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提高组工干部在干部考察中的甄别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01:57 红网

  认真做好干部考察工作,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是全面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正确选拔任用干部的关键环节。考察干部的过程就是甄别人才的过程。甄别人才实质是鉴别人才学识、才能高低等内容的一项综合、判断和评价的思维活动。古人云“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皆说,则亦能达众才。”能不能识别人才识别什么样的人才,怎样任用人才,让人尽其才,与组工干部的甄别能力关系极大。笔者认为,提高组工干部的甄别能力主要是在品德、态度、能力、水平、业务、作风等六个方面下

功夫。

  一、要在锤炼高尚的品德上下功夫

  宋代的司马光对德与才的关系做了分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见“德”不仅是人才构成的基本内容,而且在人才成长中具有统帅和导向的作用。做一名高素质的组工干部,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把党性修养与人格的锤炼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思想品质来体现党性,体现人格。一要忠实。干部考察工作是组织部门了解干部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委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因此我们组工干部要忠诚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忠实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忠实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决定、决议,忠诚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严守党的政治、组织、廉政、干部人事纪律,增强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二要公正。公正是组工干部的第一修养,是组工干部基本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干部考察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要坚持原则、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深刻认识到选好一个干部、配好一个班子,往往就能够发展一方经济,保证一方平安,造福一方人民。而选错用错一个干部,就会给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失甚至危害。三要谦虚。考察一个干部就是一次新的偿试,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考察他人的同时,也在检验自己的得失。干部考察工作要热情,要摆正位置,要尊重人、理解人、体谅人。要具有群众观点,时刻牢记岗位权力是群众和组织委托的,工作要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二、要在端正敬业的态度上下功夫

  古时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也要经常扪心自问,经常反省和剖析自己。更好的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更进一步做好干部考察工作。一要明确从事组织工作是党的事业需要。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为能在这样的部门工作而深感自豪。同时,组织部门是一个冶炼党性的熔炉,对干部在政治和业务上的要求是高的,在纪律和作风方面的要求是严的。每个人都会得到党性的锻炼和思想水平、工作能力的提高。二要思考在组织部门自己干了些什么。每位同志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都有一定的工作职责,要经常想一想是不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是不是尽职尽责尽力了,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贻误工作或给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自己的努力和所作所为是否使工作受益、使组织满意。三要思考自己在干部群众中的形象是什么。要反思自己与工作对象和党员干部群众打交道中的表现,有没有由于自己的工作使人感觉到中组部干部之家、党员之家、知识分子之家的温暖;工作中有没有以权谋私或是搞“公私合营”。在外面有没有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表现;通过自己的工作和言行是为组织赢得了尊重,增了光,添了彩,还是给组织抹了黑,添了乱。

  三、要在提高过人的能力上下功夫

  一些同志由于个人能力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识人不透,选人不当,用人不准,被别人误认为其居心不公,违背原则,致使影响工作开展,影响组织形象。要增强组织部门这部X光机识人选人的准确性,就必须提高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力。一要深入学习《干部任用条例》。要学习党的建设和组工干部工作方面的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组工干部应该精通《条例》,对其中有关干部工作的标准、程序、环节、原则等内容要熟透于心,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二要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我们处在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新事物、新信息层出不穷,缺乏对经济、科技、金融、法律、文化、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了解,,我们在考察干部时就会心中无数,底气不足,就会拿不准,难以准确评价干部,也就无法保证用人得当和人尽其才;努力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从事干部工作,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三要虚心向同志学习。一些多年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的领导和同事,积累了许多操作性强、实用可靠的经验,值得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的新手借鉴。同样,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的新人,因思想解放、思路开阔,容易接受和应用干部考察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巧,也值得我们的老一辈在实践中检验。通过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干部考察能力。

  四、要在提升识别的水平上下功夫

  干部考察工作更需要政策水平。古代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不易知,知人不易”,“智莫难于知人”等说法,都说明正确识人的不易。胡锦涛同志讲,“组织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政策性和业务性都很强的一门专业。”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事干部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努力提高水平,增长才干。一要熟悉对象情况。干部的现实表现有历史的渊源,并随着时间、空间、条件的转移而呈动态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有相当的熟悉和较深刻的认识,通过调阅干部基本信息、理论学习和岗位培训情况、年度及届中届末考核情况、执纪执法部门和信访部门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地全面掌握对象情况,做到辨别是非真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要讲究工作方法。干部考察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和本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如果工作方法简单,经验不足,看问题不准确,不全面,不客观,有时也会好心办坏事。所以,我们要注意讲究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涵养,增强应对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决贯彻组织的意图,重要情况要多请示,多汇报。政治上要敏感,思想要敏锐,平时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遇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沉静以深思”,然后再决定怎么办,而且办就要办好。三要总结工作经验。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其规律性,要注意摸索、发展、积累、总结和运用规律。在考察一个干部,多数情况下谈话对象所反映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这时就考验我们分析判断的能力,如果真假混淆,良莠不分,仅靠主观臆断,就很可能要识错人、用错人。

  五、要在精通全面的业务上下功夫

  干部考察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精通全面的业务。求才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要加强业务学习。要认真学习干部人事工作的有关政策和理论业务知识,同时,还要通过经常性学习,熟练掌握考察工作的方法和技能,为提高考察工作的质量奠定基础。二要加强考察前培训。组织考察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干部政策,进一步准确把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原则、标准、程序和方法,明确当次考察工作的指导思想、考察任务和操作要求。同时,重申干部考察工作必须遵守的纪律,保证考察工作的顺利进行。三要争当考察能手。干部考察工作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组工干部应该争当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树立“双赢”、“多赢”意识,求同存异,胸襟宽广,主动协作;要有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促进工作,在工作中深化学习。

  六、要在养成良好的作风上下功夫

  作风就是形象。干部考察工作作风的特点就是严谨和细致。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干部。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的同志就应继承和发扬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按照组织部门的规矩和要求,注重自我锤炼,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一要“实”。就是工作作风务实、实事求是,为人处事诚实、老实。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组工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对人的评价、使用和处理上,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政策办事。当用人上出现不正之风干扰时,不管这种干扰来自哪里,是什么背景,都要敢于抵制,有一种不信邪的精神。二要“深”。就是熟悉情况要深入,看问题要深刻,研究工作有深度。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基础环节,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干部考察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考察失真、任用必然失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在发生变化,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活动范围更加宽泛。这就要求干部考察工作必须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听取群众意见,确保群众能说出对干部的真实看法。三要“细”。就是细致。既要考察干部的工作圈,又要考察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既要考察干部的工作实绩,也要考察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情况,特别要注意他们在重大问题上的态度和表现;既要注意听取多数群众的意见,也不能忽视少数人的意见。对在考察中群众反映强烈、情况复杂或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核实。要重视对象的缺点和不足。这些缺点和不足往往是多发性的、有的甚至是习惯性的,就程度而言又不是什么大的原则问题,称不上是严重问题,在通常情况下往往不被重视。干部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起眼,但却会污染、侵蚀甚至伤害干部和党组织的政治肌体,由此使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受到损伤,使党群关系受到损害,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失。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桂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稿源:红网)(作者:孙佑民)(编辑:杨国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