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把“协调发展”当作一种常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02:14 人民网-华南新闻

  7月初,广东超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过后,记者沿京珠高速公路直驱中山市,没有看到洪水的痕迹,看到的是一种常态:公园一般的绿地,漂亮的建筑和井然有序的交通。市委的同志介绍说,中山市正在备考“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这是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城市综合类评比的最高荣誉,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唯一参评的地级市,中山市以其经济社会多项软硬件指标“全能”的姿态,脱颖而出。

  “发展文明,非仅关乎财富一方”

  这是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并负谋人民之幸福与安全。”其意明确,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要协调。

  中山先生的伟人风范,潜移默化地浸润着这片土地。时隔百年后的今天,中山市早已今非昔比了,这个城市现在有一种“尖子生”的味道,骨子里透露出自信,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家级大考,90%以上的市民表示问题不大。当然,中山人是有底气的,因为他们实际上已经准备了好久,这是他们的长项。

  孙中山先生“发展文明”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山人的思维方式,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山市一直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进而总是能够“稳步走,不停步”地“协调”着自己发展的步伐。

  在“关乎财富”方面:中山市有足够的“硬件”,他们在中国200个大中城市中综合实力排第15位,人均GDP突破了5000美元;工业发展很快,增幅连续多年居珠江三角洲城市首位,而且产业聚集度排全国第二位。一个曾经经济落后的“边陲小镇”,现在成为富庶的珠江三角洲的排头兵。

  在关乎“人民之幸福与安全”方面:中山市更是尤为出色,能够代表广东省唯一地级市参加角逐全国文明城市“冠军”,这本身说明许多问题。中山是那种准备得很认真的“考生”,由于基础好,早在10年前就被广东省列为创建文明城市先行点,最近几年,他们其实在不断地参加各种层次的“考试”,而且每一次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市政府的办公室里,早就挂满了一大堆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荣誉称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及“联合国人居奖”等总共20多项。可以说,中山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上代表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平。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中山市的发展过程浓缩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20年,主要解决的是物质问题,现在这里已经是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但是,经济发展说到底是一种手段,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中山人对此的认识尤为到位,这个城市有着浓厚的“民本思想”。

  作为城市的最高领导,市委书记崔国潮既是一个实干家,又有相当深厚的理论功底。在由他担任课题负责人的《中山市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中有一段话给人印象颇深:发展的目的是人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崔国潮解释说,从发达国家及我国部分富裕阶层的情况来看,人们在追求尊重阶段是容易误入歧途的。期间,大量的财富和精力被用在对于身心健康、人际和谐、自然环境无益、甚至有害的用途上去,个人的发展轨迹也由此而严重地偏离了以全面发展为内涵的自我实现的大目标。因此,必须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山市的人均GDP早已远远超过了国家平均水平,这个城市正像他们的市委书记所说,进入了“追求尊重的阶段”,城市建设漂亮的程度堪称经典,凡是能够做到的他们都做了,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体育馆,歌剧院……但这些都是现象,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东西。在中山市采访,记者感受到他们的一些做法内涵深刻。比如,就业难的问题被普遍认为是“社会问题”,但在中山就不是“社会问题”,而只是“人的发展”中的一环。中山人把失业和就业都视为一种正常的过程,政府的职责是为这个过程营造良性运转的机制。用崔国潮的话说,“解决就业不是目的,我们鼓励创业”。很明显,中山人是满意的,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许多传统观念的束缚,如鱼得水般享受着政府为之制定的相关制度和创业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很多意想不到的利益。眼下1/3的中山人已经当上老板,这个数字还在攀升。它说明一个根本的道理: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是带动整个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根本环节。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事业时,也就有了最大的一个希望;当一个社会能够为绝大多数人提供“希望”时,就会形成好的“社会心情”和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如此也就会善待自然,邻里互助,拥有了最根本的和谐。

  中山人将“博爱”这个词列为精神之首,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其实也是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忧患,又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专家们把人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生存阶段———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目前,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致上处于第二个阶段的中后期,需要积极为进入第三阶段作准备,为此,中山市“未雨绸缪”,已在尝试破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得到了总书记的鼓励。

  2004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中山视察,当总书记听到中山市正在努力构建“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现代城市时,非常高兴地鼓励说:“提得好!”并满怀期望地要求中山破解这一世界难题。

  中山市将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切入口放在“两个适宜”上,说白了就是解决“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的问题。这无疑是一个拷问良心和事关人类繁衍的大问题。对于中山市而言,现实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避免所谓“拉美现象”。崔国潮说,拉美国家上世纪80年代出现发展乏力甚至倒退现象,其原因不仅包括政治文明缺失、社会分配不公等因素,还包括这些国家在资源消耗型增长阶段忽视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无法支撑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的持续发展。中山市必须引以为戒。

  如今,珠江三角洲城市普遍达到了“拉美阶段”,传统工业产品开始过剩,面临巨大的人口和土地资源诸方面的压力。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山市领导们长期来一直在考虑并将其放在首位的一个问题。让人欣慰的是,中山人的手中还有好牌,因为早在20年前,他们就请专业规划设计机构制作了一份建设蓝图,坚持严格按照蓝图实施建设。比如,当一些地方还在高调“招商引资”的时候,中山市已明确“不再引进重污染项目”,他们的口号是“招商选资”。如今,中山拥有全省数一数二的城市生态公园———紫马岭公园;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9.76平方米,并实施了“一区三线”森林改造等大批环保工程……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4年,中山市以占广东全省1%的国土面积和1.78%的户籍人口,创造了全省近4%的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幅18.7%;同时,中山市空气质量365天达到优和良,98.04%的市民明确表示要为创建文明城市出一份力,在这个城市,“协调发展”已经形成共识,成了一种常态。

  《华南新闻》 (2005年07月11日 第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