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升格”前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09:40 人民网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没有举行庆祝会、招待会,没有宴请宾客、送纪念品。当时不搞形式、不讲排场的社会风气,比现在好多了。

  按照现在的说法,报纸是“升格”了。工作人员夙愿得偿,自然兴奋。但兴奋之后思考,多少有些苦涩:我们编印的报纸,称得上党中央机关报吗?我们的政治、理论,知识水

平,算得上中央党报的工作人员吗?我是编委成员之一,同编辑部人员生活、工作在一起,业余时间经常议论这个问题。有此思想压力颇有好处,促使人们政治上谨慎,工作中发愤,但看得过重,以致过于拘谨,不敢创新,又成为一个缺点。

  《人民日报》从地方性到全国性,是逐步转变的。从1949年3月移住北平,就开始了这个转变。作为中央局机关报,这个队伍不算弱,有充实、加强成为中央机关报的基础。全国胜利在即,中央到了日后的首都,要讲的话很多,需要一个机关报。对此,《人民日报》职工看得清楚,开始尽力承担中央机关报的某些任务。例如言论,在8月以前,凡遇国内外重要问题,除中央直接发言外,多数通过新华社评论发言,少部分已由《人民日报》说话。《人民日报》成为中央机关报后,有段时间还是两家发表评论。直到9月下旬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有重要评论都由《人民日报》承担。新华社为国家通讯社,《人民日报》为党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完全明朗。

  8月1日2日,《人民日报》在“报眼”连续登载“本报启事”,内称:“本报8月1日改出一张半,内容包括国内要闻、解放区新闻、北平新闻、国际新闻、专刊、综合副刊等”。这是报纸“升格”的非正式声明,但当时似乎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当然,内行人明白:一个地区性报纸,当时不会这么重视其他解放区的新闻,不会这么重视国际新闻;内容这样广泛,乃是全国性报纸的“架势”。

  从8月1日开始,报纸版面安排有大变化:一张对开四版的报纸,加了一张四开四版的报纸。前者的版面安排是:一版国内外要闻(顺便说一句:当时《人民日报》相当重视国际新闻,总在一版给予远比现在为多的篇幅),二版是国内新闻和“经济新闻”专栏,三版是国际新闻,四版是各种专刊。后者的版面安排是:一版有《北平新闻》的报头,并注明由《人民日报》社出版,可同《人民日报》一起订阅,也可以单独订阅,一版和二版是“北平新闻”,三版是“学习生活”,四版是“人民园地”——综合性副刊。前不久出版的中共北平市委机关报《北平解放报》于8月1日终刊,《人民日报》同日出版《北平新闻》,可以说担负了北平市委机关报的部分任务。这就是“本报启事”所说“一张半”的那个“半”。

  为时不久,发现这种形式对工作不利,北平市的宣传报道削弱了。于是再次变动,北平市委另行组建机关报,《人民日报》社出版的《北平新闻》于8月18日终刊,同日改出对开六版:一版为国内外要闻,二版为国内新闻,三版为国际新闻,四版为本市新闻和“经济新闻”专栏,五版为各种专刊,六版为“人民园地”。五版专刊有“苏联研究”、“经济”、“国际”、“卫生”、“农业生产”、“星期文艺”。专刊多为周刊,少数为双周刊,其间隙为综合文章版。像刘大年同志的《美国侵华史》,就是在综合版连载的。报纸内容变化更加显著。一张全国性党报,要充分报道全国各地动向,反映各中央局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人民日报》8月1日即转载《长江日报》《中南局机关报》社论《坚决消灭土匪》(土匪猖獗,当时是新解放区一大祸患。许多土匪就是残余蒋军,受蒋党指挥继续与人民为敌):“经济新闻”专栏刊载“沪皖物资交流频繁”、“东北特产大量销(香)港”等新闻。接着连续以新闻形式,报道《长江日报》号召“全区军民奋勇前进,消灭蒋(介石)白(崇禧)残匪”,《群众日报》《西北局机关报》号召“广泛发动群众,肃清暗藏蒋匪特务”,《解放日报》(华东局机关报)号召“紧急动员,战胜秋汛”,等等。

  “升格”为中央党报后,最大困难是人手不足,水平不高。8月初,《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也是《人民日报》通讯部)一起,包括北平解放前后北平市委输送的一批生力军,共有五百二十多人(编辑部、印刷厂、后勤部门合计),其中有些同志并不适合新闻工作。日本投降以后,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有的报社为了“改善干部的阶级成份”,“加强同实际工作联系”,调进一批出身好的地方干部,其中多为县的主要领导干部,担任编辑、记者,在当时是下了大决心的。这些同志带来农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地方工作经验,对报社宣传颇有帮助。但有些同志限于文化水平和新闻业务知识,担任编辑、记者等于弃长就短。报社进城后,环境、任务发生变化,急需大批懂政治有文化又乐于此道的新闻人才,两者的矛盾显得比在农村更加突出。应这些同志要求,考虑全局利益,报社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陆续输送一百多人到其他部门。许多同志在新岗位上承担重要工作,为党为人民作出远比在报社要大的贡献。报社人手于是更加紧张,许多同志加班加点,日夜苦干。所幸当时结婚者少,单身人多,没有家室儿女之劳;实行包干制,生活有保障,不必为柴米油盐操心;政治热情高,事业心很强,工作不讲价钱,这就保证了无牵无挂、心安理得的“无条件”贡献。直到全国撤销大行政区,各个中央局机关报有的终刊,有的转为省报,中央利用这个干部调动的机会,为《人民日报》充实了大批干部。关于这方面情况,我在《会师》一文中另作介绍。

  按照中央党报的要求,我看这个队伍的水平不够高,各大区人员来北京“会师”以前更加明显。胡乔木同志兼任报社社长,他在中央机关工作十分繁重,不能以主要力量参加报社工作。副社长张磐石、总编辑邓拓长期在白区和根据地从事党的宣传、新闻工作,经验丰富,此时也面临不少新鲜问题。我们这些参加编委、三十上下年纪的“老干部”以及比我们还年轻的编辑、记者,虽有若干在山沟办地方报、在城市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一旦面对中央党报的新任务、大局面,更是茫茫然,想有作为,苦少办法,经常互相开玩笑:“我们只有一个长处:拚体力。”写评论很吃力,安排版面,制作标题,常常“忘记向全国人民说话”,“忽视从政治考虑问题”,多次出纰漏,作检讨。所幸当时深知自己能力不强,尾巴夹得很紧,愿意学习,从不遮丑,错了就检讨,就改正。

  党报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一度削弱了。这是当时遇到的第二大困难。华北《人民日报》在农村和中小城市选定二千多通讯员,他们经常写稿和反映情况,有些还能承担委托采写任务,但报社进城后多数失去联系。报社同华北各省新华分社的联系也削弱了。报社不仅难以系统了解各地的情况,甚至一度出现从未有过的稿荒。吊在空中办报是不行的,编委会下了最大决心,宁肯内部工作更紧张些,也派出一批得力干部,有的到一些省市物色聘请特约通讯员,有的常驻各大区军政委员会或中央局,依靠当地党政机关组织重要报道。同时实行“订货”办法,同各大城市一些领导部门共同制定报道计划,他们供货,我们编发。大约一年以后,通讯员来稿多了,本报记者写稿多了,新华社发稿多了,缺稿的问题最终得到缓解。

  从平山移到北平,由地方报“升格”中央党报,接连两次转变,报纸宣传报道的范围、任务、对象,同敌人包围的农村根据地时代大不相同,理应静下心来,作一番全面深入的研究、探索:哪些优良传统要坚持、发展,哪些不适应当前情况的东西要扬弃、改革。现在看来,当时作得不够。一是工作忙,任务紧,成天匆匆,脑子静不下来;二是缺乏对继承和改革的清醒认识,加上某种惰性作祟,既感到力不胜任,又觉得还能应付,结果丧失了一次改革的机会。

  当然,新闻业务方面的改进还是有的。例如,过去安排版面,多以新闻地区或文字体裁为准,从11月起,改成一、四版国内国际时事,二版经济,三版文教,五版专刊,六版副刊。这种按照专业安排版面的思路,一直继续到现在,尽管中间几经改变,多次又复还了。编辑部组织,是按照新闻业务分工,还是按照专业分工?也是多次改变,最后证明还是按专业分工利多弊少。但类似变化,或说改进,并未涉及宣传思想、新闻体制等问题。这类更深层次的问题,当时有的还不可能提出来,有的虽然冒头了,我们没有认识或没有抓住,一拖几十年,把彻底研究解决的任务留到现在。

  摘自《李庄文集》

  作者:李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