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慈母割肝救活半岁儿(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9:5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慈母割肝救活半岁儿(组图)
有父母之爱护航,小宝贝在医生的照料下逐渐康复。

慈母割肝救活半岁儿(组图)
38岁的妈妈把自己的肝割给了自己的“心肝”。

  为了救活不容易得来的6个月大儿子,一名38岁的母亲坦然切下了自己的1/4肝脏———昨日,这位慈母在术后醒转过来,第一句话就问:“东东怎么样了?”接受了母亲肝脏的婴儿东东预计今天可以离开ICU。当曾经绝望的孩子的父亲看到,妻子那个曾让他“惊讶的决定”竟然梦想成真,也情不自禁落下男儿泪。

  在7月11日集7个科室之力、花费了10个多小时完成这一手术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专家昨日正式宣布:成功完成国内最小接受活体肝移植手术。据记者了解,今年5月分别在天津完成的活体供肝移植手术,其受体年龄为18个月;而在上海完成的4个月大婴儿肝移植手术,供肝却非来自活体。由于肝移植是难度最大的移植手术,而活体移植又是其中的最难点,这例手术填补了广州的空白,是目前在广州完成的首例活体供肝手术。

  然而手术后,这对爱儿心切的农家夫妇仍然为巨额医疗费用皱眉。医护人员目睹此情此景不禁对记者说:“这样伟大的母爱实在令人感动。我们都希望,全社会的人来帮帮这个孩子。”这句话至今留在记者的耳边、心里。

  文/记者 邱瑞贤 实习生 张晓坚 通讯员 刘东红 图/庄小龙

  这个儿啊,得来保住都不易

  母亲叫丁燕,对于今年38岁的这名粤西农村妇女来说,获得这个婴儿的难度让人感慨。由于家境贫苦,从四川来广州打工的她去年才和39岁的阳西男子陈荡结婚,在生育的过程中这名高龄的母亲却发生了胎盘滞留,子宫大出血,经历一番死去活来挣扎的她把孩子生下来后,却不得不切除了子宫,意味着她今生再也没有生育的机会了。

  可是命运给她开了另一个更大的玩笑———刚生下来的孩子东东出现了黄疸,医生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样的孩子一般活不过两岁,除了做肝移植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手术办法。做肝移植需要一笔巨额的费用,对于这个贫寒农村的家庭来说无疑代表着绝望。在医院发动募捐后,共获得了一万多元的捐款。但是这与手术预计要使用的20多万元相去甚远。钱一时筹不过来,但孩子病情不能再拖,医院领导决定先给孩子实施手术,否则将会错过手术期。

  同时,考虑到孩子年龄太小,如果供肝来自其他个体,遗传物质相差大,产生排斥的机会也会变大,做手术后可能要终身服用抗排斥反应药物。而如能做活体肝移植手术,就能把抗排斥反应的出现率会从10%提高到26%。而且如果非活体供肝,有可能会出现胆瘘、缺血等并发症。医生一致认为,救这个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实施活体肝移植。而且,来自亲人的供肝显然最理想。

  你才是妈妈的“心肝”,为了你,妈妈舍得用自己的肝救你的肝

  “用我的肝!”丁燕脱口而出。那个惊人决定从这个农家妇女口中一出,连做丈夫的陈荡都惊呆了,这名朴实的农家汉子没有想到,妻子的决定下得这么快。“只要能让孩子好起来,把我的肝也用上!”他紧接着妻子说。

  母亲救孩子的心意已决,一刻也不愿意拖延。首先是术前的体测,父母都验了血,母亲的血型和孩子相符,都为O型,而父亲的血型为A型。在肝移植前还要做全面的体检,丁燕坚决要求自己先体检,“因为一旦检查合格,丈夫就不必冒险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脏。”体检结果显示,丁燕条件符合,可以手术。

  缝驳母子俩的血管,连接血肉间的亲情,考验大夫的“手艺”

  经过周密的准备,手术终于开始了。医院动用了移植中心、小儿科、小儿外科、麻醉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全院足足7个科室的专家,在7月11日早上10时正式拉开了这个手术的序幕,母子俩一起被推进了手术室。

  医生先从母亲体内的左肝下刀,用超声刀像切豆腐那样精细地切下了母亲肝左叶的1/4,约重195克。由于术前对手术的难度已有充分考虑,取肝手术只花了3个多小时,而且出血不到200毫升,这样的出血量甚至无需再给母亲输血。中午1时许,疲惫的丁燕被推出了手术室。而那鲜活的肝脏,立即被送到邻近的手术室,接驳到东东的肝上。

  为孩子手术是更为关键的一环,从下午2时许至晚上8时,孩子的手术足足进行了6个多小时。“这么小的孩子,给手术增加了很多难度。”主刀的中山二院肝胆医院院长王捷说,虽然孩子已有半岁,但是受到发育阻碍,东东体重仅6公斤,一切都要在微型的状态下进行———其中最大的难点是要接驳来自大人的肝脏,需要重新给孩子做吻合口,并用4~6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细细的接驳线;同时要严格控制孩子在手术中的出血量,“这么小的孩子全身血量也不过600毫升,只要在手术中失血量超过100毫升,就要了他的小命。”手术中,医生们紧紧盯住孩子的出血量乃至毛细血管,最终孩子的出血量仅有让人难以置信的20毫升!

  手术中更为精细的步骤是接驳孩子和母亲的血管,这简直就是艺术。由于大人的肝动脉粗约4毫米,而孩子血管仅不到2毫米,怎样把粗细相差近一倍的血管接驳起来并吻合,保持血流方向一致,这简直是一个“精度手术”。医生们通过精密的“血管整形”技术,把母子俩的血管终于天衣无缝地接到了一起。

  天可怜见,预计孩子今天可出ICU

  晚上10时许,孩子终于被推出了手术室,血压平稳,胆汁顺利流出,生命指标明显好转———他终于被自己的母亲救了过来。在漫长的手术期间,丈夫陈荡守在手

  术室外一直没有离开,吃过一顿早餐后就没有再吃一点东西。“开始感到有点饿,后来一点饿的感觉也没有了。”陈荡告诉记者,“手术前两天两夜,我都没有睡。怎么睡得着啊!”

  记者问他是否担心妻子的身体受到损害,“她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陈荡打断记者的话说,“我也想拿出我自己的肝啊!我们两个人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我们自己的身体不重要,她也和我说过,只求能治好孩子。”

  手术成功后,陈荡告诉记者,他美美地睡了一觉,好久没有睡得这样香了。

  这一段母爱已深深烙在人们的心中……

  王捷院长告诉记者,这一例手术的成功不仅创下了国内最小活体供肝移植的纪录,而且填补了广州活体供肝移植手术的空白。

  由于手术十分顺利,丁燕大约在一周后就能康复;预计东东今日就能撤掉呼吸机,搬出ICU,一周后就可以和母亲在病房里一起生活。如果他今后不出现排斥反应,他将和所有健康的孩子一样成长;即使出现排斥反应,他也可以服用抗排斥免疫药物,而不需要再面对死神的威胁。

  手术过后,这对农家夫妇却未能展开眉头。尽管医院破例先垫支了手术费用,但是巨额的医疗费用始终压在淳朴的丁燕和陈荡的肩头。

  “我们都希望,全社会的人来帮帮这个孩子,这样伟大的母爱实在令人感动。”当记者走出医院时,医护人员异口同声在记者耳边、心里留下这样一句话。(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