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纪念郑和下西洋更应反思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09:50 大洋网-广州日报

  晏扬

  今天,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各地举办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会,也将于今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在距今600年前的15世纪初,郑和率领的庞大明朝船队七下西洋,远航至东南亚、印度

洋、红海以及非洲东海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我们有理由为这样的壮举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更有理由在600年后的今天,以各种形式隆重纪念这一伟大壮举,倡导“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让郑和谱写的航海史诗在新时期发出新的光芒。

  各种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郑和下西洋之壮举,来宣扬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以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以郑和遍访30多个国家而秋毫无犯的大国风度和友好,来宣扬世界和平,倡导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平等和尊重。这两个纪念主题都是必要的、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对郑和下西洋进行必要的反思,也许更为重要和有意义。

  郑和初次远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还早了近一百年,这说明我们早于西方人拥有了扬帆出海的能力,并且先于他们动身。可是,郑和七下西洋,却并没有给几千年的封建中国开启一条走向世界的通道,并没有引领封闭的中国走向开放。而在郑和下西洋四百多年后,西方列强的远洋船队像他们当年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发现了古老而没落的中国,于是他们像征服美洲大陆一样,试图征服这片东方新大陆,将其推入了半殖民的深渊。

  我并不是想说,郑和应该像哥伦布那样,将发现的新大陆变成殖民地,更不是遗憾于强大的明王朝没有向弱小国家实行霸权和掠夺,而是想表明,郑和七下西洋,本来是封建中国走向蓝色文明的一次历史机遇,可是这个机遇没有被抓住,这其中必有许多值得今人反思之处。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在当时更多的是抱着一种炫耀大明国威的心态去踏访其他弱小民族的,这种心态一方面使得郑和船队成为了友好使者,另方面又使得郑和七下西洋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微乎其微。郑和船队虽走出国门很远,却依然是唯我独尊、藐视一切,依然固步自封。因而,郑和下西洋没有使封建中国走向开放,更没有让封建中国变得更加强大。假如郑和下西洋能成为中国走向开放的历史转折点,那么中国后来也许就不会经受沦为半殖民地的伤痛。

  纪念郑和下西洋,就是回顾那段历史,而回顾历史的首要意义,不在于借此为几千年的中华内陆文明增添一抹虚幻的蔚蓝色彩,不应只是陶醉于过去的辉煌,而在于对那段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思,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且以古观今,以史为鉴。(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