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沈阳“青领”游走城市边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02:27 时代商报
  “农民工”,身份上是农民,职业上是工人;家住在农村,生活却在城市。在城市中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注定了他们是“无根”阶层。有人称他们为“青领”,青,介于蓝黄之间。蓝色代表劳动性质,黄色代表不曾彻底离开的土地。然而他们夜以继日,辛辛苦苦追逐的梦想却是白色的,吃上白净净的香米饭,睡上干干净净的白床铺、像城里人一样将自己收拾得白白净净,吃过晚饭上街散散步,寻找自己的娱乐生活……

  然而,记者在将近一周的调查中发现,农民工的实际生活离白色的梦想还太远太远。超负、高温、多病等一系列生活问题困扰着他们日益疲惫的身体。
沈阳“青领”游走城市边缘(图)
杂乱拥挤的工棚是农民工的家,他们就睡在这种大通铺上。

  7月的沈城高温、多雨,近日,记者走进沈城的多家工地时,各施工现场也正干得热火朝天。听工人们说,这段时间,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夏天天长,工程大都在这时加班加点地赶进度。

  超负

  很多人工作12小时以上

  清晨4点多钟,当人们还沉睡在梦乡的时候,沈阳市沈河区一工地已经开工了。朝阳来沈务工者小张,看到同住的工友已经起床了,马上一骨碌爬起来,匆匆忙忙穿好衣服,往外走。

  “夏天热,早点开工,省着中午顶着太阳遭罪。”小张说,其实自己长得并不黑,不过总在外面干活,晒得就没有样儿了。晒暴皮是常有的事,有时干完活,拿凉水一冲,身上的肉皮都直疼,不过,晒出来就好了。

  小张轻快地爬上十余米高的脚手架砌墙了,他的动作很灵活,好像猴子一般。“刚开始我也害怕,不过,时间长了就不怕了。悬在空中,还比地上要凉快些。”过了好半天,小张才腾出空儿来,跟记者说句话。开工以后,工地上只听得见叮叮当当的响声和各种隆隆的机器声。交流,在这里显得很多余。

  大约干了两个多小时,才开早饭。早饭很简单,咬几个馒头,喝口稀菜汤,便草草了事。“吃完饭,还得干,到中午能休会,晚上六七点钟收工算早的了。不过,大家通常再去加几个小时班,攒几天能多赚半个工钱呢。”小张话音刚落,便被工友喊去干活了(一个工钱指一天30元,半个工是15元)。

  记者走访了沈河、和平、大东、铁西区内的五六个在建工地,发现沈阳外来务工者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很多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甚至达18小时。有的农民工怕丢饭碗,甚至不敢告诉记者他真正的工作时间,而是含糊地说:“也就八个点吧。”对于这种劳动强度,农民工大都只说累,却没有一个罢工的,更没有谁不想干的。究其原因则是找工作难,所以大多农民工选择忍气吞声。有资料显示,沈阳40万农民工中,80%~90%为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劳动保护条件极差,60%的人没有休息日。

  高温

  汗流多了自然不再流了

  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光线也越来越强。即使天热,工人们也乐意天天晴天。“下大雨,干不了活,要耽误工的。”一位工头说。

  在工地上站了半天,太阳晒得记者有些头晕眼花了。快到中午的时候,小张和工友们还没停下来的意思,机械地忙着手里的活,任凭汗水浸透背心,也没时间擦。而有的人已经“神奇”地不出汗了,只是皮肤看上去油黑油黑的。

  “出了太多汗了,衣服都湿了,现在已经不出了。”小张看记者一个劲擦汗,就笑着传授了自己的心得。

  “你们没有啥降暑措施吗?”“降暑?”小张听到这个词好像很陌生似的,迟疑了一下指着地上饮料瓶说:“灌一瓶子自来水,喝下去就凉快了。不过,有时水喝多了,肚子会胀,吃不下饭。但太渴了,没办法,不喝也得喝。”

  “天太热了,谁知道今天多少度了?”记者的话被晾了一会儿,才有人接茬,“谁知道呢。”天天累得骨头散架,连觉都睡不够,哪还有心思去看电视,听天气预报。他们形容自己的生活是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累。

  据了解,劳动部明文规定:对长期呆在温度33℃、湿度在80%以上空间工作的员工,必须实行高温补贴。然而,记者发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除了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员工们的高温补贴有一定保障外,农民工们基本上享受不到高温补贴。绝大多数农民工根本不知道高温补贴是什么,农民工降暑似乎只有靠老天爷帮忙。

  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由于农民工的外来身份,多年来社会积淀下的对农民工的歧视,“高温补贴”即使有,也往往难以执行到位。

  省钱

  喝菜汤比吃肉舒服

  大约11点半,小张与两三个工友开始挤在有些闷热的临时工棚里“享受”着大米饭、和一脸盆绿油油的菜汤,偶尔可以发现菜汤里有些黄的细丝,看上去像鸡蛋。

  由于长时间的户外劳动,只有二十几岁的小张又黑又瘦,捧着饭碗的手,虎口处裂了几个口子,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一层泥。大口大口的米饭像倒进胃里一样,在菜汤的帮助下,很快“顺”了下去。“我就爱喝汤,汤有咸味,比喝水、吃肉都舒服。”小张说,每天的

  饭钱是固定的,吃得好了,最后工钱可能就要拿得少,所以不吃肉才能多攒点钱。

  “家里还有个妹妹在念书,父母种地赚不了多少。我得供妹妹,还要娶媳妇。”小张的打算挺长远。

  “吃这么快,胃受得了吗?”“习惯就好了。我还年轻,没什么。”小张说,中午吃得快,省点时间大家都想抽口烟,喘口气。赶工期时,要加班干通宵。肚子饿是常事,饿了只能忍着,时间一长,就把胃给饿出病来了。同工地有个四十多岁的老蒋,去年胃出血,差点没了命。“不病还好,一病就惨了。不敢休工,只能挺着干。一次,他(指老蒋)在工地上抬砖块,突然觉得胃阵阵抽痛,还不想让工友顶班,就硬撑着继续干。结果一下累进了医院,听说花了5000多元呢。”一提到生病,小张很恐惧。

  邋遢

  累了枕块砖头就能睡着

  下午1点多开工的时候,是最难熬的时候,地面的热气上来了,建筑上的钢筋都烫手。“这一干要到晚上六七点呢,中午不抓紧休一会儿,这会干不动的。”在工地上折腾了两年多,小张显得挺有经验。

  阳光越来越强,似乎不想给人留一丝清凉的余地。尽管如此,下午的活干得比上午好像还要快些。小张又往上爬了好几米,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记者发现,小张的身上,真的不冒汗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太阳已经歪下了脑袋。一阵凉风袭过,吹得那叫一个爽!“真希望马上往床上一倒。”干了一天的活,小张粘乎乎的身上,落了不少灰土,此时,就盼着晚上早点收工。小张说:“现在我腰酸背痛,胳膊腿都要折了。”

  小张的宿舍很简单,屋里随意挂了些洗过的衣物,不过一进屋,还是冲出一股味———袜子、鞋、汗,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味。

  虽然,住的也是床,但床上木板硬得硌人。床上只有个枕头,好像有段时间没洗过了。“从早干到晚,累得骨头都软了,看到床可亲了,躺下就能睡着。”小张说,现在工棚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虽然没蚊帐、没电扇,屋里闷热,但也能睡得着。“要是赶到住楼里(指在建工程),夏天躺地上最舒服。没有枕头,枕块砖头都能睡着,什么打鼾的,臭脚的,啥也顾不得了。”小张好像很怀念睡在楼里的清凉劲似的。不过,他说,晚上睡了,说不定啥时候给叫起来,要是有急活,可能连夜就要爬起来干,干到啥时就是工头说了算了,熬通宵也不是没有过的事。

  期待

  自来水冲个凉就很满足

  收工的时候,没见有人洗脸、洗澡,大家就都去吃饭了。小张说,这个工地没有淋浴间,如果天太热,大伙就跑到水龙头那,冲冲凉就不错了。“看到你们城里人,都干干净净的,我们也想收拾收拾。不过,活太累了,回来哪有时间呀,倒头就想睡。”痛痛快快洗个澡,对于小张,好像有些奢侈。

  晚上,记者吃过晚饭,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小王,刚吃完晚饭的他正和两个工友在街上散步。随后记者跟随他们一起来到了和平区一处工地。在紧靠食堂的一间小屋里,4名工人正围坐在床上打扑克。一位工人说,大家劳累了一天就想着好好休息一下,根本没心思娱乐。顶多也就是凑在一块打打扑克牌,有的还能听会儿广播。

  隔着几个铺位,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正躺在床上翻看着一本掉了皮的旧杂志。记者要过来看了看,是1995年的。书是在外面的旧书摊上买的,他说:“这书便宜,只要一块钱。”还有的床铺上已传来了鼾声,但大部分床铺空着。小王介绍说,很多人都加班去工地了。平时加班很多,夜里工作到很晚也算正常,“晚上7点半才下班,大家吃完饭后又去了。”

  现代城市公共生活空间不断拓宽,咖啡屋、酒吧、网吧、各种楼堂会所随处可见,然而这一切,与农民工大都无关。他们蜷缩在条件简陋的棚屋里,屋里没有像样的洗浴间、厕所等。

  一位文化学者表示,迄今为止,人们对农民工的生活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关注不多,了解不深,主要因为他们的生活处于“孤岛”状态,远离城市居民,远离城市生活。一天除了吃饭、干活、睡觉,就再也没有多少自己可以支配的闲暇时间。而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参观一处名胜古迹,至少要花上几十元,这对每个月只赚几百元钱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太过奢侈的消费。

  时代商报记者马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