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落实《讲话》精神构建和谐湖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08:12 红网-湖南日报

  6月27日至28日,省委常委中心组围绕“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与建设和谐湖南”专题集中学习。中心组成员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听取有关专家的讲解,并就落实《讲话》精神,联系和谐湖南建设实际,展开讨论,深化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要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深远历史意义。和谐,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根本无法实现。我们党清醒把握历史方位,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作风和品质,体现了我们党正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勇气和智慧;既总结了历史的经验,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又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开辟了发展的途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设想具体化中国化并逐步变成现实;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国策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既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论的新发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要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指导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提出来的一项重大任务。《讲话》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进行了深刻阐述,是指导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实现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要从战略高度,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的社会就是“民治”的社会,这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民主社会有四个重要衡量指标:公众的社会知情度、公众的社会参与度、公众的意志表达度、公众的民主监督度。民主的社会同时也是法治的社会。没有法律、没有规范、没有程序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法律是和谐社会的保护屏障,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只有整个社会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转,社会才可能是和谐的。“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它意味着利益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社会公平不是没有差距,没有差距发展就会失去活力,但差距超过了一定范围,就成为发展的障碍。因此,差距必须适度,不能放任差距拉大。“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是公民立身处世的道德起点,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民主只有在取信于民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扬,法治过程是一个诚信的过程;只有尊重和恪守诚信规则,人们的创造活动得到维护,创造才能得到发挥,社会才充满活力;没有诚信和法治作保障,人的权益就得不到维护,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

  “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的活力等。必须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营造鼓励人民干事业,支持人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社会财富充分涌流。“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稳,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稳。一个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经济条件的改变,公民心灵的净化,社会道德的提升,更依赖于法律制度的力量,没有法律制度规范和对法律制度的充分尊重就没有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

  “和谐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人类充分尊重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能源、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的增长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强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

  三、切实抓好和谐社会建设的紧迫工作

  落实《讲话》精神,要从构建和谐湖南的实际出发,突出加快经济发展,继续深化各项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当前要重点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湖南,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加快湖南农村发展,既要在城乡协调中推进农村社会发展,又要在社会结构升级发展中整合农村社会关系;既要激发农村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又要建立健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尤其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深化制度创新,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与医疗卫生制度,在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等“老三农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失地农民、农民工、村落终结”等“新三农”问题,深化户籍、房地产制度改革,有组织地帮助农民造城、进城、住城。

  推进就业与社会保障。就业与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推进器”和“安全网”,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要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城镇劳动者都能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指导监控”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体制,使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建立以“合同管理,三方协商,依法仲裁”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体制,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推进社会建设。当前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长短腿”问题十分突出,社会发展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进一步加大。要加强我省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进社会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尤其要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规范民间组织发展,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要全面提高社区建设发展水平和村民自治水平;要加强和改善对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应用。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要切实贯彻落实《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从政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三个方面推进诚信湖南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坚持道德自律与信用制度相结合,坚持教育与制度监督相结合,坚持信用奖励和惩处相结合,维护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实现守信得益、失信受惩,优化发展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杨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