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外交孕育“大手笔”(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4:51 南方周末
中国外交孕育“大手笔”(图)
2005年7月,胡锦涛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

  美国似乎越来越难容忍,中国在其因“反恐”而焦头烂额之时的和平发展,那么,中国该如何接招?

  中国外交孕育“大手笔”

  王义桅(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中国,准备接招

  布什第二任期,美国外交更具进攻性了。普通人或许不明白这个或那个“主义”,不过看看中亚的“颜色革命”,向亚洲倾斜的军事部署,日益强化的美日联盟,这边拉拢印度,那边结交越南等新伙伴,也大致能嗅到些传统现实主义的气息。尽管伊拉克、阿富汗动荡依然,美国巩固“反恐成果”的迫不及待就更令人狐疑。赖斯说,美国不会从中亚撤军,语气温和,态度决绝。

  听听国会山的喧嚣,就知道所谓的“中国威胁”正在如何刺激美国的决策层。因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从6月30日到7月7日的出访也特别引人注目。有媒体说,中国“正在部署‘反击帝国战’,抵御以布什总统为首的‘美国新帝国主义集团’如火如荼的围堵中国政策”。

  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以及“8+5”峰会,此次出访的行程并无特别的奥妙,与两年前胡锦涛访俄并出席埃维昂峰会行程类似。最大的不同是国际环境———正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及联合国成立60周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对21世纪国际秩序的不同理解;中国的安全形势似也有恶化之势,新一轮“中国威胁”不仅停留在口头,美国阻止欧盟、以色列与中国的军事合作,软硬兼施;美国国会刚刚通过议案反对中海油并购尤尼科,还少有地对人民币汇率大动干戈……

  看来,美国越来越不能容忍中国利用美国反恐而形成的所谓战略机遇期。如何接招,正在考验中国外交。中国外交风格的调整,似乎是从说“不”开始的:吴仪取消与小泉会晤、王光亚在联合国对四国提案说“不”;针对外国势力插手台海局势,制定反分裂国家法、邀请台湾反对党登陆,既对外国势力也对大国势力纵容下的台独说“不”;对中欧纺织品争端、人民币升值说“不”,等等。

  对于大国,说“不”能显示底气,说“是”则能展示力量。在这个意义上,胡锦涛此次“夏日外交”,尤其是访问俄罗斯以及上海合作组织要求美国撤出中亚,就是书写“是”的外交大手笔。此次出访同时涵盖全球、地区、双边层次。全球层面当推再次出席G-8与发展中国家对话峰会,阐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全球问题的主张;地区层面是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推行中国的地区安全与经济合作战略;双边层面则是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在新的形势下提升中俄关系的战略意义。

  举足轻重的“战略伙伴”

  胡锦涛主席此次访俄,基本确定了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及加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战略协作的基本原则。

  目前,中俄两国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等重大问题上的相互广泛支持,已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特征。中俄遗留的边界问题,随着两国外长在今年6月交换《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批准书后,已经彻底解决,从而消除了可能妨碍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最大障碍。此次胡锦涛访俄进一步提升了伙伴的成熟度,双方建立了国家安全磋商机制,这是中国首次尝试与其他国家建立此类机制,说明两国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互信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政治伙伴的成熟也意味着,两国今后关注的重心将转向直接关系到两国人民切实利益的、务实的合作层面,也就是落实两国元首2004年10月14日批准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5年至2008年)》。众所周知,目前能源、投资、地区合作是深化两国经贸关系的三个重要方向。事实上,这也占据了胡锦涛主席此次出访的核心地位。

  以能源为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而俄罗斯则是世界范围内第四大石油输出国。由于美国谋求对中东油源的控制,让整个中东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能源供货商”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出来。胡锦涛此行的一个重要收获是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分别签署了两项供油和合作开发海上石油的协议。在刚刚结束的8国集团峰会上,普京对媒体表示,俄罗斯的远东石油将优先供应中国。这无疑为中俄战略伙伴增加了最浓重的一笔。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是两国领导人联合发表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不点名地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这是中国军事战略性突变的一个集中性的体现,是中国政府应对日美同盟的步步挑战下调整中的结果,凸现中俄关系的战略意义。联合声明特别指出,两国反对“反恐”中的双重标准,也强调人权问题必须考虑各国的传统,反对借人权干涉他国内政,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军事外交,反对寻求对国际事务的垄断与主导权和将国家划分为领导型和从属型,其中第七条针对美国推行的“颜色革命”特别指出,“任何旨在分裂主权国家和煽动民族仇恨的行为都是不能接受的。不能无视主权国家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不能从外部强加社会政治制度模式。”这些条款,增强了中俄战略关系的国际威望。

  显然,这一声明已成为中俄两国战略协作的指导性文件,成为对两国关系未来的投资。余下的,只是适时赋予其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内容。

  中国外交路线图

  在强化中俄战略协作关系基础上,“夏日外交”初步展示了中国因应国际局势变化的外交路线图,即“突围-反制-织网”三步曲。

  “突围”的举措之一,是利用多边渠道———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吸纳印度为观察员,以密切中印关系化解美日扬言要利用印度牵制中国崛起;而中俄“友谊2005”联合军演则更是军事上突破美国围堵的重大举措。

  根据俄军方披露的消息,中俄联合军演涉及远程战略机动、海上目标攻击、登陆作战等科目,远远超出了以前许多媒体猜测的“反恐”性质。联合军演从“反恐”到“登陆”,结合现在的亚太局势,这一举动显然意味深长。此次军事演习固然有警告美日“介入台海企图心”之目的,为“六方会谈”铺路,甚至维护亚太的和平与稳定,进而推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也都在其考量之中。

  “反制”特别体现在“软权力”的打造上。除了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培育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种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主要内涵的“上海精神”外,中俄此次峰会还特别发表《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舆论认为,联合声明正式宣告中俄松散联盟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军事政策垂直转变,从过去韬光养晦政策正在实现走向自强自尊的务实转变。

  至于“织网”,则是以中国为地理上的圆心,编织环绕中国的安全、经济一体化网络。在与东盟签订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着手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之际,东北亚和中亚合作成为中国外交布局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地区一体化被写入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随着巴基斯坦、印度和伊朗三国继蒙古之后成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该组织已拥有6个正式成员国和4个准成员国。这意味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将扩展到南亚和西亚地区,打通连接中东的陆上通道,并成为欧亚大陆上覆盖面积最大、包含人口最多的安全与经贸区域国际组织。

  除了应对传统的“三股势力”威胁外,上海合作组织目前还面临着共同防范美国在中亚地区急速扩张的使命。华盛顿的政策正围绕一系列的“民主”或软政变而展开,包括在战略上威胁中国与里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联系,在地缘上控制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将有效地控制中国和中亚之间可能出现的管道路线,就像战略上包围俄罗斯,将有效控制俄罗斯与西欧、中国、印度和中东之间建立管道和发展其他关系一样。

  针对这种局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指出:“鉴于阿富汗反恐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告一段落,反恐联盟有关各方有必要确定临时使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上述基础设施及在这些国家驻军的最后期限。”这显然是针对美国在中亚驻军而言的。此外,“上合组织”元首峰会还达成了基本反映中国就联合国改革问题立场的“四点共识”。这些都说明,中国突破美国的战略包围增加了地区层面的渠道。我们知道,华盛顿是扛着反恐大旗进入中亚的,因应这种状况,中俄除了搞好经济合作、“强化”中亚国家“这一积极要素”之外,在政治、安全层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打造”一只强大的反恐利器、“更积极地帮助反恐”,甚至将反恐的范围从中亚扩展到西亚、南亚,并与中东美国主导的“反恐阵地”“对接”。

  在整个路线图中,中俄关系无疑被置于一个极为突出的位置。在美国单极霸权仍将持续很长时间,并且对中俄两国的战略挑战有日益增强趋势下,中俄关系将不断朝向战略协作的方向发展,但不是没有限度,而是面临着未来挑战,主要是两国实力对比变化引起的对外部威胁和彼此威胁的看法将来会改变。前者,主要是美国因素,决定了中俄战略关系能走多远;后者,主要是两国力量对比引发的彼此认知变化,决定了中俄协作关系能走多深。中国持续崛起和俄罗斯仍有待振兴,决定了更多的担心来自俄罗斯方面。这就不难理解近年来中俄两国强调加强地方合作、消除地区差的良苦用心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