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筑今后不能说拆就拆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7:00 现代快报 |
新闻索引 胜利电影院就好像刚刚才从我们身边消失,鼓楼馥记大厦(原来的鼓楼百货)的轮廓依旧留在市民的记忆中……伴随着老城改造推土机的轰鸣声,散落在南京民间的民国建筑等一批“老古董”,正在悄悄地消失。在一片惋惜声中,记者昨天从规划部门获知的消息对民国建筑保护无疑将是一项重大利好:南京拟通过法规对包括民国建筑在内的“老古董”进行规 划保护。民国建筑10年消失20%东南大学建筑系刘先觉教授对民国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1988年,以他本人为首的研究小组曾做过普查,选出了近200幢有研究价值的民国建筑,并将其记录在案。而10年后,这些建筑中的30幢已在道路拓宽、城市改造中被拆毁。2002年的调查显示,又有超过10幢建筑被拆毁,如原中央银行等。而最近的调查再次显示,这些建筑还在以每10年20%的速度不断消失。 “首先要保护,然后才能谈到开发旅游线路。如果连保护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开发?”提到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刘先觉教授深表遗憾:一个是胜利电影院被拆,一个是鼓楼馥记大厦(原来的鼓楼百货)被拆。儿时古井如今踪影全无 同步消失的还有古井。住在朝天宫西侧的刘大爷面临搬迁,最让他舍不得的除了街坊邻居,还有身边那伤痕累累的“忠孝泉”古井。刘大爷说,这里曾给自己的童年留下不少欢乐,“现在南京城好多井都被埋了”。 一位78岁的老人曾用3年时间走街串巷,找到了208口古井。对古井保存现状,他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叹气不已:“保护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啊!有些古井说拆就拆了,说填就填了,太可惜了!古井是城市的见证与财富,一旦没有了,就再也没有办法恢复了。”据记者了解,像金沙井、凤凰井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宝贝”,如今只能听听它们的名字了。没名没分“宝贝”难被保护 南京绝大多数市民对这些古井、民国建筑、古树的消失也感到遗憾。特别是一些老人,这些时代“印记”已成为他们记忆的一部分。在为城市变迁感到欣慰的同时,他们也对古井、老房子的消失倍感惋惜。他们认为,古井和老房子都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寄托了市民的感情。他们纳闷:为什么老百姓身边的“宝贝”最容易受伤呢? 在很多人把矛头指向规划部门的同时,有业内人士说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建筑之所以遭到破坏,主要是因为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的范畴,而规划部门有时很难判断这些“印记”的保护价值,甚至也没有“规划保护”这样的提法。说白了,就是散落的非文物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是个法律空白,没有确定其保护的具体范围和方式。制定规划重点看护“古董”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送审稿)指出:在今后地区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编制划定其他非文物历史文化资源(古桥古井、古树名木等)的保护范围,主要包括本体和保证其基本安全的范围,明确相关控制要求。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解释说,那些没有被列为文物的民国建筑也是重点保护对象,甚至连南京的方言也会得到规划的“看护”。快报记者尹海峡法规选读要点一:城建必须为地铁让路 规定提出,南京城市规划实行“六线”控制。“六线”是指道路红线、绿化绿线、文物紫线、河道蓝线、高压黑线和轨道橙线。对于已完成轨道交通专项控制规划的轨道线路按照《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2005)划定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区,并划定具体轨道线位和站位以及保护控制范围,提出有关控制要求,确定出入口位置及控制要求。要点二:规划将让市民“说话” 规定提出,为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提高规划可操作性,除专家参与规划的讨论审查之外,还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引入地区政府、市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参与。 征求专家意见主要采取以南京规划委员会名义组织专家咨询或论证的方式。征求市民意见可采取规划展览馆和规划局网站公示的方式,有条件地进行现场公示,甚至考虑组织市民听证。要点三:城市发展要有“个性” 规定要求,今后规划要确定城市特色展示区内的特征要素,如建构筑物、街巷格局、整体风貌、历史文化要素、自然风景要素等,提出特色保护和塑造的原则和要求,保证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协调性。快报记者尹海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