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哦,“太学生”老婆带着尺子入葬(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4:05 海峡网-厦门晚报
  昨日开棺发现,洪印石夫妻面目清晰,专家称墓室集中了厦门出土的前几处明墓的精华
哦,“太学生”老婆带着尺子入葬(图)
图为开棺现场。 蔡恺 摄

  本报讯 (记者 龚小莞 蔡恺)昨天下午4时左右,文物工作人员终于揭开明朝古墓内两具棺木的神秘面纱。

  嘴巴眼睛鼻子清晰可辨

  两具棺木没有明显的棺盖接缝,打开棺木可以说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工作人员动用了铁铲、铁锤、铁槌、凿子等诸多工具,沿着划定的范围连敲带凿,层层深入,约半个小时后,第一具棺木上终于形成一道切口。沿着切口将棺盖撬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床已严重腐烂发霉的丝被,下面呈现尸骨的形状。由于年代久远,原本为白布黄缎的丝被变得漆黑一片,上面霉斑遍布,暴露后立即引来无数苍蝇围攻。丝被下还有多层包裹,有麻布也有丝绢,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地层层剥离,其中第三层的麻布被拧成麻花状的长结,大概是当时的一种丧葬习俗。最后一层包裹揭开后,尸骨的脸部轮廓呈现出来,整体保存较为完好,嘴巴、眼睛、鼻子都清晰可辨。

  在尸骨右侧发现一面小铜镜,一个装着一疏一密两把梳子的小木盒,一把扇子和一块卷云形玉制帽饰,可以推断墓主为男性。接下来打开的另一具棺材内,尸体的包裹方式以及保存的程度都与前一具相同,只是棺材规格小一些,尸体身高小一些,尸体胸前放着一面小铜镜,右侧也有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两把梳子,一把呈弧形,另一把较笔直。同时发现的还有一把尺子,上面有刻度,为量衣之用,可推断墓主为女性,只是尺子并未如使用过的那般光滑,像是临时为随葬而制的。

  墓志铭有进一步发现

  先前出土的墓志铭昨天经过辨认,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现。除了刻有题为“太学生印石洪公暨配孺人王氏合葬墓志铭”,并写明是明万历丁巳年正月二十四日所刻外,墓志铭上还刻有“公生嘉靖甲辰年,卒于万历丙午年(1544-1606)——享年六十有三”,“孺人生嘉靖己酉年——卒于万历戊甲年(1549——1608),享年六十”字样,由此可知夫妻俩在当时均属长寿。墓主洪印石过世在先,其妻王氏3年后也亡故,但两人直到丁巳年(1617年)才合葬在一起。有关专家推测,当时闽南地区可能有悬棺的风俗,人死后未马上入葬,专门腾出一个房间停放棺材,或将棺木悬挂,在阳间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下葬。

  另据墓志铭记载,洪印石与洪朝选关系较为密切。洪朝选(1516-1582年),字舜臣,又字汝尹,号芳洲,别号静庵,同安翔风里十三都洪后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以左侍郎致仕。洪朝选是同安洪氏家族十二世传人,而洪印石的父亲名为洪朝夔,与洪朝选同辈,推测应为洪朝选的堂兄弟,洪印石则可能为洪朝选的侄儿。洪印石曾在县里的太学读书,但一生轻功名,从未为官。他家底好,为人慷慨,许多人都想与他结交。洪印石与妻王氏育有三儿三女,三儿子曾与洪朝选的孙子共事。

  比前几处墓葬更有价值

  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靳维柏说,类似结构的明代墓葬以前在厦门石村、东坪山一带发现不少,1982年在东坪山曾一次性发现7座同一类型的明代古墓葬。这些墓的墓室用砖砌成,外面粘着一层三合土,所使用的砖质量好、规则,墓室砌得较为紧密,缝隙小,外层的三合土很坚固,一般为双室双人合葬墓。岛外主要集中在灌口、杏林一带,2002年四五月发现过一处墓葬,出土棺木保存的完好程度,以及大小尺寸与昨天发现的差不多。此外,同年8月份发现的另一座明代古墓也出土了墓志铭。

  靳维柏说,洪印石与夫人的墓室是这么多年来厦门出土的明代墓葬中条件较好的,集中了前几处明墓的精华。它的墓志铭字数非常多,大约有1000多字,相对而言意义、价值更高;出土器物也是明代墓葬中较多的,例如王氏棺木中的尺子是对照明代度量衡标准制成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这些出土文物接下来将得到技术性的处理和保护,以便更好地长期保存。(厦门晚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