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申请遗体捐赠增多后的尴尬(记者视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07:18 人民网-江南时报

  一直以来,由于申请手续复杂、家属意见不一致等原因,遗体捐赠工作难以进行。然而日前记者在苏州市红十字会和苏州大学医学院了解到,随着社会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奉献社会的意识与日俱增,前去申请遗体捐赠的市民明显多于往年。

  众所周知,遗体捐赠直接用于医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学习解剖学课程,供增强实践,以求将来更好适应临床医疗。然而,最近记者了解到,解剖学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依靠电脑合成画面讲解渐成趋势。据苏州红十字会一姓周的负责人介绍,根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前些年申请遗体捐赠总计才4例,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15例,这个星期前来登记的市民就有4位,打电话咨询的人就更多了。同时,记者在医学院了解到,以前申请遗体捐赠需要公证,还要收取公证费,后来介于遗体捐赠毕竟是社会公益事业,不久后就予以取消。现在遗体捐赠申请程序简单得多,因此前来咨询的人也多了,一个月大概有十个人前来咨询体捐赠事宜。

  遗体捐赠的人多了,可是却发生了与之不相协调的状况。据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位老医生介绍,当年他上学的时候,一堂解剖课一个班级近50名学生只有一具遗体供于解剖示范,学生根本没有实践机会,因为那时遗体源实在太少,即使现在一些条件差的医学院校,这种情况也并不奇怪。一位青海某院校的本科生告诉记者,当年他学习解剖学时从没碰过真正的人体。与此同时,记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红十字会有关人员交流时获悉,目前遗体捐赠局部地区存在供方积极受方难却的尴尬,本来需要遗体的地方现在显得不那么积极了,原因是老师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浸泡遗体的主要成分———“福尔马林”现在可是出了名的致癌物质。再说如今科技发达,电脑三维立体合成画面非常逼真,使得遗体捐赠遭遇现在的尴尬境地。

  《江南时报》 (2005年07月15日 第三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