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海峡那边(文采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04:3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每到一处新地,总要寻找那里的与众不同之处。记得10年前我第一次去台湾,回来写过一篇文章,叫《大同中的小异》,列举了十几二十个台湾的特别之处。林海音先生看了之后说:这些现象对台湾人来说根本司空见惯,常常视而不见,哪知道被你一归纳,觉得怪有意思,怎么我们台湾人就没看出来呢。

  这次去台湾,是我的第五次访台。离第四次去已有4年。我想换个角度来写,写一些台

湾市面上的变化,起码是在前四次中少见的。

  “拉晚儿”

  《明道文艺》杂志社的社长陈宪仁兄给我介绍了一种香港人来台北休闲的日程表,相当的典型,这个时刻表是始自七点。注意,是晚上七点。7点先在剧院,或者音乐厅里看戏,门票700元台币,大概是200元人民币。看完戏,已经接近夜里10点。和朋友一起驱车去城外,在政治大学附近的一个叫“猫空”的地方,找一家别有情调的茶馆喝茶聊天。路途并不十分好走,路窄车多,在路上要耗费不少时间。将近半夜12点再乘车返回市中心,去“诚品书店”看书,或者叫“淘书”。“诚品书店”此时正是宾客盈门之时,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大有全台湾的读书人都在此聚齐的感觉。亏得“诚品书店”非常之大,分类特别详尽,又很幽雅,站累了,可以席地而坐,还可以在店中的咖啡厅小憩。书店门前,有一排小贩正在人行道上打地摊。仔细一看,全是美男美女在卖小玩艺儿,竟是漂亮的大学生们在销售自己制作的工艺品,购买者自然也是同样崇尚时髦的同龄人,恰似为“诚品书店”陪衬了一道有品位的小序曲。磨蹭到一两点,再到复兴南路有“粥一条街”之称的地方,找一家小粥店,喝粥吃小菜。总之,不到凌晨四点,是不会回旅馆的。

  这是说香港的外来人,那么,台北人自己呢?

  好像也差不多。我自己有三次见证经历。一次是吃了晚饭之后,朋友们建议去“诚品书店”逛逛,说那是台北一景,不可不看。实地一看,确实名不虚传,夜里逛书店的人之多是难以想象的。它反正24小时不关门,据说,专门有人过了夜里12点到这儿来看书、选书、买书。还有一次,正常吃过晚饭,朋友们建议,再去一家日本餐馆喝酒。我说不成,要回去睡觉。第二天早上,碰见这位朋友,他说他们喝到夜里两点。我非常纳闷儿,此公每天究竟有几小时睡眠。更有甚者,台大的教授们居然酷爱唱卡拉OK。我前一次去台大,就被拉去“参观”了一次。教授们有自己专门的俱乐部,不和学生们混在一起,很小很小,先聚餐,后唱歌,一唱就唱到夜里12点。现在居然此风不减,依然盛行,都五六十岁了啊,男男女女,教授。北京的教授们打死也不会如此。我曾经陪北京的教授们在一个京郊温泉休闲地为一个文学奖项当评委,每间房里都可以洗温泉澡。第二天早餐时问教授们温泉泡得如何,竟没有一位教授泡过。干什么去了?看文章啊,忙啊。住在台中市的陈宪仁兄也很奇怪,台大的教授们如此酷爱唱卡拉OK,也没见他们比谁写的论文少啊!什么时间写的呢?怪哉!

  近年来台北真的出现了许多24小时店。书店、饭店、粥店、咖啡店、茶馆,还有小百货店,甚至大百货公司和大超市也都昼夜全开,培养了许许多多夜猫子。相辅相成,24小时店也越开越多,越办越红火,成了一股风气。

  我估计,这种“拉晚儿”习惯,对现代大都市,会有传染性。

  头一座国学课堂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我有一个梦想》。此次我在明道中学和《明道文艺》杂志社的“现代文学馆”里看见了这篇文章的手稿。什么梦呢?她说,在一般的学校里,化学有化学实验室,物理有物理实验室,甚至生物也有专门的教室,唯独上国文,没有专门的教室。张晓风说,她做梦都想拥有一间这样的教室。

  此话还真是说得有理。谁也没有经历过上语文课还要到专门的教室里去上。

  没想到,张晓风的梦想居然在台中市乌日乡的明道中学里实现了。明道中学的创办人汪广平老先生圆了张女士的梦,也圆了所有有同样梦想的中国学子的梦。

  不看不知道,明道中学里的国学教室竟是那么大,那么多,那么讲究,那么漂亮,那么高级,那么庄重,那么巧妙,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反正,它的存在绝对出乎意料。

  一个中学拥有一座“现代文学馆”本身就是稀奇事。明道中学里的现代文学馆的馆名是胡适先生题的,里面光是作家手稿一项,其收藏之丰富,居然能达到您想看哪位台湾作家的手稿就能看到谁的手稿的程度。这并不奇怪,原因是明道中学拥有一份《明道文艺》杂志。这是一份权威的文学杂志,面向全省,作家队伍庞大,历史悠久,已经36岁,即将出版第360期,这在台湾,已属老大,没有再比它更长寿的了。所以您想看谁的手稿它全有,便一点也不奇怪了。《明道文艺》的秘诀在于它办了一个中学生作文比赛,年年坚持,一年一次,创出了牌子,四十五岁以下的台湾当代作家几乎全在这儿获过奖。因此,它拥有台湾作家“摇篮”、“源泉”、“之家”的美称。它的“现代文学馆”很有资源和地位也在情理之中了。

  再说国学教室。那根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室,而是刻意设计的书院式讲堂。这样的专门教室在明道中学里有好多间,可以同时上课。每间都有特色,绝不雷同。第一,古色古香,虽然所有的设备都是现代化的,国学的主课堂是单独的大厅,结构上不和别的屋子挨着,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感,舒适、明亮,又凝重、庄严。内部布置绝对是民族形式的,古典风格的,有特别加工的硬木大课桌,一人一把靠背扶手椅,一律深色。室外有匾额,有楹联,室内有字画,这样的教室只在上国文课才能使用,要专门整队入室,宛如上化学课进化学实验室一样。第二,真有书香味相伴,因为四壁放满了大书柜,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典籍,版本不仅齐全,而且珍贵,一套台湾版的《四库全书》二十多年前花了一百多万台币购得,古书都有书香,进教室书香气扑鼻而来,心情立刻就不一样。第三,有典型的文物放在教室里,包括甲骨、青铜器、陶瓷器、字画、文章,都有出处,有说明,规规矩矩地摆在展柜和橱窗中,就像讲究的专业博物馆一样,真有点国学实习地的意思了。第四,中外对照,把国学放在世界范畴里去审视,一点也不闭塞,譬如,老师讲台的背后是两扇墙角的造型,一半是有斗拱的中式大屋沿,另一半是有花柱头的罗马柱和西式三角门楣,四壁墙上则是按顺序排列的文明成果图,绵延几十米长,每一个细节都一分为二,上面是中国的成就,下面是同期的世界的成就,一目了然。第五,配有专门的大地图,比如,丝绸之路,张挂了整整两间大屋子,详细之至。上诗歌课还有专门的诗歌教室。四壁是用最漂亮的书法书写的名家诗句。在一间国学课堂里居然还有一大块高于地面一砖厚的木地板,光光亮亮,是供整整一班学生“席地而坐”的。学生可以在上面盘腿摇头吟诗,找气氛呀。

  这样的国学课堂,在海峡两岸的任何一座学府里也不曾有过,包括那些最负盛名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内,是的,不曾有过。它可称得上是孤本,出类拔萃,独一无二。佩服,佩服。

  遗憾的是,我没有在这些教室里旁听一下,真想亲身感受一下明道中学学生们上国学课的情景,肯定更有强烈的感动。下一次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12日 第七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