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母语危机:汉语成了“小媳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21:48 人民网

  “母语危机”,意思是说中国人将有可能不会说中国话,乍听起来这确实是一个“伪命题”。有报道说,王蒙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面对“母语危机”,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但据说王蒙随后对此即予否认。其实,不管王蒙否认不否认,“母语有危机”却绝非危言耸听。这些年母语教育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忧虑的触发,源于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滞后,在书面表达上,错别字多,用词不当,语句不顺,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在人际交流方面,口头现场应对的能力不足,在正式场合发言,

眼睛离不开事前准备好的稿子。

  据说一位大学语文教师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要求班上的每个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要求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有95%的学生完成不了。一位外企管理人员说,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特别注重英语的学习,在他们招聘来的大学生中,有的英语达8级。“英语过硬当然是像我们这样外企公司需要的,可是在应聘时,我们也发现,这些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才子们,在用中文表达时,却结结巴巴。一个用母语都表达不清的人,我们又如何相信他能很好地用英文与客户沟通?”如果这仅仅意味着运用语言和文字的缺陷,充其量不过是实用技能问题,要改进也并不特别困难,但是母语不完全是工具,而是民族传统、文化观念、道德准则、思维模式的载体。这方面不足,意味着民族认同感的弱化。民族自尊和自豪不是抽象的,民族语言的自尊和自豪是题中之义。

  缺乏母语修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目前还难以精确估计。但是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我国大中学生的才智和创造被“窒息”是不言而喻的。

  母语教育面临这样的问题,是由于在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中,汉语是一种弱势文化载体,不能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国际语言。我们不得不花很大精力去学习英语这种国际通用程度比较高的语言,把英语的重要性放在母语之上,如果仅仅是某些权威的观念,问题还不太严重,关键在于,观念和行政力量结合在一起,便成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这才是造成“母语危机”的根本原因。

  据说,在大学里,各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情况参差不齐,课时有多有少,师资力量也相差悬殊,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一位大学教师坦言:“大学语文课不是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学校不重视,学生就更不用说”。与此相反,英语四级考试不及格就不能获得学位,已经成为一种超越任何学科的刚性要求。而且有关方面又把这种考试设计得特别难,每次只让40%的考生及格。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学位的获得与否与就业直接联系在一起,因此迫使学生们在学时安排上,不得不把上课以外的时间的70~80%奉献给英语,这成了别无选择的法门。盲目突出英语的结果是,英语在大学里成了霸主,恶婆婆,而母语则成了小媳妇。

  高考是个指挥棒。一年一度的高考语文考卷是大多数国人比较关心的,殊不知近些年来我们的高考语文考卷也是照抄美国托福模式的客观题和标准化方法。托福模式的特点是把一切复杂问题简化为四项选择,有利于评分效率是其优点,但是把问题过度简单化是它的局限,简单化和僵化是双胞胎,用这种模式来考试中国的古典文学,只能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精义的扭曲,要在这种模式中,对母语经典产生感情,得到领悟,无疑是缘木求鱼。

  国人都不会不知道,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集中表现,但我国的高考在托福模式的影响下,膨胀客观题的数量,把作文的分数比值降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60分。把作文分降低到如此之低的水准,无疑是对母语教育规律的严重背离。客观题以现存答案的选择为特点,而作文则是以自由创造为特点。二者孰轻孰重,本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强势文化考试模式的教条主义盲从,造成了十多年来中学生和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严重滞后。

  在去年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500多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学界精英出席大会。有学者申请用汉语作报告竟然没有获得大会主办方的同意。只有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坚持以汉语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这些有着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在自己的国土上竟然不能讲“母语”,这种现象可谓“天下奇闻”。难怪一位武汉大学的教授在一次讲演中不无感慨地说:汉语现在中国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了。

  不管社会怎样发展、国际交往怎样频繁,母语绝不能丢,因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工具,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是唇齿相依、鱼水共存的关系。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的母语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延续着五千年的文化命脉,是中华文化永远不可丢弃的家园。丢弃了母语、冷落了母语,就会让中华民族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都将会愧对列祖列宗,成为千古罪人。

  由南京大学丁帆教授编著的《新编大学语文》曾引起不少国人对高校语文教育的关注。但是,主编丁帆也承认,书虽然编了,但能不能被选入高校使用,“我们说了也不算的。”所以,教材新编并不能改变大学语文在高校中的尴尬处境。

  所幸的是,据说,在美国新一代的托福模式中,客观题已经降低到只占15%,甚至10%的比例,80%以上的题型将是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而教育部也已经宣布,英语四级考试不设及格线,鼓励将四级考试成绩和学位脱钩。对于母语教育走出危机来说,这两条信息不能不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关键还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能否抓住。

  作者:网友:陈坚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