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污染找借口(环境漫笔)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05:41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惠小勇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针对某些地区的污染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决定,其中最新的就是国家环保总局的“最后通牒”,加上相关省区政府颁布的一系列落实措施,形成“治污组合拳”,确也打掉了一些污染企业,促使不少企业开始增加治污设备。但是,多数污染企业在应付完检查后又恢复原样,已经关停的一些污染企业也在伺机死灰复燃。 “要温饱不要环保”、“宁可呛死,不要饿死”……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总在为污染找借口。但是,仔细琢磨,这些看似有道理的借口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无论是哪个地方的污染企业,发财的是老板,遭殃的却是当地老百姓,因为污染企业带给他们的直接后果往往是资源浪费、水土流失、身体遭殃。就拿内蒙古一些有令不行的地方来说吧,丰镇市五台洼村的村民反映,村旁的高耗能工业园不仅强征了他们的部分口粮田,而且只要企业一生产,家里就是关着窗户也呛味扑鼻。 两相比较,说明地方官员那些借口都不是主要的,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结果。为了争名升位、脸上有光,进而戴好、戴大乌纱帽,他们即使心知肚明也要装糊涂,为污染企业开黄灯、绿灯。 严把环保门槛已成为当前宏观调控一个重要手段。一系列法规和决定都有了,关键是对污染情况进行督查,对没有按要求整改的企业或部门,要严肃处理。我们期待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领导不要再为自己找借口!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14日 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