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竹笛之乡的“制笛之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04:2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竹笛之乡的“制笛之父”(图)
周林生在竹林中寻觅制笛良材

  杭州西湖博览会上,一辆翠竹彩车缓缓地向我们驰来。翠竹丛中,头梳髻鬟、身披缣衣、手握竹笛的“仙女”翩翩起舞,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百笛队”紧跟其后,他们边走边吹奏着活泼欢快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博得观众阵阵掌声。这辆彩车来自靠竹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余杭市中泰乡铜岭桥村。该村村长董仲彬深有感触地说:“我村脱贫致富应感谢上海笛箫制作大师周林生。”

  苦竹曾令山民尝尽苦涩

  原来,中泰乡是浙江省的“苦竹之乡”,占地2.3万余亩,虽是风吹有清声,雨来有清韵,然而对广大山民来说,它的经济利用价值不高,竹做的拐杖、扁担、篾笼等日常用品都不值钱。赚钱略多的竹笋却因苦涩卖不出好价钱,因此山民们的口袋总是瘪瘪的。尽管山民们也知道明清期间中泰乡的苦竹做成笛子就成了贡品,然而当今制笛高手又何处去觅呢?山民们只得将砍下来的竹管一分钱一根地批发出去,日子过得颇艰难。

  一个跟头摔出一段扶贫佳话

  1984年,上海民族乐器厂笛箫制作师周林生赴铜岭桥村采竹。正值冬至前后,大雪披竹,寒风凛冽。周林生说:“为名家制笛,当万里选一。冬至的竹质硬,不易被虫蛀,用3年左右的竹的近根部竹节制笛最佳。”周林生在林坡上艰难地寻寻觅觅,也许只注意了竹而没有提防脚下的滑石,不小心被绊了一下,他从山崖上滚了下来,三根肋骨跌断,疼痛万分。天色昏暗,人迹罕至,密密竹林,风啸雪紧。正当周林生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时,村长董仲彬出现在他的眼前。周林生被背回了村长家养伤。当山民们得知上海客人摔伤的消息后,他们自发地拿来了鸡蛋、菌菇等东西,有的还端来了鸡汤。他乡遇亲人,淳厚的民风,朴实的山民,周林生流泪了。于是他主动向村长提出,依托原料优势,自己提供技术信息,就地制作笛箫,尽快让山民们发家致富。

  把致富的手艺传给山民

  村里第一家“灵声”笛箫社很快成立了,周林生当了顾问。周林生对我说:“1985年的‘五一’劳动节,在铜岭桥村一个十分简陋的仓库里,我第一次向山民们传授制作技艺,如听大戏似的山民将仓库围得水泄不通。记得我第一句话是‘笛子有灵性,可荡涤邪气,出扬正声。制笛人必须从心底里去爱护它。’”山民们执著认真地听着,静得连放杯子在桌上的声音都能听到。就这样周林生为铜岭桥村拉开了制笛序幕。那些年周林生每逢周末便从上海赶往铜岭桥村辅导。从竹子选择教起,一直到适宜烤笛、去青通节、刷净内膛、定音挖孔、调性校音、镶嵌骨饰、刻诗、上漆等制作过程。他边教边示范,将“十八般武艺”全教给了山民。那时交通不便,周林生通常是周六晚上乘火车到杭州,第二天赶早上5时的长途汽车到铜岭桥村,当天晚上又得挤汽车、火车回上海,第二天上班。有时逢下雪路冻,长途车停开,只得步行,那种辛苦也只有自己知道。然而人勤事旺,“灵声”牌竹笛很快在台湾、香港市场打响,台湾朋友人见人爱,称其为“中国第一笛”。不久,他们又和上海民族乐器厂联营,将笛箫生意做到了全世界。留得梧桐引凤凰。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国的艺术家纷至沓来;国内的著名演奏家如陆春龄、赵松庭、俞逊发等也赶来助兴,更令人高兴的是得到了江泽民的关心。1999年,江泽民考察武当山听道教音乐,当听完赵连伍道长用箫吹奏的《春江花月夜》后,江泽民对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箫,音色、质量、材料都不错。”一问之下才知道此乃周林生的学生、中泰乡董雪华制作的。江泽民随即指示工作人员,指定将其作为国礼,赠送贵宾。

  把吹笛的快乐传给孩子

  如今,中泰乡已有竹笛加工厂近百家,年产竹笛1000万支,山民们自豪地说:“世界上吹奏的10支笛中,产自我乡的就有4支。”山民们靠制笛走上了富裕之路,旧房换新楼,山道成大道,家家有小车,户户有空调,日子越过越红火。随着经济的发展,山村里的茂林修竹也成了旅游景点,供人休憩,供人游赏。然而周林生并不满足,他说:“物质富了,人的精神更要上层楼。”在传授制笛技术的同时,他开始辅导当地学生吹笛。聪颖的孩子悟性极高,在周林生的指导下,他们有的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有的考上了浙江省艺校、杭州市艺校,有的还在全国艺术大赛中获得金奖。村长董仲彬说:“山村里飞出这么多的凤凰,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中央电视台、台湾的电视台都专程来拍专题,现在好了,我们村已成了海内外知名的笛子之乡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中泰乡的山民们不忘周林生帮助他们致富之恩,他们给周林生送上“制笛之父”匾,以表感激之情。

  “阳光下最崇高的工作是教师”

  周林生出身在江南丝竹之家,父亲弹拉吹奏无一不通。他们兄妹8人每人向父亲学一乐器,组成家庭小乐队,每逢节假日,父亲指挥,一家人自娱自演,其乐融融。周林生操笛,自然与笛结下了不解之缘。1964年,他进入上海民族乐器厂,师承制笛高手徐六四、赵登良。名师出高徒,几十年磨一剑,周林生也成了制笛大师。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他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如今他在闵行区少年宫教笛,被评为全国优秀园丁。有人曾问周林生:“你有这等手艺,何不自己开厂做老板?”周林生说:“我从小喜当教师,它是阳光下最崇高的工作,教人知识,教人快乐,自己也乐在其中。”

  我采访他时,周林生动情地说:“我的愿望就是利用我的知识和制笛技术帮助贫困山区的百姓脱贫致富。”苦竹之乡如今成了富裕之乡、知名的笛子之乡,周林生深感欣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14日 第七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