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江大堤石角段仍需加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9:37 南方都市报

  北江大堤石角段仍需加固

  在上个月的洪灾中曾出现管涌,专家现场考察后认为仍存某些安全隐患

  本报讯(记者杨传敏)7月9日,几位地质和水文专家在现场考察北江大堤清远石角段后指出,此次夏汛北江水位为5年一遇,并不算高,然而石角的某段堤坝发生了小范围管涌。管

涌在不该发生的地方发生了,这说明作为北江大堤最险段的石角,仍然存在某些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固。

  小范围管涌数千人紧急出动

  上月,珠三角遭遇百年一遇洪峰。北江水位最高涨到12.3米,在这个水位下,北江大堤安全度汛,然而小范围险情依然出现在清远石角段。6月24日天文大潮之时,北江大堤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巡视时发现,石角的某段堤坝发生了小范围管涌。数千人紧急出动,奋战一个昼夜,成功保卫了这个堤段的安全。

  “不该出水的地方出水了。”广东冶金设计研究院的地勘队队长杨鹏儒,对北江大堤的加固工程保持着长时间的关注。他和广东地质界的许多专家一样,深信这样的观点,北江大堤石角段的加固,由于没有涉及30米以下的透水基岩,还存在一些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现在,他认为,今年6月发生的这次管涌,已为他的观点提供了直接证明。

  未加固的基岩是主要透水通道?

  杨鹏儒认为,“减压井本来是对30米以上砾石层的水起安全排水作用的,但它没有出多少水,而减压井后面的稻田却发生了管涌。这就说明稻田里的水不是来自30米以上。也直接说明了在防渗墙工程完工后,30米以下的基岩已成为主要的透水通道。”

  据记者观察,发生管涌、喷水喷沙的稻田,距作为安全装置设置的减压井约20米,距北江大堤的距离超过200米。管涌口附近的水稻地,厚厚地覆盖着沙层。管涌口现在已成为一个冒尖的石砾堆,周围堆积着无数沙袋。据附近的村民告知,出水当晚,水柱高度一度达到2米。

  可能的解决方案:“先堵后排”

  广东省水利系统的某位专家也曾到过管涌地点,这位专家和杨鹏儒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基岩是最主要的透水通道,需对石角段的30米以下基岩作进一步的加固。

  那么,应该如何加固呢?这位专家认为,可以采用封堵的办法,即在含钙丰富的基岩受江水侵蚀严重或本身存在地质断裂的地方,也是容易发生管涌的地方采取措施,封堵住地下水的出路。不过他同时也认可了杨鹏儒提出的一个方案,即有选择地在某些点对地下水进行疏导,采用一种“先堵后排”的方案。

  石角:龙脉—水脉—断裂带

  据说,清远石角段一直是北江大堤最有名的险段,清光绪二十六年,这里曾立起了一块石碑,上书:“石角堤围为下游各县及省垣保障,屡修屡缺”。

  而在当地老百姓口里,也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石角各村落大多居于龙脉之上,龙一翻身,大堤就会出现危险。不过,在杨鹏儒等专家的眼里,龙脉就是水脉,也就是地质断裂带。从中大今年1月提供的北江大堤卫星遥感图片上可明显看出,总长63公里的北江大堤,平均每公里就有一条较大的地质断裂带。不过程度不同,而最严重的一段,就在清远石角。专家们认为,这就是北江大堤30米以下基岩是透水层的原因。

  图:

  专家在北江大堤清远石角段考察。在上月的洪灾中这里曾发生管涌。

  本报记者 杨传敏 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