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现象”击中中学语文教学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00:03 红网

  追求华丽辞藻、滥用排比句、内容空洞、文字表达不规范……广东省2005年高考语文科评卷组组长柯汉琳在总结今年考卷特点时发出强烈呼吁: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基本功训练。

  今年广东高考从考生的答卷情况看,古文翻译题得0分的有1万多份考卷,许多考生不懂律诗的颈联在什么位置,对现代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文句的含义不能准确把握,一

道模仿造句题竟有10万多考生得0分,占到25%左右。古文翻译逾万人得0分,凸现了考生语文能力差的问题。这种“广东现象”其实在全国各地的考生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来,它恰恰击中了我们语文教学的软肋,值得语文界好好反思。

  反思之一:热闹的课堂丢失了冷静的思维训练

  “发言争先恐后,表演喧腾热闹,辩论七嘴八舌”,这是当前许多语文老师追求的课堂气氛。尤其是一些特意准备的公开课、实验课,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问答式、辩论式、表演式等等教学法则,固然能使课堂生动活泼,但对气氛的刻意追求,往往丢失了对学生冷静的思维训练。例如教学文言文,其中就有文学典故、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法、词类活用等等语文语法知识。须知,学知识和做学问是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沉稳的,来不得太多的浮躁与虚张。“新语文教育”代表人物韩军指出:很多学校把语文课误上成班会课、表演课、综合课、多媒体课,唱歌跳舞,声光电乐,喧腾热闹,“语文”无地自容,迷失本身。以至时下一些语文课“四不像”,游离文本文字,还美其名曰“注重人文”、“加强学科融合”、“为学生精神奠基”,其实是语文教师本人没有较高文字素养,到了课堂上,才以巧补拙,失其本然,舍本逐末!

  韩先生的话确实指出了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如果语文课变成了热热闹闹的表演课,花架子太多,忽视对学生严格细致的知识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是这样而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那么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难免混迹其中,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反思之二:追求课堂大容量淡化了对基础知识的精雕细刻

  为了适应高考的要求,现在的语文课普遍希望加大课堂的容量。即在有限的45分钟内尽可能多讲多练。于是,一篇活生生的课文被肢解为一二三四abcd若干道题目,文学作品失去了人文气质,演变成干巴巴的文字游戏。老师讲课也无须通过字、词、句、段、篇的赏析来理解文章的精妙之处,只须训练学生在ABCD的选项中去扑捉信息。所以一节课往往印发多张练习,学生在题海中疲于应付,缺少理性思考的时间和精力。而老师也没有时间对基础知识进行精雕细刻的讲解与传授。

  其实,语文有许多基础知识需要掌握。字法、词法、句法、段法、章法,我们的国学都有自己的规律,可谓博大精深。而要掌握这些知识,又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所以,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精雕细刻的传授与学习,实在很有必要。要精雕细刻,一方面需要教师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刀磨快了,就能大大提高砍柴的速度,以后砍的柴就多了。所以,拘泥于一时的所谓课堂大容量,而让语文课如水上浮萍,游离于基础知识之外,而企图把学生训练成“解题机器”的教学方法,其实并不可取。

  反思之三:滥用多媒体忽视了老师的读写示范与学生的读写训练

  在现代化教学的驱使下,众多的“高、精、尖”多媒体技术争抢课堂,造成多媒体“过多、过滥”地机械重复使用。上课时,老师“板书不用动笔(用屏幕显示);范读不用动嘴(听录音磁带);讲解不用费劲(由画面代替)”。那种学生跟着老师,一边听讲述一边看板书的“实效性”教学没有了。而学生也失去了走上讲台,到黑板上演示的机会。其实,老师边讲边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的传统型教学方法,是带领学生对课文条分缕析、层层深入、水到渠成的好方法,有时是多媒体无法代替的。

  另外,老师表情朗读课文,是进入文章情境的最好途径。韩军把扯开嗓子,忘我吟唱,摇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称作美读吟诵。千百年学语文从未离开过此,包括背诵。这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试想,语文老师若失去了美读吟诵,一味依靠录音,将何以进入作者和作品的情感境界?进入不了这种境界,也就无从谈及理解课文,更遑论教好课文了。

  当然,作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自有其许多优势。我们不但不能排斥,而且应该加以充分利用。韩军说道:“语文课也不排斥多媒体,但须由文字‘触’发,又落脚于文字。”“强调语文教师的文字意识与文字素养,不是又回到工具性,而是强调文字意识与文字素养的精神意义。良好文字意识与文字素养,会令人情感细腻,儒雅聪敏,文质彬彬,气质高雅。”

  韩军的话切中肯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反思之四:急功近利的题海战术冷落了练好基本功的战略思想

  语言之最大功能在于表达、交流与信息沟通,进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那么语文的基本功是什么?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而我们却把它当成了考试工具。

  韩军说:诵、抄看似最笨,然效益最大!文脉相贯,文气相通,奠文字之基,养浩然之气。最笨之法,乃最实在之法,最本然之法。强化诵、抄,在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有大效,而在当代所谓的创造、创新、创意中被丢弃否定了。结果,创造因缺少根基而只能在花样翻新上左右摇摆,创新因缺少积累而只能在表面形式上徘徊不前,创意因缺少厚重而只能是雕虫小技的表演而已。

  古人读书,就是以诵、抄为主,在熟读的基础上再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自古以来,这种方法培养了不少文人学士。语文课之独立价值是文字,语文课首先要上成文字课。语文老师首先要是文字师。若关注精神,也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终落脚于文字,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所以,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一些课文或段落熟读成诵,甚至要求他们反复抄写,看似笨法,其实是由文字发端又落脚于文字的一种夯实基础的方法,绝不能以“鸡肋”视之。而且这种文学基本功的演练,不是靠做大量的题目可以代替的,必须循序渐进,一招一式扎扎实实地下功夫。

  总之,我们的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教师,而不是解题专家;我们要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不是制造“解题机器”。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稿源:红网)(作者:吴激洲)(编辑:潇湘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