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郑和航海中国海洋文明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4:28 金羊网-新快报

  “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抚今追昔,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15世纪之初叶———明朝永乐年间,中国航海成就及海洋学各领域的成就达到了巅峰状态。以

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航海活动,标志着中国古代海洋文明进入了发展史上的“满潮期”。这个年代又是一道分水岭,中华民族海洋文明上升并达到极点。此后,便陡然滑向一个黑暗惨淡的低谷。一个给中华民族带来无穷灾难的退潮期的开始。历史向后人昭示,这一切都是因为郑和下西洋的终止,中国航海事业的终止。中华民族海洋文明在封建时代的高潮的结束,退潮期来得如此突然,直至现代仍令中国人难以置信。

  “无第二之郑和”因“雄主之野心”已适天朝大国封建时代海洋文明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呢?有人认为:下西洋耗资巨大,当时明王朝的国力已无法支持,这是明王朝废止这一航海活动的原因。也有人认为,这和加强对海寇的防范政策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废止远航活动是由于与北方瓦刺族之间矛盾加剧,瓦刺南侵,北疆不安全,明王朝自然无暇南顾,不得不放弃远航。还有学者援引反对远航的封建王朝中部分官员的看法,认为郑和航海经济上无所得,所以放弃。类似的说法很多,但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清末民初中国大思想家梁启超所评析郑和下西洋一针见血。他说:为什么“(西方)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呢,这并不是“郑君之罪”,而是由于中国“去海外的目的是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故其所成就者,亦适应于此希望而止。何也?其性质则然也。故郑和之所成就,在明成祖既已踌躇满志者,然则以后虽有无量数之郑和亦若是则已耳。”梁氏之论,虽未及唯物史观之水准,但其指出郑和航海之终止,应问咎于“雄主之野心”的论断。正是由于明朝晚期封建主义在政治与经济上顽固与没落,再加上此时西方因资本原始积累需要,不断从海上扩张的破坏,使中国航海业处于内外交困的致命境地,终于走向落后挨打的可悲结局。郑和下西洋被终止、明朝初年中国航海事业极大发展的节奏突然中断,只是一个表象,本质上封建统治阶级感受到航海者和其他工商业对封建政权的威胁。所以,郑和航海被禁止是必然的。它同时也说明,封建的生产关系已成为限制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虽然它尚未失去所有血色时还可以用高压手段压制生产力的发展,但它的末日已不远。海洋文明发展到了极限就此衰落,实属正常。

  航海史终结,民族落后挨打真正来讲,郑和下西洋只是使郑和一人光彩耀眼,世人将他与西方伟大的美洲地理发现者哥伦布相提并论。其实,许多忧国忧民的后来者却是为之哀伤与哭泣。历史告诉后人,到明王朝中期,航海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已超出了封建经济所承受、允许的限度,严重威胁到了封建政权的安危,改造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冲击着伦理道德观念。在明朝的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中,由于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封建主义就利用它掌握的强权把它扼杀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多么遗憾的一个时代!郑和航海结束于明朝宣德年间,中国古代航海史随着持续28年的明初下西洋之举的告终也写完了最后一笔。此后,中国航海史进入官方航海结束、民间航海被誉为压制的阶段。郑和航海以后,由于内忧外患,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官方的航海活动只剩下数年一度的册封琉球使的小规模航海,而在朝廷严厉压制打击下,民间以走私贸易为特征的航海活动则愈演愈烈,并加剧了政府的镇压活动。从此,在西太平洋至北印度洋一带海域,以中国人的航海活动为主的航海变成了以西方殖民者航海活动为主的航海。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曾是何等强盛的大国!但是随着历史的前进,中国封建生产关系的内部活力已衰落,力量已衰竭,封建时代的海洋文明已无法沿着原有的轨道继续前进,其衰退如潮水之退去,无可挽回。郑和下西洋,既是中国航海史上一个时代的终结,又是中国海洋文明从盛转衰的标志。以此为重大转折点,雄踞世界前列达17个世纪之久的中国古代海上力量衰退了,制海权丧失了,中华民族也渐渐陷于落后挨打的悲惨之境地。(栩/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