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纪念郑和的系列活动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1:08 国际在线

  韩国《朝鲜周刊》报道称

  郑和远航展示中国外交的核心精神

  经过600年岁月的沉浮,中国大陆重新刮起了“郑和”旋风。

  今年既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同时也正值中国依靠迅速增强的国力,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时期。为纪念郑和的功绩,中国将7月11日定为“航海日”,并开展了各类纪念活动。

  西方很早就开始关注郑和:在美国《生活》杂志举办的千年来全球最有贡献的100位人物评选中,郑和名列第14位,居东方人之首;1999年12月底《纽约时报》千禧年特别策划中,也曾把郑和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

  据记载,郑和船队规模之庞大超乎世人想像。史书这样描述当时的盛况:200多艘舰船在海面上依次排开,遮住了海面,几乎都望不到海平线。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船队进行了7次远航,总航程达18.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圈。郑和船队中最大的一条船长151米,宽61米,与足球场大小相仿,能在海上航行3个月,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所率领的船队不过只有3艘船、120名船员,最长的一艘只有23米。

  郑和船队满载着丝绸、瓷器等货物,途经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等30多个国家,带去了中国的文化与科学技术。至今,在亚洲和非洲沿岸的部分国家仍保留着许多与郑和航海有关的遗迹。

  与希望在新大陆建立殖民地、获取经济利益的葡萄牙、西班牙等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远航主要是为了宣扬中华思想、增加更多的朝贡国。不过,即使郑和远征是出于政治目的,但他的远航巩固了从西亚到东非的海上贸易通道,并歼灭了海盗,使中国控制了从南海到东部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航海将人类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推向新的阶段,为中国人进入东南亚地区提供了机会。可以说自郑和航海才正式有了东南亚华侨的历史。郑和把各国的外交使节团带到中国,促进了各国间的交流。

  郑和死后,明朝放弃了远洋线路,将海洋帝国之位拱手让出。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其《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评论说,随着明朝将视线从海外收回,世界霸权随即交付欧洲,这是导致以中国文明为核心的东方衰落的主要原因。

  中国一位高层人士这样评价郑和,他指挥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却没有侵占别国的一寸领土,反而善待其他国家,这与今天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是一致的。换言之,郑和展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精神。

  (摘自7月11日《朝鲜周刊》,原题为“中国大陆刮起追忆‘海洋大国’之风”,作者金承范,高卉译)

  德新社报道指出

  郑和远航契合中国和平发展

  在中国,“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国政府正在组织大量活动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同时,北京也在各种场合不断强调郑和下西洋的和平性质与现代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不谋而合。

  近年来,中国一面不断发展远洋军事力量,一面尽力与东南亚国家改善关系。中国目前在东南亚地区加强自己的影响力,这与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基本相同的。也就是试图建立某种合作或者联合关系,以确保中国的长期经济目标和国家利益。当年郑和下西洋,不但是为了扩大明朝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是为了建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联系。而当今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目标则是保护海上运输线,以确保国内经济所需的石油供应及出口途径的畅通。

  西方观察家们认为,能源运输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确保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不受任何干扰。中国政府需要这些能源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民收入,以此确保经济持续发展。保证能源供应是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因此维护海上利益对于中国经济和未来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借助对“郑和七下西洋”的纪念,中国一方面是想要加快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与邻国签订贸易协定。在中国人看来,郑和七下西洋正好表明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摘自7月8日德新社电,原题为“中国纪念郑和下西洋”,作者海林格·法比安,青木译)

  菲律宾《马尼拉公报》文章说

  亚洲出现“郑和之友”

  当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开始翻出一段湮没的传奇时,其他国家都屏息注视着。您听说过三宝太监郑和将军吗?对西方人来说,“三宝”的发音听起来就像传说中的航海家辛巴达。郑和曾经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其他地方的大门,然而在他死后,这个国家陷入了孤立主义情绪中,对国际事务采取消极的躲避态度,从而导致了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

  当西方人还在相信地球是扁平的时候,郑和这位中国的民族英雄已开始其足迹遍及亚洲、澳洲、美洲、印度洋及波斯湾的航海之旅。如今,在整个亚洲,出现了类似于“郑和之友”的多个民间团体。这些民间协会宣传郑和的航海壮举,试图提醒世界,中国在亚洲航海史上的地位不可逾越。协会成员还建造了郑和“宝船”的模型,向人们展示他当初使用过的航海图。

  中国把郑和的首航日期定为“航海日”,这位明朝将军的航海事迹也成了中国和平发展的象征。官方呼吁发扬“郑和精神”,借以促进国际贸易,增进与邻邦的共同繁荣,促使台湾省与祖国大陆最终统一。中国政府从备受人尊崇的民族英雄郑和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经验,这样的做法可谓高明。

  (摘自6月23日《马尼拉公报》,原题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作者吉马·阿拉内他,汪析译)

  沙特《中东报》文章介绍

  郑和与阿拉伯世界遥远的接触

  今年是中国古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作为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地之一的阿拉伯世界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也关注这一航海史上的盛事。

  阿拉伯世界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郑和的祖父、父亲都是虔诚的穆斯林,都曾来过麦加朝觐,并取得了穆斯林社会中的殊荣———“哈只”;郑和下西洋的航海知识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及航海经验。郑和七下西洋,其中第4、5、6、7次到过阿拉伯地区。

  一般而言,现在为大家所共知的是郑和只到过阿拉伯半岛,并没有深入到半岛内部甚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在我所见的关于郑和航海的中国和其他国家记载的史料中,都没提及郑和曾造访过上述地区。但是,在伊拉克的著名内河港口巴士拉的地方志中有关于中国大船队来过此地的记载。按时间推算,巴士拉地方志中所说的“中国大船队”就是郑和率领的船队。众所周知,

  巴士拉是阿巴斯王朝时期著名的商贸港口,往来此地的各国商船和商队络绎不绝,早在郑和来此之前的8世纪中期,当巴格达初建之时,中国的工匠就是经由此地去参加筑建举世闻名的巴格达城的。郑和曾经踏上巴士拉的土地,虽然现在还没有为大家所共知,但是历史毕竟是不会遗忘的。

  这里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史书记载,郑和曾几次到达阿拉伯半岛的东岸,但如今在半岛东岸却罕有遗迹。

  在阿曼萨拉拉城东有一处建于11世纪的古城遗址。著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和马可·波罗的游记对它都有记载。那么,15世纪郑和的大规模访问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迹呢?

  究其原因,阿拉伯人是航海贸易的鼻祖,他们很早就穿梭航行于半岛与中国之间。因此,在古代阿拉伯人看来,郑和航海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创举(当然,这也是由于消息闭塞的结果,现在看来,郑和航海的规模不是古代阿拉伯商人所能比的)。

  此外,阿拉伯人并不理解这种国家组织的耗银600万两的航海活动,也没把外国使节来访当作惊天大事。所以在当地没有留下郑和遗迹。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在迪拜有一间“郑和酒家”。它并非如同一般的中餐馆一样由中国人开办,而是由有中国情结的迪拜王子穆罕默德开办的。至于为什么以郑和冠名,酒家经理说是因郑和这位大航海家曾到过这里。

  (摘自7月2日《中东报》,原题为“郑和与阿拉伯世界遥远的接触”,作者哈利勒·麦苏卡,方楚良译)

  《环球时报》 (2005年07月13日 第七版)

  -《环球时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