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镜头外的哈尔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9:39 新晚报

  本报记者 张素梅 张寒冰

  都说记者的眼光很独到,那么外地“老记”眼中的哈尔滨是什么样?他们对这座城市有哪些感受?11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疆兵团电视台、大连电视台等14家电视台的20余位记者齐聚哈尔滨,对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改造进行为期3天的采访。借此机会,我们顺便采访了这些“老记”,让他们谈谈老工业基地改造镜头外的哈尔滨。

  唐文(新疆兵团电视台《经济频道》)我以前来过一次哈尔滨,但此次已找不到记忆中的影子。

  我们住在“老城区”,初到这里时,感觉街道很窄。当在松北新区及哈尔滨开发区一走一过时,眼前豁然开朗,感觉这个城市不但很大,而且那种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氛扑面而来。

  这里的人非常热情,也非常敬业。我们采访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时,走访了一些工厂,真的,平生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工厂,工人们的精神面貌非常好,也非常敬业,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和干劲,令人心灵强烈地震撼。在听到有许多技术创新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时,确实让人看到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希望。

  赵巍(大连电视台《经济生活》)我是第一次来哈尔滨,印象中老工业基地都很落后,觉得哈尔滨会像其他一些城市一样,天是灰蒙蒙的,污染得很厉害。结果到这里一看,空气非常清新,城市环境很好,而且夜景很美,亮化工程不错,行人徜徉于欧式风情的中央大街,就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

  过去,常听到人们说“夜幕下的哈尔滨”,指的是这里治安不好,感觉特别不安全。现在据介绍出台了一系列可行政策,如“四门落锁”等措施,觉得政府部门确实动脑筋扎扎实实为百姓办实事。而且在采访建设、规划部门时,听了未来哈尔滨城市生态环境工程规划,觉得很具有前瞻性。

  哈尔滨城市很靓,人也很靓,是一个时尚的大都市。而且哈尔滨人很爱自己的城市,拉我们的司机师傅,一路上如数家珍般介绍这里的风景和特色,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家乡的热爱,很感染人。

  赵延(陕西电视台《交通瞭望》)我是第一次来哈尔滨,确切地说是第一次来东北,先逛了一下中央大街,感觉俄罗斯文化气息很浓郁,这里有许多俄罗斯的商品、建筑啊等等,很新鲜,也很洋气。另外,西安的街道是棋盘式结构,都是直的,在这里发现街道都是斜的,挺有特点。来之前,还专门上网看了看哈尔滨的网站,给我的感觉是东北人很实在,对人很坦诚,来了之后觉得得到了验证。

  我们不是来旅游的,所以逛的地方不多,接触的当地人也不多。但觉得哈尔滨街道都挺干净的。我们去了呼兰和松北,松北真是挺好的,有大面积的绿地,视野开阔,特别漂亮。

  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马路上有很多乱停车的,双黄线基本上形同虚设。在我们那里,司机是不敢这样的,会被处罚。行人也一样,对红绿灯比较漠视。

  再就是沿江的亮化工程做得不大好。昨天晚上本来想游江的,结果一看“黑灯瞎火”的,我们也没敢去,船工倒是挺热情的。我到别的城市,凡是沿江的地方都是最漂亮的。

  薛宝海(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我算是哈尔滨人。可是,每次回来,都会发现,这里高楼越来越多,桥梁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但是我觉得哈尔滨人的脾气没太大改变。尤其是女性,为一点小事也能吵起来,我几乎每次回来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挺影响哈尔滨人的形象。

  我们这座城市要想进一步改变的话,城市文明应该加强。可能一些人身上的弱点有东北人骨子里的性格,就像豪爽是双方面的,它有热情的一面,但是“过头”就是莽撞。总的感觉,这座城市是日新月异的,城市越来越整洁,越来越有秩序。但如果说到哈尔滨的城市精神,我希望是文明、有纪律、有道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