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学发展 描绘城乡和谐画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06:52 成都日报

  “我的脑中时常描着一幅画……”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起这句话。那幅“画”,就是城乡一体化的图景。

  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自2003年10月全面实施近两年来,在成都城乡引起了历史性的深

刻变革。其“路径”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三个转变”,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使城乡逐步具有同等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政策待遇,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实惠和文明,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构建和谐的城乡社会。

  由市民投票、分别于2004年12月31日和2005年5月8日揭晓的“2004成都十大新闻”和首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重大事件,位居榜首的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以说,“推进城乡一体化”已成为全市干部群众政治经济生活中最响亮的名词之一,成为成都构建和谐社会阵局中的最强一极。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的最高境界,也是城市化发展的最高阶段。推进的过程,艰难繁复,任重道远。令人振奋的是,在我市城乡的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大的突破,逐步展现出城乡一体化的美好前景。

  本报记者采集了决策层的3个故事、老百姓的4个故事以及部分亮点、重大部署的简要注释,直观展示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城乡的生动画卷。

  决策层的3个故事

  故事1

  竹林的启示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市委、市政府以十六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三个转变”为指针,结合成都实际,经过深入调研、思考、研究、论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003年10月2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在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上讲到,他最近坐飞机的时候专门注意从空中看成都平原,看平原上农舍周围的竹林。

  似乎可以说,竹林对于成都市决策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非常重视集约利用资源、集中发展产生了不小的作用。

  在当年8月份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有位企业家代表提到,农村每一户宅基地的周围都有竹林,这笔资源潜力不小。李春城说,后来他在飞机上往下一看,确实是这样,整个成都坝子上农民住宅一家一户,星罗棋布,房子加上周围的竹林、院坝、水塘等,占农村土地面积的比例应该不低。“这种资源分散的状况,没法搞城市化,也没法搞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如果把这个资源整合起来,引导农民集中起来居住,应该还有账可算。”

  在他心里,农村问题已经思量得比较久了,那就是要抓住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城乡融合,让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和覆盖,“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

  就在谈到竹林的那次现场会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决策。随后,市委逐步形成了“六句话”基本要求和实施“农村三大工程”、推广“三个集中”等部署。市领导在调研和随机检查工作时,常常考基层干部这些问题,“目的就是督促大家真正全面理解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部署。”

  故事2

  乡间诊所的著名牙医

  在发达国家,乡村居民享受的实惠和文明并不比城市差,有的地方甚至比城市还好,这种城乡景象正是我们明天目标图景的预示。

  去年11月,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在远郊市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起他在德国考察的见闻: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坐落在远离大城市的乡间,周围生态环境很好,配套路网完善,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全国有名的牙医,在这儿开了诊所,各地的求医者纷至沓来。医生在乡下工作、生活,不觉得比在城里差;患者到乡下治病,也没觉得不便。

  在6月12日举行的全市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专题培训会上,葛红林又说:“我感到城乡一体化的真正内涵和目标,就是让所有人口,无论工作职业,无论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同步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故事3

  副市长“分人”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人多地少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缺乏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因此,至为关键的一点是: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最大限度地精简农民,使农民中的多数实现转移,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水平和农业效益。

  5月20日,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冷刚发言,他幽默地向其他副市长“分”起人来:“全市有640万农民,人均耕地只有0.83亩,我要‘分’一大批给志宏同志(分管工业的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志宏)、华章同志(分管商贸、旅游等服务业的副市长何华章),老弱病残需救助的‘交’给小维同志(分管民政的副市长赵小维),剩下两百来万农民,现代农业就好整了。”

  老百姓的4个故事

  故事1

  10年账本里的“数字化生活”

  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原三圣乡)地处城市东南通风口,属城市规划非建设用地区域,产业发展受限,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区、街道因地制宜,利用红砂、幸福、江家堰、万福、附马等村种花、种梅、种菜、种荷、种菊的传统优势,分别打造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篱菊园“五朵金花”,吸引大量市民前来观光休闲,当地村民就地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接轨城市文明。

  菜农冯代树大爷有个账本本,是从1995年开始记的,都是卖菜的账。

  冯大爷是江家堰村9社村民。6月24日,他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市社科院来村里调查,对他的账本本感兴趣,带回去了。不过,他手里还有今年记的一些账。他一边翻给记者看,一边讲述枯燥数字后面的生活变迁。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土地“下放”后,冯大爷种了3年粮,后来就一直种菜。他说,这地方的水土适合种菜,种姜更安逸。前几年,半夜两三点钟就挑着菜出发,走6公里泥巴路,再走4公里好路,到九眼桥边上的宏济路市场卖。后来,蹬自行车卖菜,前前后后蹬烂了6辆。最近这几年,是骑摩托车卖菜。

  早些年,菜价不怎么好,收入增加得慢。从1995年开始,菜价转好,冯大爷尝到了甜头,因此乐滋滋地记起账来。可是2000年以后,菜价又不好了,收入甚至下滑。“为啥子呢?人家大公司在基地里种的菜,一车一车的运进城,我们整不赢。”

  但是说到今年的账,冯大爷喜上眉梢:“政府把我们组织起来,搞了个江家菜地,吸引城里人来租地种菜,我们当‘老师’,也帮着管理。我家3亩多菜地,有34户城里人来租。以前我种菜,一年总共就万把块钱收入,这下子撇脱了,不再起早摸黑卖菜,租金就有两万元!”

  村委会主任邹昌军说,动员打造江家菜地的时候,不少村民不相信城里人愿意来种菜:“他们当真耍不来嗦?!”各级干部耐心宣传,还组织他们到红砂村参观。现在,大家都信了。冯大爷提起这事儿就兴奋:“城里人真的要来租菜地,周末大人娃娃一家人都来,种菜种得欢喜得很……”

  故事2

  烂泥沟变成“西瓜大地”

  传统农业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应对不了千变万化的市场,也无法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引进业主进行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的有效途径。

  双流县金桥镇有个临近县域边界的村,叫烂泥村。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有个地势低洼的地方,叫做烂泥沟,田里尽是“烂泡”,早年侯县长来视察,下田体验,大半个身子都陷下去了。烂泥沟田里打出来的谷子,晒干了都是黑的。

  在村社调整中,烂泥村现在已经与昆山村合并成为新的昆山村了。而昔日的烂泥沟,变成了一大片西瓜种植基地,村民们给它取的名字是“西瓜大地”。这是来自浙江温岭的一位业主投资搞的,总共380亩。

  村民周玉芳、张淑容分别租了4亩、3亩地给“西瓜大地”,每亩一年的租金是760元。他们还在“西瓜大地”务工,每天工钱15元,“现在天气热,我们一早就去上班,上午10来点钟就收工了,回去弄家里的事,给放学回来的娃娃做饭。”

  村委会主任胡永平说,40岁以上的村民最适合给业主们打工,因为年龄大了外出找不到工作,现在就地打工挣钱,还照顾了家里。

  金桥镇党委副书记刘松介绍:该村瞄准城市餐桌,集中土地搞规模经营,已经引进16家业主,投资3000多万元,成片种植无公害农产品2000多亩,6月份还与欧洲最大的种苗公司——法国威迈签下了300万欧元的大单。像周玉芳、张淑容那样给业主打工的村民,已有300多人,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600多元。

  故事3

  6厘“小绺绺儿地”的“经济学”

  农村土地承包时,是通过抓阄、好坏兼搭来实施的,这在客观上造成土地零星分散,不可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因此,应当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加快土地优化重组和流转,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6月26日,双流县东山深丘腹心地带的煎茶镇老龙村9社村民银永清,领着记者在他们社的坡坡坎坎上转。

  “这块地,面积6厘,是土地‘下放’时我家分到的最小的一块。”银永清从1米多高的坎上跳到那块地上,对记者说,他家3口人,分了36块地,面积最大的6分,最小的就是这块,6厘。他把这块地叫做“小绺绺儿地”,比如要去这块地干活的时候,就对老婆说“我去‘小绺绺儿地’了”。

  “社里还有分得更小的地。”银永清说,“刘泽成家6口人,12亩承包地,分成46块,最小那块栽不下3根树。还有人的地连一根树都栽不下。”

  现在,老龙村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对承包地进行了重组,成片种植果树。

  银永清站在“小绺绺儿地”里,津津有味地讲起这块地的“经济学”:“以前我在上面种稻子,抽水、耕地、插秧、除草不说,单是收割就要爬坡上坎搬抬打谷机,花上半天时间,产量就30公斤,价值30元。社里搞承包地重组,各家的地按肥瘦好坏‘打价’折合,一家的地调成一整片。现在这周围一大片,都是我种的承包地了,全部种了梨树,统一管理。原先这块‘小绺绺儿地’里的这6棵丰水梨,今年结的梨子起码要卖360元,干活比以前轻松得多,方便得多。”

  故事4

  从“你懂个啥”到“整了晌午没有”

  远郊农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何以作为?蒲江县复兴乡的探索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实施土地整理,不仅支持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保证占补平衡,而且与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农民集中居住紧密结合,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万书记,整了晌午(午饭)没有?”

  “还没有。刘大爷,您呢?”

  6月25日近午,复兴乡党委副书记万怀福陪记者来到新竣工的柳溪小区,刚搬到这里来集中居住的村民刘志轩大爷等人一见他,就走过来亲热地招呼。

  而在以往,干群关系并不一定都这样融洽。

  乡干部们回忆说,前几年曾经有位分管农业的乡领导下乡动员农民防治稻瘟病,没想到村民们不理睬,继续打麻将,还撂了一句:“你懂个啥?!”

  “复兴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发展比较缓慢。发展不够,没为老百姓改善生活做出贡献,老百姓对干部的认同度、信任感就要打折扣。”提起往事,乡干部们不无感慨。

  刘志轩一家以前住的是10来间东一块西一块、草屋瓦屋夹杂的泥墙房子。土地整理中,这些破旧房拆了,宅基地整理成耕地,搬进了现在楼上楼下共210平方米的新居。他家承包的土地,除平坝里的田继续种水稻外,山上的地都出租给了因土地整理引来的农业大项目——投资1.2亿美元的新西兰猕猴桃生产加工基地。这个项目将吸纳1500人就业,村民们不愁“没得事干”了。

  当万怀福和记者一行来到另一个农民聚居点彭河小区时,被彭河村2社搬来的村民赵玉英热情地迎进屋内,又是倒茶,又是切西瓜。赵玉英说,以前住的房子在山上,离这里有将近两公里,虽然面积比现在大,但出门路不好,而且房子再大也产生不了效益,不像现在可以搞商业经营,何况小区干干净净,以前房前屋后乱糟糟、臭熏熏的,环境哪能跟这儿相比?

  “要保证小区环境好,就不能再在住房里搞养殖业。”万怀福告诉记者,在农民小区附近规划建设了两个集中养殖场供村民饲养禽畜,共3200平方米,有180眼猪圈,每圈可喂30头猪。记者在柳溪小区附近的养殖场看到,那里有排污、储粪设施和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就输送进农民小区作为生活能源。

  重大部署简释

  “六句话”

  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要求。

  农村“三大重点工程”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集中”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这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办法,也是要实现的目标,还是检验推进质量和水平的标准。“三个集中”是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必须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统筹推进。

  “五个意识”

  始终强化规划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土地集约利用意识、市场化配置资源意识、历史文化保护意识,不留历史遗憾。

  亮点集纳

  “三个集中”

  双流县在试点中创造的推进模式。已在全市推行。

  “五朵金花”

  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的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篱菊园。这是城郊接合地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亮点。

  蒲江县复兴乡以土地整理为契机推进产业集中和农民居住集中

  创造了远郊农村在相对较差的条件下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跟上城乡一体化节奏,向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现代农民转变的范例。

  “三同步”

  武侯区探索的“企业改制与分流人员培训再就业同步、土地征用与农民培训就业同步、项目引进与扩大就业同步”。该区在引进世界500强商贸企业世百达的谈判过程中,就谈好了招工、档案管理等代理服务项目,开业后将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

  青蒲结对

  处于一圈层(中心城区)的青羊区,与三圈层(远郊)的蒲江县“结对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重点在就业、产业、招商、资源、干部、人口、社区等7个方面互动对流。此举打破了行政界限,实现空间跨越,是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积极尝试。

  大邑“三换”

  地处远郊的大邑县以“资源换资金、政策换资金、市场换资金”破解了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资金瓶颈难题。

  “蛟龙模式”

  青羊区巧用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建成的蛟龙工业港,在全省开民营企业投资开发工业集中发展区先河,而且成为工业集约用地的范例:1个项目平均占地仅8亩,2004年投入产出比达1∶5.63。

  “三分”政策

  新津县为了促进工业集中发展,同时充分调动各方的招商积极性,创造性地对异地落户集中发展区的项目实行“招商乡镇与园区按8?押2的比例分配招商引资任务数、项目税收、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考核指标”的政策。目前大多数区(市)县都借鉴实施这种政策。

  蜀星花园

  位于双流县文星镇,是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建成的首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1300多户,过去只安置得下100人的地现在可以安置430人,节约用地3/4以上。依托高教高科园区,解决居民就业、创业问题。

  记者观察

  营构城乡的现代和谐美

  “这是一座被水滋养着的城市。”张艺谋执导的成都形象片这样说。

  得都江堰这个“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文学家余秋雨语)之利,两千年来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物阜民丰。优美的画卷,随古堰清流,迤逦古今。那是古代农业文明社会的和谐美。

  走过3000年文明演进的岁月,跨入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成都,如何在12390平方公里的城乡幅员上,营构现代的和谐美?成都的选择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构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何以如此选择?

  成都的一个基本市情是大城市带大郊区,全国比较普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在这里比较典型。农村购买力不足不仅制约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影响城市经济的消费需求后劲。

  成都19个区(市)县中,14个属农业区(市)县,人均耕地仅0.83亩。有人说,如果按传统的农耕方式,哪怕种金子,农民也不可能致富。这也正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难以实现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

  成都又以5个中心城区为“圆点”,呈放射状发展,形成特定的经济圈层:中心城区及卫星城区面积3681平方公里,人口580多万,城市化率超过52%,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市的73%;远郊区面积8600多平方公里,人口540多万,城市化率仅17%,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27%左右。

  有人说,如果把一个美人的五官拆了来看,没一处是美的;其之所以美,在于各部分搭配协调,大小、高低、疏密、错落恰到好处,是和谐产生了美。与此同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关系,是不和谐的,我们必须让这对关系和谐起来。

  国际上有观察家预言:21世纪世界最大的一个奇迹,将是中国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则是城市化发展的最高境界。

  而成都,目前正面临着城乡由“二元”走向“一体”的重大历史机遇。成都市决策层的这个判断,是基于成都的实际得出的。成都的“实际”,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制约因素。成都作为西部特大城市,与区位条件优越并以先发优势走在前列的东部发达城市相比,承受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地处长江上游流域和“天府之国”腹地,承担着保护环境、构筑生态屏障、保护基本农田的重大责任,发展经济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十分突出。这就必须选择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是条件因素。经济发展的规律显示:一个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后,即处于一个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的发展曲线和工业化的发展曲线99%以上是正相关,基本一致。成都经过长期奋斗,形成了在西部地区较好的基础条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左右,城市化率接近40%,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明普及率快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城市的带动,经济增长90%来自非农产业,初步具备了统筹城乡发展、“反哺”农村的条件;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也需要农民由低收入、低消费群体转变为较高收入的消费群体,从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基于诸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成都市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两年来,成都市决策层在“推进”进程中陆续提出了一系列实施部署,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比如“六句话”,就完整地体现了“推进”的基本要求:可以有效发挥大城市对大郊区、重点城镇对一般地区的辐射、吸纳、带动作用(第一句“以中心城区、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可以有效扼制盲目发展、无序竞争,不留历史遗憾(第二句“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可以打造动力强大的“发动机”,增强持续发展的后劲(第三句“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发动机”加油,使城乡各类资源互动互促,配置到最能实现效益的地方(第四句“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可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政策障碍,建立新型城乡管理体制(第五句“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最终让农民的生产、生活、居住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和与城市逐步同等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民”也由身份界定转变为职业界定(第六句“以农民身份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2002—2004年,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5%,高出成都市和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期增长率7.8%和7.7%,其中2004年更是增长了11.4%,增幅超过本市城镇居民3.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2.64缩小至1∶2.55。这几个数字,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成都城乡的现代和谐美,越来越靓丽。

  本报记者高纪开张全能王若冰张鸣(来源:成都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