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正确认识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4:45 大众网-农村大众

  抗虫棉依靠本身对棉铃虫的有效抗杀作用,加之近年来棉铃虫发生偏轻,棉铃虫基本上没有造成明显为害和损失。但是,今年我省各地却普遍反映二代棉铃虫发生为害严重,有些农民和种子经营业户还因此得出了“抗虫棉不抗虫”的结论。为便于农民种好、管好抗虫棉,这里就有关抗虫棉抗虫性的一些知识作如下介绍和解释:

  1、抗虫棉的抗虫特性

  当前我国生产中种植的抗虫棉主要是转Bt基因抗虫棉,它是将苏云金杆菌(Bt)的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而培育出来的棉花品种。转Bt基因抗虫棉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能不断产生Bt杀虫蛋白,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取食抗虫棉后,其消化系统受到破坏而中毒死亡。抗虫棉本身的抗虫性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抗虫专一性: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红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抗性,对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烟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均无抗性。

  (2)棉花的不同发育时期抗性表现不同:在我国华北地区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表现为生育前期抗虫性强,中后期抗虫性弱。

  (3)棉花不同组织器官的抗性表现不同:在相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内,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器官对棉铃虫的抗虫性不同。嫩叶、嫩尖的抗性最强,稍大的叶片抗性次之,老叶片抗性差,棉铃的抗虫性最差。

  (4)抗虫活力随幼虫的龄期变大而降低:转Bt基因抗虫棉对不同龄期棉铃虫幼虫的致死活力不同,对3龄前的小幼虫的杀虫活力高于3龄后幼虫。

  (5)环境因素影响棉株的抗性活力。

  2、影响棉铃虫为害程度的几个因素

  抗虫棉不是“无虫棉”,棉铃虫在抗虫棉田也会发生为害,但对抗虫棉的为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棉铃虫发生程度:一代棉铃虫发生于麦田和其它寄主植物,二代棉铃虫则是在棉田发生。在二代棉铃虫发生较重的年份,即使是抗虫棉也会受害。

  (2)棉田用药情况:进入6月份,在二代棉铃虫发生的同时,其它害虫也会随之发生。如果这期间棉田及时用药,不但防治了靶标害虫,也兼治了棉铃虫。当然若专门防治棉铃虫,则会兼治其它害虫。

  (3)环境条件的影响:高温干旱的年份不利于毒蛋白的合成,毒蛋白含量降低后,抗虫棉的抗虫性下降,棉铃虫为害也会加重。

  (4)品种和种子纯度:尽管不同品种之间抗虫性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试验和生产实践都已证明,现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抗虫棉品种皆具有较强的抗虫性。不过,当某个品种的种子达不到规定的纯度标准时,其抗虫性也往往会打折扣,棉铃虫的为害必然加重。假冒伪劣种子和农民自留种的纯度往往难以保证。

  3、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棉铃虫的发生为害

  2005年我省各地普遍反映二代棉铃虫发生为害严重,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今年全省二代棉铃虫偏重发生,局部棉区呈现重发生;二是二代棉铃虫发生期间,全省棉区普遍高温干旱,抗虫棉的抗虫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减弱;三是自从抗虫棉推广以来,各地对棉铃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不够重视,未能适时防治;四是今年棉花开花结铃比往年提早,特别是一些早发早熟的棉花,如鲁棉研16、21等,过早形成的蕾铃为棉铃虫发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五是当前抗虫棉品种“多、乱、杂”,种子市场较乱,投放市场和生产中的不合格种子较多,加之2005年农民所用的自留种占有较大比重,这些种子本身的抗虫性不高。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今年二代棉铃虫发生为害严重的事实。

  就农民而言,如果所用的是从正规厂家购买的通过审定的抗虫棉品种的种子,如鲁棉研15、16、17、18、19、20、21、22等,那么不必担心该品种及其种子本身的抗虫性。对这些品种而言,在二代棉铃虫一般发生年份,即使不用药防治,也不会造成明显为害;像今年二代棉铃虫偏重发生的年份,如果适时防治1~2次,其发生为害会得到完全控制。如果没有防治,目前可能出现一部分蕾铃被棉铃虫咬掉的情况,特别是鲁棉研16、17、21等早发型的品种,“受害”的情形可能会更重一些,但即便如此,农民朋友也不必担心,只要果断用药防治二代棉铃虫,同时注意对三、四代棉铃虫和其它害虫的防治,在今年这种棉花普遍早发的年份,对棉花产量一般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总之,通过今年的生产实践,棉区农民应该强化以下几个认识:一是农民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抗虫棉品种的种子,要尽可能不采用自留种;二是抗虫棉不是“无虫棉”,在棉铃虫发生较重的年份仍要及时用药防治棉铃虫,反之,在棉铃虫发生较轻的年份则要注意防治盲椿象、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三是在棉田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向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种子经销商和其它相关部门反映,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为害和损失。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