到这,我陷入了窒息,一种排山倒海的揪心之痛难以排遣。

  毋庸置疑,我们早已结束了易子而食的灾荒岁月,我们也早已把“童养媳”这一屈辱的名词定格为历史,我们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收益。然后,惜惜的出现是如此突兀,孤儿、瞎养父、早为人妇……这一个个凌厉的符号让我们艰于呼吸。

  可以设想的是,惜惜要不是被父母弃置街边,她不会被瞎子捡回;惜惜要不是在六七岁时被一个光棍“欺负”,她可能不会向往有安全感的“结婚”;要是媒人不“好心办错事”,悲剧的来临也许就迟缓些;要是当地村庄的负责人对如此悬殊的畸形“老少恋”说“不”,这桩婚事也许就会夭折;要是《收养法》、《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够真正在该地区贯彻实施,惜惜也不会命运如此多舛;即便要是当地村民多一些爱心,惜惜的境遇也会好一点。然而,这一切的设想只能是设想,无数双“看不见的手”最终制造了惜惜的悲剧。

  我们鄙薄惜惜那不负责任的父母,谴责那个寡廉鲜耻的光棍,质问那些麻木的村民,我们尤其要问责当地负责人,还要拷问的是,是谁让一纸良法形同虚设?

  我还忍不住追问,惜惜的悲剧仅是个例吗?无数类似的悲剧见诸报端使我不得不思索,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患上了“爱心缺乏症”?事不关己就要高高挂起?关注弱者利益仅仅流于口头?

  住在加尔各答贫民窟的特蕾莎修女,依靠募捐在世界各地开办了将近1000个麻疯病收容诊疗中心、救济中心、艾滋病收容所等机构,她每每从病人腐烂的伤口中捡出蛆虫、亲切地抚摸麻疯病人的残肢。特蕾莎修女说:“爱不能单独存在——爱本身毫无意义,爱是要付诸行动的”。

  然而,我们眼见的是,生活中太多的精英人士习惯于关注宏大叙事,却不愿眼光向下,更不愿将爱付诸行动。难怪有人愤言:一部分知识分子常做的事情就是坐而论道和争论伪问题。不独精英,寻常百姓的爱心观也不容乐观。围观强奸时窃笑不已,而不去报警;爱心捐款时溜之大吉,或者即便捐款也是少少益善;一些医院见死不救,除非钞票及时伺候……更不要说还有前段时间媒体广泛报道的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就不管人命,把流浪者抛弃荒野。

  经济学家卢周来说:“中国的改革是在旧房子不动的情况下盖新房子。”如何让惜惜们也能住进“新房子”,这首先需要政府部门的悉心关怀,也需要来自多方面的爱心,但最不需要的就是仅仅停留在概念上的关注。果如此,才不会有如此的揪心之痛!

  新闻链接

  作者:网友:王石川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