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03:43 光明网-光明日报

  唐先田 余秉颐

  张岱年先生认为:“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就是能动的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决定文化先进与否的核心要素。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精神。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也是创造文化精品的必由之路。先进文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基于它的创新精神。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先进文化的创造精神基于它对人类社会的不断探究。先进文化的创新是没有穷尽的。任何先进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它跟不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可能变成落后文化。例如中国的封建文化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但在近代,它却落后了,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成了“五四”以后先进文化所批判的对象。这表明,创新精神的可贵品格之一就是批判和否定,在批判和否定中求得对未知世界新的认识。探求先进文化的创新精神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创新。为此,我们强调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纳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不断创新,塑造出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一个民族只有吸纳世界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

  二、科学精神

  。科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并不仅仅是各种静态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系统,它还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是一种在从事这种探索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状态。这表明,科学精神乃是人类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高尚品质,它反映了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先进文化必然是一种蕴涵着科学精神的文化,科学精神是古今中外先进文化所共有的品质。就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来说,我们要充分认识科学精神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不仅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而且形成了重人伦、轻功用的文化观念。儒家所谓“君子不器”,道家所谓“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正是这种文化观念的体现。这使得科学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受到贬抑而难以发展。这正是中国近代很少产生自然科学重要成果的主要原因,也是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难逃“落后就要挨打”命运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看到,科学技术落后正是中国封建文化中科学精神严重散失所致。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当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科学精神淡薄的历史缺陷对当前的文化建设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强调科学精神,在倡导、弘扬先进文化时必须将科学精神贯穿其中。因此,我们能否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我们能否弘扬科学精神紧密相关。弘扬科学精神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科学精神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条精神纽带,因为我们所说的先进生产力首先是指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精神则是支撑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高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理性力量,而高新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见,作为先进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科学精神,同时也是共产党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凭借。

  三、人文精神

  。先进文化由于对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肯定而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概莫能外。一个高度民主、文明的社会,必然建立在它的社会成员的深厚的人文素养之上。在中国走进21世纪、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今天,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我们凸显“以人为本”的精神,关爱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对于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唯有凸显“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才能建设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人为本”的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的理念的提出,表明人文精神已经被确认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品质和基本精神。这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层思考,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四、和谐精神

  。先进文化另一种重要的基本精神,是和谐精神,这是由社会的需要决定的。稳定、有序、文明、安宁的社会状态,除了必须依靠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制度保障,还要依赖富于和谐精神的文化环境。社会成员之间和睦相守的融洽境界,是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是源于中华文化强烈的和谐精神。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提倡“贵和尚中”,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文化还提倡人的自我修养,提倡自律、内省,注重人的自我和谐。在中国文化中,不仅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致中和”,而且道家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和。中国文化并不否认斗争,如《周易》所说的阴阳“相攻”、“相摧”,指的就是斗争。然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斗争只是手段,统一才是目的,而和谐才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境界。中国文化也不否认差异的存在,相反它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但它主张通过求同存异达到和谐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如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个具有五千年崇尚和谐精神传统的民族,正站在新的时代高度追求新的和谐。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表明,千百年来人类所追求的和谐社会理想正在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可见,和谐精神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继承和发扬这种一以贯之而又与时俱进的和谐精神。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