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降价是规律作用归位房市的必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00:02 红网

  南京万科公司传出二期房将精装修后,引起购买一期毛坯房业主的极大关注。“差不多的价格,买毛坯房的不是亏了吗?”对于老业主的质疑,万科日前表态,将以8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老业主装修,而这笔费用,由开发商补贴一部分。开发商“贴钱”给已售出房的业主搞装修,这在南京楼市还是头一遭(7月8《新华日报》)。

  据报道,5月以来,南京楼市出现了今有昔无的开发商竞相降价“邀宠市场”的现象:

先是东郊小镇精装修房卖出每平米2950元均价,比周边每平米3500元均价毛坯房低得多;继而有开发商在奥体打出每平米5800元“低”均价,而同在奥体板块另一家开发商更以每平米4500元均价创下“奥体新低”;紧接着梅山一处楼盘叫出每平米1980元起售价,后又传出浦口一楼盘预计开盘价仅每平米1400元的消息,比原先南京售出的经济适用房价格还便宜。商品房悄然降价的不只有南京,有中国房市“风向标”之称的上海楼市,近日房价也“不声不息”地暗降,许多楼盘正在开打“降价战”,一家不动产营销智库负责人一言蔽之,抢先跌就是抢商机。多方信息无不传递出同一个信号:当前不少地方房市买卖双方皆已出现理性回归的迹象,所异只是表现程度有强弱之分罢了。

  我把上述现象看作是市场规律回归作用房市的必然结果。我所谓的“回归”,是说市场规律对房市作用由“有形之手人为扭曲”重新回到了“无形之手客观作用”。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基于各自利益的人为投机炒作,比如地方政府炒地皮、地产商炒概念、房虫炒楼花、媒体炒信息、专家炒影响力等诸多非市场因素作用,导致不少地方市场规律对房市作用被人为扭曲,房市过热高烧,房价由开发商联盟随心所欲而不是由房屋价值和供求关系说了算,导致市场结构错位、供求失衡、房价畸高、暴利普遍、空置严重,民怨沸腾,遂引发高层旨在调控房市的新政和各地基于地情的“组合拳”接连出台。开发商藉以“抢先跌”而“争先机”应当是市场规律回归房市的理性表现,是房市新政发力矫正的结果。我所谓的“必然结果”,是说商品房具有一般商品的一切属性,房市内在于市场经济的大市场,价值规律之于房屋定价、供求规律之于房价波动、平均利润规律之于行业利润、竞争规律之于地产商“球籍”,同样具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致命作用。因此在我看来,经历背离市场规律的非理性时代之后,开发商“抢先跌”“回吐利润”与其谓之规律作用之结果,毋宁谓之规律惩罚之必然。

  总体上鸟瞰,时下房市正值相持阶段,对房市走向由于信息发布混乱和来源失真,各方人士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房价稳升论有之,房价下降论有之,新政显效论有之,假以时日论有之,面对依然“房在地上,价在天上”的现实,老百姓一头雾水不知信谁。房市新政的终极目标究竟应该是什么?谁都知道是“稳定房市”、“防止房价大起大落”云云。然而,实现目标的途径何在?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市场的归市场,市场问题由市场去解决,宏观调控说到底不过是用“有形之手”将被“看得见的手”扭曲的房市拉回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上,让房价由市场规律说了算。遗憾的是,时下似乎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道理,或是不愿不敢往此处想,抑或想到了亡顾左右而言它,高层房市新政不断被一些利益群体为我所用地误读。在“炒房”受到实质打压重创之后,有人将目下的观望期说成是四股力量在进行两盘博弈:少数地方官员一个调门以“本地房市健康”“防止房价大起大落”云云作说词为本地高烧房市托盘护盘,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地与中央政府博弈;开发商异口同声以“稳定房市”为藉口心存侥幸地与期盼房价回归理性的持币待购者博弈。

  国家统计局6月份在全国3000个重点房地产企业直报网的范围内,对资质等级在二级及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一次专项快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48.7%的被调查企业判断今后商品房销售价格不会继续上涨(7月8日新华网)。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看作开发商在房市新政作用下的理性回归,但我敢断言,无论“专家”如何违心鼓噪、开发商如何“讨便宜卖乖”、宫员如何护盘托市,房市新政作为宏观调控措施只是权宜之计和辅助手段,房地产市场果欲长期健康发展,尚有赖于却只能赖于市场内在规律的归位和作用。换言之,房价是高是低、是降是升,终究由规律而不是人说了算。(稿源:红网)(作者:陈庆贵)(编辑:耿红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