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热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01:51 人民网-华东新闻

  商务部规定,“从7月1日开始,全国酒类经营者不准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类商品。”不少人担心,这又将是一个难以实施的“观赏性”法规

  怎样维护法规尊严

  曹玲娟

  此类动机良好、用心良苦的行政管理规定与法律法规,近来时有出台。比如不要在户外晾晒衣服、学校要给学生减负、不准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都反映了制订者对公共利益的维护,都旨在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可惜的是,这样的法规,在现实社会中往往难以执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就曾直言,我国立法多年来早已进入“快车道”,而执法囿于体制缺陷及执法水平滞后,仍在“慢车道”行进。法治建设本来就面临着立法与执法的鸿沟问题,更何况,从此“禁售”规定面临的实际情况来看,出售酒类的地点如此之多,监管面如此之大,要将其贯彻下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难怪本次出台的“禁售”规定对如何监管也是语焉不详。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国明曾多次呼吁,一些号召性的,难以在现实当中执行的法规,出发点可能很好,所以人们会觉得多些无妨,但事实上,这样的法规多了,会直接损害法规的尊严和神圣,得不偿失。因此,立法要尽量避免成为“观赏性”的法规。对此,笔者深表赞同。

  在河北南和县闫里乡宋台村,群众称呼村干部一般不喊职务,而叫师傅。村民说:“如今村干部都有一技之长,能带领群众一起致富。俺常向他们问些技术或市场信息,称他们师傅,更亲切”

  欣闻村官成“师傅”

  张维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就看村干部”。村官能不能带领一地的村民脱贫致富,不仅要看他有没有一心为民的思想觉悟,还要看他有没有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业务技术和致富本领。农民是最实在的,亲切地称呼村干部为“师傅”,充分体现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和依赖。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我们更加需要干群之间这样的和谐氛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因此,各地村干部掌握脱贫致富本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意义。作为村干部,只有甘当农村群众脱贫致富中的“领头羊”,帮助农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那么,农民群众才会打心眼里尊称村干部为“师傅”。

  《华东新闻》 (2005年07月11日 第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