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0名“寒门学子”接受公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12:41 兰州晨报

  本报讯(记者雷媛)欢迎社会各界监督,诚邀爱心人士资助。经过认真筛选,本报首批由甘肃省福彩中心资助的10名“寒门学子”候选人名单今日新鲜出炉。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面对众多需要资助的贫困学子,为了让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得到帮助,本报已经派记者对18名申请者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实地采访调查,本报已经陆续刊登了十几名求助者家中的详细情况,其中,静宁一中高三(17)班的学生高银阁,白银一

中理科班学生魏彦玲的困难已基本得到解决。为了让社会各界的热心捐助者对捐助的对象心里有个“底”,本报对首批申请资助的10名“寒门学子”候选人名单及其家中经济现状集中予以公开,既方便监督,也有利于捐助。

  经过本报报道后,如被列入候选人中的“寒门学子”获得的社会资助已经超过5000元,或者有社会爱心人士承诺解决其困难,其候选资格将被取消,他(她)的名额将由其他申请资助者取代。

  首批公示结束后,如候选人家庭经济收入属实,确实存在困难,候选人将被正式确立为资助对象,等候选人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由甘肃省福彩中心予以资助。

  另外,在公平、透明、公正的原则下,本报还将陆续对第二批、第三批申请资助的贫困学子的家庭困境进行报道。首批拟资助“寒门学子”候选人名单

  王长势:张掖二中高三(20)班学生,今年考了633分,第一志愿是上海同济大学。父亲去世,靠母亲种地维持生计。

  截至目前,已收到捐款1000元。

  沈辉:家住永登河桥镇七里村,15年前父亲突患精神分裂症,5年前母亲病逝,姐姐去年考上湖南大学,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今年考了591分,第一志愿是东南大学。

  已收到捐款1000元。

  孙文清:秦安县一中学生,以625分位居该县理科“探花”,家里除了一个破旧不堪的小木桌外,再也找不出一件像样的家具;孙文清历年来的奖状成了裂着口子的墙上唯一的装饰。

  爱心人士已承诺捐款2000元。

  杨正东:酒泉市理科状元,高考成绩为684分,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

  父母均为农民,中学每学期的生活费只有600元。

  已收到捐款2000元。

  廖洋:酒泉市理科第三名,高考成绩为676分,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

  20多年来全家一直租住民房,父母靠打工为生。

  宋小春:家住榆中县贡井乡大坪村,该县理科状元,考了672分,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

  父亲是煤矿工人,每月只有400元的收入,家中农作物连续几年颗粒无收。已收到捐款250元,兰州市一轿车销售公司老总承诺:别人捐多少算多少,不够的我兜底。

  杨晶:今年考了570分,第一志愿是兰州大学,家住西固区柳泉乡岸门村,家中五口人,弟弟也在上学,全家仅靠父亲种的三亩地为生。

  肖子维:家住文县,四年前母亲病重去世,父亲在生活压力和丧偶的打击之下精神失常,是哥哥拉扯着他读完了中学。

  去年被甘肃某高校录取,因交不起学费而打工复读。今年眼看要收到录取通知书了,但学费却没有着落。

  徐宁宁:师大附中理科学生,高考成绩是626分,第一志愿是北京邮电大学。

  她两岁时爸爸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

  生活全靠母亲一个月600余元的工资维持。

  李海龙:甘谷县一中学生,高考成绩是634分,第一志愿是华北电力学院。

  爸爸去年9月份病逝。为给父亲治病,李家背负了6万余元的外债。

  白富实:榆中北山贫困学子,今年考了631分(理科),第一志愿报考的是四川大学。

  5岁时,父亲去世,十多年来寡母含辛茹苦拉扯着他们姐弟三人。

  收到捐款100元,兰州某房地产老总承诺解决白富实大学四年的全部学费。

  魏彦玲:白银一中理科学生,高考成绩为663分,第一志愿报考的是南开大学。姐姐去年考入清华大学,家里现已是负债累累,全家四口人的生活现全靠亲戚帮扶。已收到捐款450元,榆中的金先生承诺解决她上学期间的所有费用。

  高银阁:静宁一中高三(17)班的学生,今年考了635分,第一志愿报考的是北京理工大学。

  截至目前,已收到捐款21050余元,兰州的李先生承诺帮助他解决上学期间所有费用。(来源:兰州晨报)???李????帮助他解决上学期间所有费用。(来源:兰州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