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面对赈灾劝捐,广东民营企业家为何“沉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15:19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本报记者 余颖 谢孝国

  今日看点

  广东企业家为什么不愿投身慈善?

  面对赈灾劝捐,广东富豪什么心态?

  动用制度政策和法律调控机制,鼓励富人捐赠

  南粤遭受超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灾区人民受灾严重,社会又一次伸出温暖的手。近日,一笔笔捐款、一份份爱心……然而,这次捐赠广东民营企业家“慈善缺位”的现象比较突出。

  洪灾面前,社会期待先富起来的富人慷慨解囊,回报社会。但为什么富豪们却热情不高?记者对此调查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

  赈灾募捐一个鲜明对比———

  港企国企大手笔,民企富豪很冷淡

  “我也纳闷,这次自己家门口的大灾,我们的民营企业怎么没动起来?”昨天下午,广东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方炎松面对向记者这样感慨。记者注意到,在方炎松手上的一份捐款50万元以上的名单上,民营企业仅有两家———“美的集团”和“广东威华集团有限公司”各捐款100万元。

  与此形成对照,香港公司和一些国有企业力助慈善事业大手笔:其中最大一笔捐款是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1000万元;此外,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捐款295万元,广东电网公司捐款288.0088万元,广东中烟工业公司捐款100万元,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捐款60万元,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捐款60万元……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7月11日下午,全省共收到赈灾捐款8620.43万元。来自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捐款几乎与来自企业的“平分秋色”,分别占40%和44%。即使是企业中,也是国有企业唱“重头戏”。而向来被视作实力雄厚的广东民营企业对此却热情不高。以深圳市捐款为例,来自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捐款高达1268.08万元,来自企业的捐款仅有191.13万元,其中来自民营企业的捐款少而又少,难觅富人的身影。深圳市民政局救济救灾处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坦陈:“这一次‘行善心’的民营企业确实不多”。

  据悉,省慈善总会曾主动与一些民营企业家联系认捐事宜。“他们有的说,这段时间没这方面打算;或者说老板忙,不可能有时间和我们谈。”方炎松秘书长说,这也说明广东也存在“慈善富翁紧缺”的尴尬。

  方炎松秘书长举例说,房地产企业本来是以往捐款最活跃的行业之一。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在慈善总会捐款,“现在灾区因灾全倒户有1.4万户,他们最急需的就是重建家园,在灾区建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大约要4万来元,如果有房地产企业拿出一套好点的住宅100万元的来捐献,差不多可以建三十套民房、也就是一个灾民新村……”(记者随后了解到,刚刚有一家著名房地产企业在广州市慈善总会捐款)。

  洪灾面前,社会期待先富起来的富人慷慨解囊,回报社会。然而这次面对发生在自家门口的灾难,面对社会各界的赈灾捐助,广东的富豪们为什么“没兴趣”?是缺少爱心?还是国家缺少对这种爱心的保护机制?缺少对富豪们的爱心的鼓励政策?或者国人缺少对富豪们的包容心态呢?
面对赈灾劝捐,广东民营企业家为何“沉默”(图)
  上图:6月27日,广州本田捐款100万元用于广东抗洪救灾 本报记者 陈秋明 摄

  富人冷淡募捐其中两个原因———

  劝募公之于众,捐赠被人曲解

  记者采访也发现,公开的劝募活动往往很难得到捐赠。这与劝募会公之于众跟很多人不愿意“露富”的思想相违背,这是富人对公开的劝募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

  陈峰(化名)是广州一位做通讯产品业务的民营企业老板。他对记者说,其实他十分关注这次洪灾,那天也看了救灾晚会,想过捐款,但立即遭到了周围人的嘲笑,认为他想上电视过分炒作自己和公司。“我也捐助过贫困者,但那都是我看准的。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捐出去不仅得不到赞扬,还被讽刺……何况,比我富的人多的是,大家都不吭声,我出什么风头?”

  陈峰说,现在社会上有种心态,一听说哪个企业家一年捐了多少钱,不是去敬佩人家捐得多,而是去质问人家究竟赚了多少。这也许是很多企业家捐款后并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原因之一,怕被宣传和议论,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位民营老板王先生则表示:“这次捐款我看都是在公务员里发动,我不愿意与公家单位在一块。一次我们捐了些物资与相关单位一道往县上送,有些受助者一说就是‘感谢党、感谢政府’,我们却被晾到了一边儿,很不舒服。而且我们这些行为很多时候被指责为‘做秀’,很多人都觉得我们有什么特别目的。”

  有公益慈善人士就认为,建立对富人公益心的理解和尊重,让富人树立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自豪感,在当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慈善会负责人剖析特别因由———

  赠捐活动频繁,社会“爱心疲劳”

  记者了解到,去年广东省曾积极动员全省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开展支持《十项民心工程》募捐活动,帮助全省22.5万贫困农户进行危房改造,重点用于山区、贫困地区“百村万户安居工程”。至今,认捐总额达到8000万元。一名在去年活动中捐了100多万元的五金行业老板余先生坦陈:“人们一听说你给谁捐钱了,然后就一下子全来找你。所以真的是因为人太多了也难应付过来。我现在都厌烦有人来找我筹资。”

  广州市慈善总会的一位负责人说,或许社会出现了“爱心疲劳症”,各种扶贫济困、捐资助学项目捐赠活动很频繁,比如广州市有教育基金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市妇联重症儿童解救助基金、见义勇为基金、振兴粤剧基金、总工会职工解困济难基金、科技基金、交通基金以及市慈善总会等等,都在定期不定期举办社会募捐活动,加之各地新闻机构积极发起的临时捐助活动等,也有些令人不胜疲乏。

  募捐思路转变,“私心”被理解,专家提出———

  企业参加慈善,可获宣传回报

  “自己捐了钱,当然想知道钱都花到哪儿去了。”记者采访中听到不少企业家有这样的反映。由于目前对基金会实行业务部门和登记部门双重管理的规定,私人捐赠后大多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善,不少企业家捐款后甚至不知道资金的最终去向,难免担心自己“无从得知最初想帮助的人们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帮助”。

  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吴处长告诉记者:本次洪灾捐赠,我们将对救济款物实行“五公开”,特别欢迎捐赠人定向捐赠,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将捐赠的款物发放到指定灾区,对捐助较大数额建设灾民新村的,可以在灾民新村建成后冠名。

  他多次提到了惠来县“世铿新村”模式,这个新村是为安置因2004年“5·8”龙卷风袭击而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而兴建的,总投资650万元,其中香港知名人士林世铿先生捐资450万元、惠来华强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方泽强先生捐资200万元。所以命名为“世铿新村”,新村今年1月竣工。

  记者注意到,现在募捐工作的思路已经发生转变,要想让企业参加公益活动或捐资做善事,必须同时使企业能得到相应的宣传回报。事实上,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企业慈善活动与做秀宣传之间关系的辩论也一直存在。但更多时候,这些“私心”是被理解与肯定的。

  正如有专家指出,慈善事业不是简单的给予,而应当被理解为有投入有回报的投资行为。投入的是善款,产出的是社会效益,回报的是全民利益。

  捐款优惠力度不够难起鼓励作用,专家建议———

  出台遗产税法规,促富翁主动慈善

  广东企业家为什么不太愿意投身于慈善事业?国内学者探讨这一问题时,大多把症结归咎于国内的捐款优惠制度力度不够。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李伟民教授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的劝募还是行政动员占主导。要让富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仅靠一味的道德说教自然无济于事。动用制度政策和法律调控机制,才可能对富人捐赠起到鼓励的作用。

  过去中国对国内企业的慈善和公益捐赠行为一直执行的是“在年度应纳所得税额3%以内部分准予扣除”的规定,对个人执行的是“应纳所得税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的规定,相比之下优惠程度明显偏低。看来,企业家缺位的确有政策上先天不足的因素。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一些民营企业家反映,本来是献爱心,却要交所得税,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能算是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吗?这就难免让人心里打鼓———捐,还是不捐?

  这一情况在去年1月以来有了改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向中华慈善总会、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等五家国家级慈善机构的捐赠,可获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然而记者从广州市地税局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对个人、企业捐款给广州的慈善机构依然还是延用企业3%、个人30%的税收减免政策,对全额免除的规定只限于上述五家国家级慈善机构,也就是说广东省内只有捐款给广东省慈善总会才能获得全额税前扣除。广州市慈善总会也一直在呼吁,普遍的担心是,这样会导致捐款集中流向省慈善总会,而各地市减少。

  对此原因,有内部人士分析,这是由于这其中涉及了地方财政的利益问题,如果对地方慈善机构也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规定,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地方财政缩水。

  有关人士还建议,配套出台有关“遗产税”的相关法律法规。因为在美国,高达50%的遗产税是迫使富翁捐助慈善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积攒的财富在转交给其子女时会缩水一半,因此在他们看来,与其将钱缴税,不如把钱拿出来用作公益事业。而我国目前尚无遗产税,企业家出于传统的家族意识,以及对拥有财富的不确定性,更愿意累积财富传给下一代。因此,如果我国在遗产税上有所突破,将促使一批富翁对待慈善事业的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

  (日京/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