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7:15 大连日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全党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的工作报告,也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建设“大大连”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质是“大幅度地”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位物质消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污染重。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最近的权威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中国的GDP是1.4万亿美元,占世界的4%,但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总量为50亿吨,其中原油2.52亿吨,占世界的7.4%(进口占34%);原煤15.79亿吨,占世界的31%;铁矿石3亿吨,占世界的30%(进口占50%);钢材2.71亿吨,占世界的27%;氧化铝1168万吨,占世界的25%(进口占50%);水泥8.36亿吨,占世界的40%。当前,中国经济的物质消耗强度是非常高的,资源生产率的水平是非常低的。如果按照这样一种资源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那么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比现在翻两番、增加到4万亿5万亿美元左右的时候,资源环境负荷也将是现在的45倍。这样的发展显然是不可承受的。

  大连市第十三届二次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适度超前储备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资源”作为市政府今后工作要把握的重要原则之一。为此,笔者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重要战略贯穿“大大连”建设、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实现现代化过程。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简单地停留在一般的口号号召和道德倡导上面。这样做,尽管一时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但一旦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有所宽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又会被置之一旁。

  二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像美国学者布朗在其新作《B模式》中提出的那样,“要以战时状态所需要的速度”进行实质上的努力。就科学技术方面而言,要把研究和发展具有替代意义的资源节约型科学和技术纳入科教兴国战略之中,用生态化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从而大力促进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到2020年左右,中国的人口增长和消费增长是相对刚性的,因此技术创新与体制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两方面改革的叠加效应至少要大到使资源环境消耗比现在降低1/4到1/5,才能足够抵消人口与消费增长带来的压力。最近,上海市政府发布产业效能指南,提出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中要用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万元工业产值水耗等物质强度指标衡量和选择入区产业。这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方面有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意义的可贵探索,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三是政府机构要在资源节约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不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就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政府必须承担重要职责。节能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更需要政府的率先垂范。要充分挖掘政府机构自身的节能潜力,制定节能实施方案和能耗水耗定额、支出标准,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降低费用支出加强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展废电脑、废电池及各种办公用品耗材的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再生纸,及时淘汰报废车辆,推动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等。

  四是针对当前体制环境与有关政策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问题,重点研究税收等经济政策的“绿色化”,对不利于资源环境的活动要多收税少补贴,对有利于资源环境的活动要少收税多补贴。通过加快税收等经济制度的改革,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五是大力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普及节能知识。要牢牢树立“节约能源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有为”的观念和意识。通过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面和环节入手,宣传节约能源的意义,介绍节约能源的方法,培育节约能源的习惯,唤起全体人民的参与热情。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把节能、节水和资源循环利用,作为市民公共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节约资源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作者系大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