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朱明德的生活感悟与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05:15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殷泓
朱明德的生活感悟与画(图)
朱明德,生于河南商丘,就学河南洛阳。在新疆军区通讯团当兵十二年,后在北京门头沟区委工作八年,曾任区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区政协主席。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6月10日,《朱明德生活感悟画展》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画展的规模并不大,却吸引了京城众多名家前来观看。何为生活感悟画?并非绘画科班出身的北京市社科院院长朱明德,何以要办这么一个画展

  天安门旁太庙西配殿里,慕名而来的人纷至沓来。开始还不以为然的参观者们,在看完整个画展后,无不被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而折服。最让他们惊羡的是,作者用笔墨画这一中国最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记录和表达的生活真善美,表达对生活的无限感悟,竟如此生动传意,妙笔生情。作者画风朴实,但意味深长;线条简单,却充满生气。看着这一幅幅看似简单却寓意非凡的画作,很难想象得到是出自一位生活和工作在社科界的院长之手。北京艺术研究所艺术评论家吕厚龙对朱明德其人其画如是评说担任社科院院长的朱明德,在领着一帮子北京社科专家学者问道不息的同时,还在闲暇之余创作绘画,一不小心还成了画家。他这个画家不是附庸风雅的那种,也不是靠着“官名儿”愣给自己提价码的那种。他画的是生活感受很透明很清净的警世格言。

  朱明德的生活感悟画大部分都是以鱼为创作原型,这与他在水产局十三年的工作经历密不可分。这十三年里,他养鱼、看鱼、卖鱼,将鱼作为最亲密的伙伴。对鱼,他有一种精细的观察和特殊的感情。他的画,画的是鱼,说的却是人的事。如《交通问题》,画的是群鱼乱游,说的却是生活中的交通拥堵问题;如《哇我们的处境》画的是污水中绝望的鱼,说的却是我们的环境问题……这些以鱼为载体的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各种各样的感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总是为有所感而作,有所思而写的。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无论文以载道说或聊以写意气,都并不意味着简单的为艺术而艺术。明德的画就是借笔墨线条抒发己之所感所思。与其说是为技艺、为技法,不如说是依仁游艺,寄情于画,用另一种形式和另一种载体去书写胸中意趣,表达生活之理。”研究员、青年美学家李建盛看完朱明德的画作后,感慨不已。

  这就是朱明德的生活感悟画的魅力所在。画给观众的感受亲切、易懂,能引起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在一幅名叫《放长线钓大鱼》的画里,钓鱼者明明坐在船上,却还要在船上搭起高高的梯子,用很长很长的线来钓鱼。作者在画旁写道“别笑他傻,有时我们主观愿望和实践的距离不也是这样子吗”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不禁莞尔,之后便陷入沉思中。这样的画还有很多,看着这些画,观者无不感叹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感叹作者以此形式来表达生活感悟的奇思。

  从朱明德的经历中,似乎看不到任何与绘画、艺术有关的东西。面对记者的疑惑,朱明德略带自豪地说,绘画是伴随其一生的兴趣。早在1973年,他还在新疆当兵的时候就开始用笔和本子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与别人不同的是,朱明德不是用文字来记录,而是用画来记录,用简单线条的速写画来记录。一开始,画速写是他学习文化知识的载体,可后来养成习惯的他喜欢上了这种记录生活的方式,一画就是30多年。

  担任北京社科院院长之初,朱明德曾一度对是否坚持这一爱好犹豫过。但是后来他想,把画画这一爱好与生活哲理的领悟和记录相结合,既是文化艺术修养的积累,更是自己人生成长的宝贵财富。想通后,朱明德便很释然地一如既往地利用空余时间来创作、来记录。

  在不断的积累当中,朱明德颇感意外地发现,这个小小的爱好却让他在工作中受益无穷。深厚的艺术修养,让他更能与社科工作者,乃至艺术家们沟通、交流;长期积累的生活感悟,让他对生活、对工作都更加释然。社科院院长的工作性质,需要朱明德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广泛接触,他的生活感悟画成为他与人们进行沟通的最快捷、最融洽的方式。而相应地,与成堆的知识分子们亲密的接触,使他得以顺利地展开工作。

  “艺术修养就像一把开启人生大门的钥匙,我的人生与我的这个爱好紧密相关,它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起到了指引作用。”目前,北京社科院在朱明德的带领下,正积极促进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他们组织的《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的研讨成果,为北京“十一五”计划提供了决策参考;去年就北京城区角落问题,他与学者们深入北京八个城区调查研究,向有关部门提供的翔实的调研报告,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针对2008年奥运会,提出北京旅游产业准备问题,围绕北京准备如何面对即将遽增的国外旅游者、北京准备如何面对大幅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北京准备如何面对巨大就业机会和形象效应、北京准备如何面对特色旅游、北京准备如何面对无限商机及巨大挑战等诸多问题,整理出颇具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