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纪念郑和 发现郑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0:23 新文化报

  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首届中国“航海日”有着更为特殊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恰逢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日。

  我们纪念郑和并非只为了纪念一个人,而是纪念郑和下西洋所代表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价值取向的精髓——和平发展。当然,在这漫长的600年间,有关郑和下西洋的种种谜团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无论是国内的郑和问题专家,还是海军

少将,以及重走郑和路的记者,甚至是海外的郑氏后裔,他们都因为郑和而兴奋着。虽然有些谜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郑和的航海壮举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看都远胜于西方的航海家们,而这已经足够了。郑和的壮举还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那就是“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让我们向郑和致敬,向海洋致敬。

  壮举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的先导者、西方的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可算得上是一种“发现”的话,那东方文明古国的郑和,就应该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开拓者、先导者。

  一下西洋 铲除海患

  1405年7月11日,奉成祖命,郑和偕王景弘率2.78万人第一次下西洋。

  沿途各国人民热情欢迎中国使者,纷纷派遣使节随中国宝船来华访问。在回航途中,船队于旧港遇到了海盗陈祖义的袭扰,郑和从容自若地指挥全体探险队员奋力回击,一举歼灭海盗,并活捉头领陈祖义,将其押解南京,斩首示众。首次用兵就为东南亚海域铲除了祸患。

  二下西洋 重走首航路线

  船队满载着象牙、胡椒、香料和药材,于永乐五年九月初二顺利回国。明成祖朱棣对此十分满意,并又下旨要他们再度下西洋。郑和船队于1407年第二次下西洋。这第二次探险,除了已到过的地方外,还到了真腊(今柬埔寨)、迄罗(今缅甸)、加异勒、柯枝、甘巴里、阿拔巴丹等地,于1409年正月又抵达古里,同年8月回国。

  三下西洋 打通印度南部航道

  1409年10月,郑和又奉旨第三次下西洋。船队到锡兰,不料,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垂涎郑和船队携带的财物,预谋陷害,幸亏郑和及早察觉,率领所有船只悄悄驶离锡兰国,才免遭不测。1411年5月6日,郑和船队平安返回祖国,将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押解南京皇宫,听候明成祖发落。后其被宽大处理,放回锡兰。郑和一行经过三次下西洋的远程探险,均至古里国,打通了中国与印度南部的海上航道,为日后更加遥远的海上航行积累了经验。

  四下西洋 新辟波斯湾路线

  郑和船队在完成了对古里的三次探险后,休整一年。1413年,郑和奉命第四次下西洋。这次航程比以往三次都远,除了东南亚各国外,还到了溜山等地。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是一个岛国,其间岛屿众多,海流复杂,船只路经此地,必须十分谨慎,一旦遭遇风暴,走偏了航向,就有触礁覆舟的危险。郑和的船队凭着多年航海经验摸索着通过了溜山,继续西航,直趋波斯湾的忽鲁漠斯。公元1415年,郑和一行偕一些外邦使节回到南京。这次忽鲁漠斯之行,他们首次越过印度以西来到波斯湾一带,新辟了中国至波斯湾的海上路线。

  五下西洋 抵达非洲东岸

  1417年冬,明朝天子再下圣旨,要求郑和船队第五次下西洋。郑和率队沿着前几次开辟的航道,先抵满刺加,然后将船队分成若干小分队,分头行动。有几支小分队沿途前往锡兰、古里、忽鲁漠斯诸国;郑和则亲率大部人马穿过马六甲海峡,经锡兰国,又往西挺进,准备横渡印度洋,直接去非洲。

  这是有史以来中国船队所做的第一次横渡印度洋的航海探险活动。这次远洋探险终于打通了中国与非洲东岸各国的海上航道,郑和也成为有史以来横贯印度洋、远航赤道非洲以南第一人,创下了世界远航史上的奇迹。

  六下西洋 护送十六国使臣

  1421年,郑和第六次出使,明成祖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船队的访问在亚洲、非洲沿海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激起这些国家对明朝的强烈向往。他们想看一看中国,想见一见明成祖。

  当时,渤泥和满剌加的国王和王后都到过中国南京,明成祖盛情接待了他们。东非的麻林国王哇顿亲自率众访问中国,不幸在福州病逝。另外,在1421年,有十六国使臣抵达南京。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主要使命就是护送忽鲁漠斯等十六国使臣返回自己的国家。

  七下西洋 麦加朝圣

  1431年,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再次出使西洋。这是最后一次航行,对郑和个人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船队穿过曼德海峡,沿红海北上,驶往他日夜向往的天方圣地麦加(今属沙特)。当郑和吻着那日思夜想的圣石时,不禁热泪盈眶,发出由衷的感叹。从少年时代立下的朝觐麦加的誓言,在此刻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答复,几十年藏于心底的梦,终于变成了现实。中国发现世界?争议

  生活在委内瑞拉海湾的伊拉帕人、马奎塔人祖先,就是现在的中国广东人?600年前,中国人的船队真的到过美洲、澳洲?美洲,澳洲,南极,是郑和发现了它们?一位英国老军官试图用他大胆的假设来证实这一惊人推断——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

  孟席斯的“中国发现说”

  早在2002年3月,英国海军退役老军官加文·孟席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首次发表了《郑和发现美洲》一文,此文一经发表,当即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我翻查研究了大量的地图和海图得出结论,郑和的一支船队到过美洲。上次我们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也展出一些中国古代科普类的图,最久远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北宋。通过两年多来对各种图的对比,我发现后来郑和对这两种图做了很多的改进。”在5月26日南京举行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研讨会上,孟席斯称。

  郑和是环游世界第一人?

  “1421年(永乐十九年),中国人首先发现美洲大陆,早于哥伦布70年;中国人发现澳洲,先于库克船长350年;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孟席斯的观点一经公开,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议论焦点马上由此前的“郑和所率船队最远到过哪儿”,转到了“谁是环游世界第一人”。

  郑和七下西洋是铁的事实,但他是否是环游世界的第一人——似乎是每一位关心郑和与航海事业的人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答案依旧是个谜。如果证据确凿,史料充足,那么真就如孟席斯在其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中所说的那样:一直书写着由西方人开辟航海通道的世界历史,要被改写成中国人的名字。

  尽管孟席斯在非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滩上发现了中国帆船的遗骸以及与中国相似的植物群、动物群等,但在没有任何直接的史实记录的情况下,单凭地图和海图就说郑和当年到过美洲、澳洲以及南极地区是很难具有说服力的。南京政治学院的陈显泗教授提出疑问:就算证明这个岛上的人是中国人,但又有什么依据能判定,这些中国人就是郑和时期的人,甚至是郑和船队的人?而郑和第二十世孙郑宽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中国坚持传统的“二位研究法”,而孟席斯则采用了不同于中国的研究方式,比如洋流、信风、航向,以及各种海图,并以此推断出郑和去了美洲。“理论上讲是说得过去的,但不要忘了,郑和当年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环球。所以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小心推敲。”

  如此看来,神秘的郑和七下西洋经历,依旧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为什么要纪念郑和意义

  不仅仅是中国,包括东南亚甚至南亚的一些国家都有纪念郑和的活动,郑和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今年的这个纪念活动,早在1998年就有人提出了,2001年中央书记处开会定了下来。”中国官方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领导小组筹备办公室学术顾问、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时平对记者说。

  纪念郑和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100年前,梁启超先生写了《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时平分析说:“纪念郑和,是从梁启超开始的,他是中国近代宣传郑和的第一人。”梁启超是想通过宣扬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惊醒国民意识,振兴中华民族。当时的郑和纪念突出的特征是“爱国”。

  和梁启超一样,孙中山也曾高度评价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对郑和的纪念,孙中山的重点放在国民的心理建设方面,目的是通过此举来增强国民的自信和自豪感。

  “他们对郑和的纪念开端非常好,因为这赋予了民族精神。在转型时期,在历史重大转折时期,纪念郑和都有不同的含义。”时平认为。

  据时平介绍,1985年,曾经有过比较隆重的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当时是为了打破开放之初思想僵化的局面。所以,那次纪念的时代特色是强调“开放”。

  作为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继承者,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5次提及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当时是中国面临扩大开放、加入WTO、和世界经济接轨、交流等时代特征。

  纪念郑和再次成为一个政治风向标,而这个风向标的指向从开放变为融入国际社会。纪念郑和再次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此时,郑和已经成为象征中国开放的图腾。

  中共十六大后,中国进入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治理时代,是否继续实行开放政策,是否继续融入国际社会,也成为海内外关注中国事务的人关心的话题。

  今年此次中国大规模高调纪念郑和的事迹已经表明了中国的未来政策走向。新一届领导集体多次强调中国和其他国家是一种“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本次纪念郑和下西洋的时代特色。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新闻编辑:曲兆佳)

  追问为何下西洋?

  关于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明史·郑和传》中记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仅是明成祖的个人主观动机,而不是惟一的目的,因为主观动机毕竟还是要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总的看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清除海上干扰(包括建文余部、海盗、倭寇以及其他阻力等),“通西南海道朝贡,宣德化而柔远人”,保证中国有一个和平环境,以达国泰民安的内政目标。主要的目的是要实现明初对外方针政策和多重的任务和使命,是要在东南亚及南亚建立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同时,大开海禁实行对外开放,同亚非各国开展贸易活动和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由明初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决定的,只有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会对其历史必然性得以正确理解。船队明太和殿不及宝船一半

  郑和大号宝船,故宫太和殿及达·伽马远航船对比

  明马欢撰《瀛涯胜览》一书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折合成现代尺度,有将近138米长,56米宽,有9桅12帆。其体态巍峨,既违背礼制,也超越了那个年代的造船条件,成为目前颇具争议的尺度。

  太和殿在明代称奉天殿,曾几经重修。殿高35.05米,宽63.96米,深37.20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其体量宏伟,造型诘重,具备了故宫主殿应有的崇高庄严的形象,但其长度尚不及郑和宝船的一半。

  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的船队由3艘船组成,最大排水量250吨,长31米,不足郑和宝船的1/4;1498年达伽马远航印度的船队有4艘船,最大载重120吨,长约25米,不足郑和宝船的1/5。相形之下,郑和大号宝船排水量数千吨,中号宝船也在千吨以上,当属世界第一。

  每次出行近3万人

  由于大号宝船体量巨大,甚至超过明故宫的太和殿,故学者认为其系御用宝船,只在南京水域航泊或做短途巡游,不出海。而郑和下西洋的主力船型为二千料和一千五百料海船。其船长约15丈~20丈(40米~60米左右),在下西洋航行中分别执行宝船、指挥船、战船和坐船等使命。其依据是1936年豫南京下关静海寺墙壁间发现的碑记。

  《天妃经》卷首图所显示的郑和下西洋船队雄姿和《武备志》“郑和海图”中记载的船型当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船型,但均不是九桅大号宝船,而是六桅二千料海船或更小的海船。按郑和船队每次出行2.7万人计,二千料海船每船为400人,平均50艘约载2万人,其他百余艘为较小型的八橹船,每船约50人,也需配6000~7000余人,则大体与2.78万人的历史记载相符。

  向海而兴 背海而衰

  如果没有闭关锁国,郑和的航海时代是否就不会没落?中国是否可以提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启示

  有人提出,如果没有实行“闭关锁国”,郑和的航海时代是否就不会没落呢?他是否有可能比哥伦布先发现新大陆呢?中国是否可以由此提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格局走向?

  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如果没有闭关锁国,当时的中国也不会实现地理大发现,因为“地平的大地观”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而麦哲伦、哥伦布这些西方探险家却已经接受了大地是球形的理念。此外,在研究郑和的学术界,也普遍认为这些假设都不能够成立,因为郑和所处的中国社会不具备这些条件。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马超群说:“中国当时的航海目的与西方不一样。中国当时是为了炫耀大国之威,睦邻友好,采取‘厚彼薄此’的贸易手段,严禁民间贸易,导致国库亏空。”

  可以说,作为当时的中国决策者来说,是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同时,中国当时实行的大陆政策,决定了防御的重心在于北方蒙古人,粮食运输主要靠运河系统,发达的自给自足经济也不需要更多的外来品。

  “而欧洲人则不同,他们正处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海远洋是为了到海外寻找资源和市场,这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一直推动着他们向海外拓展,从而真正打开世界市场。而‘重农抑商’的中国封建王朝是不会走到这一步的。”

  时光飞逝到500多年后,中国终于又打开了国门,并由此重振国力。这一次,中国人弥补了郑和时代“重政治、重文化、重道德而轻经济”的缺陷,大力发展国际贸易。

  20多年来,中国已经从不重视海洋的农业文明走向重视商业的工业文明,然而,人们也在担心,中国是否会走入另一个误区?

  如果说,郑和时代因为缺乏足够的经济动力,被西方甩在了历史的跑道上,那么,如今中国在拼命追赶西方经济的同时,不应重蹈覆辙、顾此失彼,还应该重视文化的力量、道德的“软力量”。

  如何避免悲剧重演,这应该是郑和航海600周年纪念的应有之意。假如郑和登陆法国猜想

  一篇名叫《西洋》的小说,3年前出版。这是迄今为止对郑和最奇特的纪念文章。

  作者设想的1421年与真实历史有着绝对的不同,那一年,郑和在法国加来登陆。十天后明军兵临巴黎城下。欧洲人集结了10万大军,要与郑和所率的2.5万兵力决一雌雄。12月20日清晨,巴黎战役开始。郑和已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几百门大炮一阵齐射,欧洲人密集死板的方队立时倒成了多米诺骨牌。战斗持续到黄昏,欧洲联军半数被歼(这使人想到电影《鸦片战争》中,大队大队的清军在洋枪洋炮前麦垛般倒下的场景)。

  更“精彩”的是取得了胜利的郑和并没有像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一样焚毁凡尔赛宫,但麻烦的事情出在巴黎战役结束的第二天。郑和率八千骑兵进入巴黎城,第一次看到了那些古希腊风格的雕塑,看到了波塞冬、阿波罗、雅典娜、阿佛洛狄忒……这些在明朝的土地上不可能被看到的男人女人健壮美丽的裸体被塑造得那么完美,这是西洋文化对中国远行者产生的第一次强烈震撼,这种震撼是深入灵魂的——对身为太监的郑和来说,他从来没有这样刻骨铭心地意识到自己的缺憾,自己的不完美。他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于是,他产生了回到祖国的念头。于是,在巴黎大捷后不久,明朝舰队就向西、向大西洋深处驶去。结果,一头撞上了美洲大陆……这成为了郑和的悲剧。他和同行者因为无法回国而抱头痛哭,死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上,但他们的后裔却创造了中国味的“纽约”。

  郑和大概不会想到,在他死后500多年,会出现这样的小说。这无疑是一个被妖魔化的郑和。按照正常的理解,郑和七下西洋,不是去打仗的,他是一位和平使者。我们也犯不着去渲染郑和的太监身份。但是,假想的历史毕竟出现了,假想也便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也带着我们走向未来,这是一种非理性化的危险预兆吗?在假想中,一个同样具有悲剧感的问题是:如果不因为郑和是太监,中国人就不会发现新大陆。

  在上世纪末,中科院等单位有一个“天地人生”研讨会,讨论一些边缘性的话题,其中有一个主题即是研究郑和是否会进入欧洲,以及进入欧洲后,世界会发生什么改变。研究结果认为,以郑和船队的实力,是极有可能的。但是,即便是他到了欧洲,也改变不了什么。在15世纪,一个传统农业文明的代表,与一个进行着文艺复兴、正在向现代技术文明迈进的欧洲的相遇,其最终结果,可能是互不理解。然而,这也只是设想,毕竟,郑和没有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正面相遇。郑和带去的大明荣光,仅播撒于亚非拉等当时的文明后发地区。这无疑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遗憾或者说是悬念。假如郑和有机会与生活于同一时代的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相遇,历史是否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而改变呢?

  15世纪~18世纪西方海上探险对比

  在郑和下西洋的时期,葡萄牙狂热的航海家亨利王子仍在为远航进行学习和准备。

  1487年8月,巴托罗缪·迪亚斯出发沿非洲西南海岸南行,却被风暴向西推入大西洋,使他无缘印度。1492年4月17日,用了7年时间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国王游说的哥伦布终于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资助。1492年10月28日到达古巴东北海岸后,哥伦布误认为这就是亚洲大陆,到1506年去世时也不知道他到达的是美洲。

  1497年7月8日,葡萄牙船长瓦斯科·达·伽马率4艘船和170人寻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航海家斐尔南·德·麦哲伦率领5艘帆船和265人出海航行,最终到达菲律宾。从16世纪开始,英国也开始了海上探险。本版稿件、图片综合新华社等印尼中爪哇首府三宝垄大觉寺内的“三保大人”麦哲伦的“特立尼达号”2002年5月15日9时,中国人民海军的战舰“青岛”号导弹驱逐舰(见上图)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扬帆远航,跨越五大洲,穿越三大洋,实现中国历代海军梦寐以求的环球航行之梦。释疑为何选郑和?

  郑和自幼聪颖过人,从少年时起长期跟随燕王朱棣的经历,使郑和具有别人无可替代的多方面才能。其一,郑和知兵法,有谋略,指挥得宜,勇敢善战;其二,郑和知识渊博,熟悉西洋各国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宗教习俗,通晓阿拉伯语言文字;其三,郑和有一定的航海和造船知识;其四,郑和是伊斯兰教徒,又是受了菩萨戒的佛门弟子,同时还崇信海神天妃,因此对沟通和建立各种信仰间的相互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五,郑和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外交才能。正是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使明永乐皇帝朱棣认为只有郑和才能胜任出使西洋的任务。人物关于郑和

  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保(宝)”,回族,云南昆明人,生于1371年,殁于1433年。

  1383年郑和被掳成为燕王朱棣家奴,后在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变中有功。朱棣夺取政权后,即任用为“内官监太监”,列入内迁高级官员,并赐姓“郑”。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

  郑和为何有后裔?

  郑和本身是名太监,但是,他的后裔多达七百人,主要散居在中国的云南及南京,也有小部分流落他乡。然而,太监怎么会有后裔?

  据郑和第二十世孙郑宽涛介绍,郑和晚年在南京任守备一职,将其在云南的长兄马文铭之子过继膝下,取名郑赐,以延续香火。后裔分两大支系玉溪东营之郑和后裔合影

  73岁的郑恩良是郑和的后裔。这个家族的荣耀始于600年之前,繁衍至今,到郑恩良这一代,已经是第十八代。郑恩良对于自己这个郑和后裔的身份,却隐藏了50多年。“上世纪40年代初的时候,我才上小学。”郑恩良用他那苍老的声音说,“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我是郑和的后人。在我们小孩子心里,郑和就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能跑得那么远。”

  云南晋宁县昆阳镇是郑和的故里,当时郑氏在云南晋宁是个大族。“底下人都要叫老爷的。”郑恩良说。

  随后而来的事情出乎郑恩良的意料。大概是1943年的时候,那时候郑恩良11岁,爷爷辈的老人告诉他,他们这个家族就是郑和的后裔。“当时大家都不晓得是第几代,后来我的爷爷郑天才在泰国清迈,帮助长辈打理生意,他告诉我们,他是郑和的第十六代孙。”郑天才的“长辈”即是郑和第十五代孙郑崇林。清朝末年,郑崇林离开云南玉溪老家,前往泰国清迈经商,后裔有三十多人。

  1995年,客居泰国的郑和后裔第十六代孙郑琴英到云南归宗认亲,郑恩良才正式对外承认自己为郑和后裔。郑氏后裔大抵分为两个支系,云南支系和南京支系,泰国支系则是云南支系的衍生。郑和后裔在玉溪亦有一部分,和晋宁的后裔来往颇为密切。

  在江苏省政协工作的郑伟,最近家里刚刚添了一个宝宝。郑伟笑着说:“这个孩子是郑和的第廿一代孙。”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2(新闻编辑:曲兆佳)(来源:新文化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