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范春歌:重走郑和路的女记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09:52 贵州都市报

  2000年7月11日,也就是郑和下西洋595周年纪念日那天,《武汉晚报》的女记者范春歌在同月同日、同一地点———江苏太仓刘家港,循着当年郑和航海的路线出发,成为第一个重走郑和路的记者。今年1月,她撰写的《被遗忘的航行》一书也正式出版。2005年7月8日,记者与武汉的范春歌工作室取得联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范春歌现在北京,“范春歌重走郑和航线摄影展”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250幅精美图片展现了这条神奇航线上的文明遗踪和生活情态:生活在泰国清迈的郑和后裔,自称祖先来自中国的法茂人,印度科钦岛的中国渔网……这些

留有郑和足迹的照片,向人们讲述着“睦邻友好、科学航海”。范春歌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范春歌和她重走郑和路的故事。

  一身侠胆

  “重走郑和路”遇到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资金筹措艰难、签证办理手续的繁复、异国他乡语言交流的障碍、历史资料的严重缺乏、古代遗踪寻觅的艰难、只身海外的辛劳和孤独……范春歌也曾想过是不是放弃,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一身侠胆

  的范春歌整整两年独步“郑和路”。她穿过台湾海峡,采访从越南开始,经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最后抵达南非好望角。循着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范春歌的采访横跨印度洋的18个国家。她不仅发回了30余万字的新闻稿件和大量图片,其关于郑和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更是填补了史学界的资料空白,引起海内外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和海外华人的认同感。

  和平使者

  范春歌的首站是越南。在越南南部的归仁,她找到了郑和船队当年在海外登陆的第一个海滩。那时,这地方叫占国。1405年,浩荡的中国船队在归仁登陆,当时穷途没落的占国十分恐慌。郑和不但秋毫未犯,还赠与占国大批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随后,郑和船队从占国扬帆离去。庞大舰队在占国的登陆,极大震慑了不仅图谋占国还挑衅明王朝的安南,郑和外交智慧足见深邃。范春歌在东南亚的采访进展非常顺利。这里华人集中,与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华人南迁密不可分。但郑和在南洋的影响还是远远超出范春歌的预料。她在泰国寻找郑和遗迹时,华人把她带到金碧辉煌的三宝庙。范春歌震惊:华人把郑和塑成了高30多米的菩萨。

  探访法茂人

  范春歌非洲行程重点之一是寻访法茂人。1998年,一个美国记者追访郑和路来到肯尼亚一个叫帕泰的小岛,遇到自称祖上来自中国的法茂人。据说他们的祖先当年乘船到非洲,中途船遇难时他们从水里跑上岸,和大船队失去联系回不去了,就和当地土著通婚,然后代代繁衍。法茂人,葡萄牙语的意思就是“从大海中死里逃生的人”。范春歌看到法茂人村庄的那一瞬间真的感到非常亲切。村外一条小河绕着村子流淌,小河上有座小石桥,小石桥上牧童牵着老黄牛……景象就像中国江南的村庄!法茂人的肤色不像黑人那样全黑,带着棕色,但面部轮廓和中国人特别相像。范春歌离开帕泰岛时,法茂人把她送出很远。

  友谊万古流长

  范春歌在印度尼西亚纪念郑和的神庙里看见,庙内整整一排巨型蜡烛通宵点燃,每“根”蜡烛像水缸一样粗,有两米高,据说蜡烛可以连烧10个月。而在印度尼西亚,每年都有一天为“郑和纪念日”,当天人们高抬郑和的神像集会与游行。在非洲,范春歌还特意去了马六甲“郑和路”上的三保庙。庙内直径逾二米的号称马六甲历史最古老的大水井,就是郑和船队驻扎此地时为补充淡水而开掘,故称“三保井”。当地流传:喝了三保井的水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军,同时代任何欧洲国家都无法与之匹敌,但这支庞大的舰队并没有用于侵略扩张,而是用于传播友谊。范春歌说过,郑和为中国人书写的是友善,留下的是尊敬。范春歌认为,“重走郑和路”不是简单地寻访郑和,而是追思代表一个强盛国家的和平远航,以及关注海洋蔚蓝文明的崛起。 作者:姚曼张雅旑兰岚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