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际观察:苏丹踏上和平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16:18 新华网

  新华网喀土穆7月9日电(记者邵杰)苏丹民族团结政府领导人9日在喀土穆宣誓就职。除上届政府总统巴希尔和副总统塔哈分别就任总统和第二副总统外,曾经在苏丹南部地区从事反政府武装活动近22年的苏丹人民解放运动领导人加朗就任第一副总统。加朗在致辞时说:“今天我出现在这里,表明战争已经结束,和平终于来临。”这表明,苏丹开始踏上和平之路。

  内战带来严重创伤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撒哈拉沙漠边缘,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种族矛盾、宗教矛盾由来已久,错综复杂。

  1956年1月1日,苏丹宣布独立。就在独立前夕,苏丹第一次北南内战爆发。1972年3月,苏丹政府与南方代表签订了有关南方实行自治的协议,第一次内战结束。1983年,南方一些军人在加朗领导下,以反对政府决定在全国实施伊斯兰法为由发动兵变,第二次北南内战爆发。

  苏丹内战是非洲大陆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之一,迄今已造成200多万人丧生,400多万人流离失所。长期的武装冲突和政治动乱使苏丹经济遭受沉重打击,该国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和平来之不易

  “救国政府兑现了诺言”,这条标语最近几天出现在喀土穆大街小巷的醒目位置。救国政府指的是巴希尔领导下的政府。该政府1989年6月上台后,立即把解决南方问题作为其首要任务。

  长期担任苏丹政府和谈代表团团长的副总统塔哈在9日举行的就职典礼上致辞时说,北南双方开始举行和谈时,内战正酣,双方内部的强硬势力都在为捍卫自己的权利而进行殊死搏斗。即使在和谈开始之后,边谈边打的状况也持续了数年。他说,“和平来之不易”,这也是双方以及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和非盟的斡旋下,苏丹政府和苏丹人民解放运动于2002年7月20日在内罗毕就南方实行民族自决、确定宗教和国家关系及维护国家统一等重要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了和平协议。同月27日,巴希尔总统同加朗在坎帕拉举行了首次直接会谈。之后,双方就过渡时期政治、经济和军事安排以及北南分界线划分等问题陆续达成6个协议。去年12月31日,双方签署和平协议的最后两个文件,这标志着和谈成功结束。今年1月9日,巴希尔和加朗在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必须在半年内完成过渡时期宪法的起草工作,为开始执行和平协议做准备。7月9日,国家进入为期6年的过渡时期。为协助双方落实和平协议,联合国安理会今年3月通过第1590号决议,决定在苏丹南部部署联合国维和部队,这支部队由1万名军事人员和715名民事警察组成。从5月初开始,联合国部队成员陆续抵达苏丹,开始执行维和任务。

  民族和解仍需推进

  巴希尔在就职典礼上致辞时说,在经历50多年内战蹂躏之后,苏丹人民现在必须摈弃仇恨,弥合创伤,团结起来共同前进。民族团结政府将认真执行和平协议,使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加朗呼吁苏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宗教以及有不同政治见解的公民化干戈为玉帛,通过对话而不是武力解决分歧。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苏丹民族和解进程尚未完成。“在实现北南和平之后,只有苏丹西部和东部地区也实现了和平,和平进程才能取得完美结局。”他说,民族团结政府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致力于结束西部和东部地区冲突,使所有国民都能够享受到和平、民主和繁荣。

  西部达尔富尔地区是苏丹另一个战乱地区。2003年2月,当地居民组成的“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平等运动”两支武装,展开反政府活动,并要求实行地区自治。初步估计,达尔富尔冲突迄今已造成1万多人死亡,大约100万人流离失所。

  在非盟调解下,苏丹政府同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代表于2004年4月1日开始举行和谈,达成停火协议。此后经过数轮谈判,双方于今年7月6日签署了关于结束冲突、实现和平的“原则宣言”,并同意今年8月24日再次举行和谈。

  目前,苏丹东部的小股部落武装仍在开展反政府性质的破坏活动,对当地局势稳定构成威胁,但尚未演变成军事冲突。苏丹东部有该国唯一的出海口,对苏丹经济发展极其重要。苏丹政府已经采取一些措施以平息当地局势。

  分析人士认为,苏丹北南达成和平协议,民族团结政府建立,是苏丹和平进程的良好开局。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苏丹的全面和平与稳定将会越来越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