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为何远离公众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7:40 中国新闻网 |
黄昆走了,科学界扼腕,但同时闻讯的许多普通公众相当茫然:黄昆是谁?在科学界赫赫有名,在公众面前却是陌生人。 公众享受着科学家带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科学家是谁 “这就是我国的现实———公众享受着科学家带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道科学家是谁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原所长胡亚东说。一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胡亚东说,不仅是黄昆,几乎所有科学家,特别是搞基础领域研究的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胡亚东说,“科学技术”必须经过多次转换才能变为生产力,可是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科学技术直接等同于生产力。“这导致很多地方对科技工作者的考核,往往就看其完成了多少论文,这些论文又产生了多少经济利益。”很多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根本没有明显的经济效果。再加上基础科学领域本身离老百姓生活比较遥远,科学家一般又都专注于研究领域,潜心工作,不愿过多跟公众打交道,“最终导致这些领域的科学家更加远离公众视野”。 胡亚东说,政府虽然大力倡导发展科技,但对细节关注得不够。他说,重视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对每个科研个体的关注。只有重视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个具体的研究领域,才能推动科学的发展,才能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氛围。“国家应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和做法,关心科学家,特别是离公众距离较远的基础科学领域,应该让全社会了解他们,支持他们。”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科学研究中心教授何国祥说,公众对于科学家的陌生,反映出我国“科教兴国”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公众。科技工作者苦行僧的印象没有改变。 我国公众对科学家陌生,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因 当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明X射线,把自己用射线为妻子拍摄的照片投到当地一家小报社。第二天就是元旦,结果,德国人相互问候的话语不是“新年好”,而是“你看到了伦琴的射线吗?” “这种对科学前沿的关注,对科学家的热情,体现了一个国家公众的科学素养。”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说,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的陌生,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因。 他说,西方国家,比如古希腊、古罗马,对自然科学研究一直都非常重视,保存大量科学家传记,留下了丰富的理性科学因素。我国历史上一直强调的是伦理、道德和儒家思想,留下的都是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传记,甚至连四大发明的发明者的详细资料都不多。 “文化传承不同,影响了现代公众对科学家的态度,以及对科学精神的推崇,特别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王渝生说,在我国这种文化背景下,科技工作者相对其他职业待遇较低。“搞科研无法成为很多人就业的选择,也就越来越边缘化。” 王渝生说:“既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精神也应当是全社会的第一精神力量,而这些我国还做得很不够。”胡亚东同样认为,科学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氛围,政府应主动培养公众的科学意识。“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不高,也造成了公众对科学家的陌生。” 科学家为公众熟知不是通过科普,往往依靠文学 王渝生说,我国科普宣传力度远远不够。据统计,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平均占到总节目量的20%,日本电视台占15%,而我国电视台只有6%左右。 他说,我国科普活动不仅经费严重缺乏,活动内容不多,科普读物也是少之又少,很多读物都是粗制滥造。潘厚任说,在国外,科学家花纳税人的钱,必须对公众负责,每一个科学项目,每一个研究领域,科学家都必须争取公众支持,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用通俗的科普语言,告诉公众自己在干什么。这样一来,良好的科学氛围慢慢形成,公众也能够了解到科学家从事的工作,了解科学家。特别是青少年,也会因此对科学充满热情。(中国青年报李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