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启动情绪管理的神奇按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5:23 中国青年报

  编前:

  情绪与我们如影随形,能否妥善管理情绪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人格发展、学业进步和人生幸福。由教师指导、学生主导实施的“情绪管理工作坊”通过独特的体验式教学和深入的讨论分享,使学生学会妥善管理情绪,促进个人成长。

  指导教师赵勇君,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生发展与培训、心理咨询、职业咨询及相关研究工作。

  这是一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持的工作坊。五次训练后,学员侯娟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其实,情绪可以是一只风筝,当它摇曳不定、迷失方向时,我们需要紧紧抓住手中的线尽力把它拉向正途,使之飞得更高更远。”

  缘起

  “这一年来,我总被一种失落的情绪压抑着,总有一种莫名的忧伤向我袭来,对生活总是提不起精神。”

  “即使脸上带着笑,心情也常常无法抑制地跌落到消沉的境地,有时候是无意识、不自知,有时候是意识到了也不愿承认、不愿面对、不愿改变。”

  “常常为一点点不顺心就向同学大发脾气,周围人都不喜欢接近我。”

  ……

  对于大学校园里相当一部分同学而言,我从心理咨询笔记上摘抄下来的这些话是他们情绪的真实写照。在大学生不断翻新的流行词里,“郁闷”一词经久不衰,一位同学则形象地总结“我的情绪就是一片飘落的黄叶”。缺乏对情绪的自控能力是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与发展能力、实现自主、明确人生目的等一样,管理情绪也是青年心理发展的一大任务。学会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是大学生心理成长和个人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在现实中,情绪管理教育却相对缺乏。与浸润着理想教育和理性思考的父辈相比,今天的大学生身处文化多元、空前开放、个性张扬的时代,却很少接受关于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教育。他们经常接触的流行歌曲、QQ、网络游戏,一方面对情绪起到一定的疏导宣泄作用,另一方面又往往加重了负面情绪的“泛滥”。

  在针对学生个人发展心理训练的意向调查中发现,在18个备选项目中,420位参加调查的同学最感兴趣而又最觉无力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

  关于大学生情绪问题的现实认识和思考,促成了“情绪管理工作坊”的诞生。

  此次,我们的工作坊完全由学生主导、设计、执行。对于从未接触过工作坊,也不具备心理培训相关知识与技巧的学生来说,困难可想而知。但我始终认为,体验式的收获更为可贵。工作坊本身就是一次特别有效的助人、自助的教育,我提供的是密切的关注与指导。

  我们的工作坊分为“认识自己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同理心与人际沟通”、“自我激励”四个部分。

  天使与魔鬼的较量

  第一次课是热身,带领学员认识自己的情绪———这个“熟悉的陌生人”。助理们首先带大家做“指手画脚”、“察言观色”两个互动游戏,表演或描述一些与情绪有关的成语和生活事件,使大家“认识情绪”。

  第二次课进入情绪管理的核心部分:如何管理情绪。

  助理宋新竹给大家讲述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LIS的“ABC法”:即Arisingevents(缘起事件)、Belief(信念)、Consequence(后果)。简单地说,情绪并非由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对事件的看法所引起的。对于同一个事件,不同的看法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保持良性情绪的关键在于,用正面的想法来看待事件。大家对这一思维方式产生深刻的理解,是由接下来的训练项目“打击魔鬼”来完成的。

  这是我在德国留学时接触到的训练方法,它模拟了人们在被问题困扰时,头脑中正负观念交战的过程。“魔鬼”找出种种糟糕的想法让人绝望,而“天使”则竭尽全力“打击魔鬼”,用积极的想法使人重燃希望。

  学员们选择了校园生活中的一些“典型问题”:比如遭遇爱制造噪音的室友;暗恋对象并不喜欢自己;学习很努力却成绩平平等等。下面就是一个讨论记录:

  当事人:我学习很刻苦,却成绩平平,朋友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但她聪明,成绩很好,我觉得不公平!

  魔鬼: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认命吧,不要做无谓的反抗。

  天使:谁说的,上天是公平的,拿走你一样东西,必然会赋予你另一样东西。

  魔鬼:大多数时候人们喜欢用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一个人,你的优点不如她突出。

  天使:事实并非如此,人们更愿意和性格好的人交往,成绩不是主要的。每个人的学习、工作都只能反映出他在某个专业领域的能力,但真正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是他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你应该找到自己的发光点,挖掘自己的优势。

  魔鬼:你努力了这么久,还看不到成效,没前途了。

  天使:如今的成绩只是暂时的表象,量变会引起质变,每个人的成长历程是有差异的,要正视差距,直面现实,而不要自暴自弃,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

  魔鬼: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别人可能去做了更多有益的事情,你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天使: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有付出总有回报,也许你暂时没看到,但是你已经积累了很好的基础,会在适当的时候发挥出来。坚定信念,总能收获!

  冷眼旁观天使与魔鬼的激烈交战,学员们突然有洞彻天机之感。原来影响情绪的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魔鬼是内心消极的不理性的想法,企图将我们拖入痛苦的深渊,天使则提出理性的思考,积极乐观地引领我们走出困境。学员们的感受如火山般爆发了:

  “我们在证券投资课里学到‘止损’(操作失误之后的补救措施),对于负面情绪,我们的‘止损’处理太少了。应该冷静下来,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糟糕的情绪,是不是自己的想法出了问题?换个角度看会不会好受些?然后做一点事情让坏情绪到此为止。”

  (任江 2002级市场营销)

  “好像水温慢慢升高不会引起青蛙的警觉一样,坏情绪也是一点点在侵蚀我们的生活的。没有养成主动调节的习惯,心里就根本没有天使的位置,更谈不上战胜魔鬼了。”

  (苏晨曦 2002级财务管理)

  “原来我也可以把所谓的不快大声叫出来,然后一个个消灭掉,我真的可以那么轻松地k掉‘郁闷’,做个轻松快乐的人!”

  (侯娟 2003级9班)

  “如果有1000个理由悲伤,那么你一定可以找到第1001个理由让自己快乐起来。”

  (刘丹 2003级14班)

  2003级12班的倪娅在游戏中扮演的是魔鬼,虽然竭尽所能,仍然被天使打败,但她心里却非常高兴。“它让我明白: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多想好的一面你就会轻松快乐。一般情况下,天使都能战胜魔鬼。”

  工作坊之后,“打击魔鬼”进入学员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头脑演练”。

  “现在每当我在生活里遇到矛盾,就会自觉地‘打击魔鬼’。这样,一些非常冲动不理智的想法,在头脑里转一个圈就过去了。”

  (苏沛 2003级14班)

  “每当情绪不佳,我就一个人跑去图书馆底楼。看看路边稀稀落落的小树,看看那些悠闲或匆忙的脚步,看看洋溢在同学们脸上的青春和活力。拿出一个草稿本把自己的不快都写下来,最后发现,开心事总占多数,剩下的就是让自己微笑的理由了。”

  (李玲 2003级9班)

  “打击魔鬼”是极其有效的训练。同学们开始反思自己处理情绪的做法,并主动评估其有效性。只有在心中避免走极端,养成合理思考的习惯,紧紧跟随内心天使的引领,我们才能一直保持良性情绪,享受生活的美好。

  穿着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

  同理心与人际沟通是情绪管理的重要内容。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良的人际交往是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你能理解别人的情感吗?你能“穿着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吗?这是情绪管理无法回避的课题。

  第三次课程刚一开始,助理徐璐主持下的训练“青春已逝”便带大家直奔主题。当每个学员模仿老人,戴上耳罩和厚厚的老花镜在其他同学伸手干扰中艰难行走时,风华正茂的同学们进入了一个从未体验过的世界。

  “那天晚上,当我穿上硕大无比的鞋,戴上老花镜和耳罩,世界仿佛静下来。我步履蹒跚地走着,心里体会到些许老人才有的恐慌、孤独,那些伸出的手,不知是帮助还是戏弄……”

  (彭洁 2003级10班)

  “当我们体验老人走路时,才真正感受到了他们的不易。在生活中处处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地体谅和理解他人。”

  (邓林霞 2002级电子商务)

  “要趁自己年轻,有梦想有激情的时候,多做想做的事,尽可能让自己的经历更丰富,心灵更饱满。”

  (邵姝一 2003级14班)

  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需要,这一主题在第四次课中再次得到强化。

  “合作拼图”是使人印象深刻的另一个训练。仍是分为三组,每个同学都拿到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些形状各异的纸片,每五个信封中的纸片恰好可以拼成五个正方形。游戏要求,每组学员在不能讲话,且只能给不能拿,在25分钟内拼好。

  这需要学员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默契。学员必须在认识自己既有资源的同时,细心观察他人的需要,并通过奉献而协作完成任务。

  不管游戏是否成功,“认识自己的资源,观察他人的需要”在每个人的脑海里留下强烈的印象。很多学员将拼图保存至今,作为特别纪念。

  有个小组在游戏结束前两分钟时还有一个正方形没拼完,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指手画脚、面红耳赤。终于,在结束前半分钟拼好了第五个,成为惟一完成任务的小组。学员苏晨曦回忆,那一刻,每个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特别自豪。为团队的齐心协力、“绝不放弃”感到自豪。

  两堂围绕同理心与人际沟通的培训,让同学们对他人更为关注。同学们这样描述自己的改变:

  “将心比心,我更能体谅他人了。发生冲突时,我会想着怎么把话题转到‘无烟区’。比如,这句话对方听了会怎样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刘婷 2002级电子商务)

  “心态变得更加宽容了,自己也更开心,更平和从容。”

  (谭金玲 2003级7班)

  大声喊出自己的愿望

  自我激励,持续地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最后一课。当人们学会自我激励,潜藏的情绪管理能动性就被唤醒了。

  自我激励有很多方法,启动“神奇按钮”是一大捷径。在助理的带领下,学员在音乐中闭上双眼,回忆曾给自己带来力量的一句话、一本书、一个人、一件事,充分感受并相互分享“神奇按钮”的威力。

  “大声喊出自己的愿望”正是一枚神奇按钮。助理吴俊瑾描述了当时的场面:“刚开始,同学们因为害羞而不够投入,慢慢地,随着指引和激励,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当愿望被饱含热情、坚定有力地喊出来,每个人都体会到了自己心中的热情与力量,坚定与毅力。”

  一名女生在大家的帮助下第一次大声喊出:“我要变勇敢!”

  这个女生事后回忆,当身边的同学都坦诚地讲出了心中的愿望时,自己又羡慕又紧张:为什么我不能超越自己?一刹那,她改变了原先想好的愿望,用颤抖的声音轻声说:“从今天开始,我要变勇敢。”此时,学生助理马上增加了一项“规定”:站到讲台上来喊三声。有个男同学主动跑上台带领她喊,为她壮胆。终于,这个女生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之后,我们跟踪采访了参加工作坊的学员和助理,他们对这次工作坊写下了近两万字的体会,其中很多超出了情绪管理的范围。

  感受一:情绪管理的题外话

  关于真诚、尊重、理解

  “每个人都被尊重,每个人都愿意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不用担心被他人笑话。”

  (邵姝一 2003级14班)

  “难忘吐露心声时,彼此内心的感动。其实,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找到知音的感觉是任何事情都无法相比的。”

  (万颖 2003级9班)

  关于自信、自知“参加完培训后,我对情绪的认识完全改变。了解自己是人生最大的聪明,一个人倘若能够了解自己,就可以扬长避短。”

  (邹强 2002级财务管理)

  “在人前讲话的机会,让我发现自己潜力很大!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接受我以及我带来的东西,这是让我最高兴的。”

  (李非然 2002级电子商务)

  “如果自信用百分来计算,我只有45分,但是活动过后,估计有65分了。”

  (唐蓉 2003级2班)

  关于个人发展与人生幸福

  “最大的感觉是,参与者的亲和力与人际沟通能力有了很大不同,并运用到了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李非然2002级电子商务)“工作坊促进我更好地挖掘潜力,建立以自己的喜好为基础的、多步骤实现的个人战略规划,树立良性生活和发展方向。”

  (汤宏斌 2002级物流管理)

  “我逐渐明白了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言行来改变内心感受,以积极的行动来对待生活,以乐观的心态来影响他人,以简单的形式来获取幸福。”

  (任江 2002级市场营销)

  感受二:来自“受益最大的人”

  “整个工作坊中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助理。我们抛开书本,甩开传统的口授教育方式,在实践中摸索,探索真知。”学生助理王娅鑫如是说。

  当初对他们来说,这个没有年龄差距的同辈培训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的挑战。一方面,助理们几乎不具备心理培训的任何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求工作坊必须真正地发挥训练的作用,而不是“作秀”,热闹一阵就完了。

  一位助理说:“我们搞情商的就是要先搞定自己,在短时间内我学会了快速调整情绪。”准备工作坊的过程成了一个体验式学习、体验情绪管理的过程。

  除了获得对情绪管理的深刻体验和探索真知、参与创造的快乐,助理们还学会了展示真诚并认识了很多朋友,“我开始重视团队的重要性,注意周围每一个人的特色与特点,我发现自己能控制自我,能重视他人了”。

  教师后记

  这次由学生为主体主持完成的工作坊,是我在心理培训中的尝试。其间困难很大,而它给予的回报也高过了我的预期,同时也给了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机会。

  在当代的教育中,教育者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我认为,他应当是一个观察者,细心捕捉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引导他们发挥所长;是一个促进者,对任何看法持开放的态度,不否定、不代替、不灌输,适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撑,帮助营造恰当的氛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投入行动。

  另外,我最大的感触与罗森塔尔效应(由于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有关。我深深感受到,充分地信任学生能做得好,并满心希望地期待他们的成功,他们的表现就会向你所期待的那样发展。

  我愿以学员邹强的一段话作为本次工作坊的结束语:

  “情绪是可以控制的,生活也可能由自己主宰。这段日子以来,我控制着自己的生活节奏,清楚地感觉到我的心情如潺潺的溪水,带着自然而畅快的音符。我知道,我又前进了一步,因为我认识了我自己。我甚至可以嗅到未来的气息:那是一片阳光,一顶蓝天,一野芳草。”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