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内蒙阿左旗飞播治沙创奇迹 25年飞写绿色华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0:32 人民网

  人民网银川7月13日电7月11日上午,两驾“运五”型飞机在阿左旗巴彦浩特上空盘旋一周后,从贺兰山西麓返回基地。这是兰州部队空某师在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边缘连续25年来的飞播,25年不间断的飞播有效阻止两大沙漠东移,在飞播治沙历史上创下了世界奇迹。阿左旗是我国生态荒漠化治理保护的前沿阵地,属生态脆弱、敏感区域。这里分布着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占全旗面积的46%。这里的沙漠每年以6-20米的速度向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区推移。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加快改善生态环境,阿左旗开始在年降雨量200

毫米以下的沙漠边缘不同类型地区进行飞播治沙造林试验。这一试验在人口稀少、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阿左旗沙漠地区获得成功,并且有见效快、速度快的特点。经过多年努力,目前,阿左旗已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形成了间隔长120公里、宽3-5公里的生物治沙带,飞播区的流动沙丘逐步趋于固定和半固定。这一成果早打破了降水200毫米以下地区不能飞播的国际论断,且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专家前来观看考察。

  今年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近25年来飞播面积最多的一年,也是首次为有效阻止腾格里沙漠爬上贺兰山而在贺兰山脚下进行的大面积飞播。担任此次飞播重任的兰州军区空某师两架飞机及飞行员6月5日即来到机场,6日开始正式开飞。34天来,飞行员、阿左旗林业人员耐高温战酷暑,他们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4点多进场,5点多开飞,始终坚守在沙漠艰苦环境下的飞播一线。经过300架次的飞行,30万亩沙漠上撒下了希望的种子。雨季来临之后,希望的种子就会在这里生根长绿。(周志忠、何玉玲)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